• 3

請教大家關於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發展

之前也是在TASLA大概了解到自動駕駛
近期也看到油車大廠也開發出自動駕駛
有些國家已經有可以上路的無人汽車
目前對於電動車和環保意識覺得是未來的趨勢
所以對於鴻海的代工計畫覺得也是蠻看好的
目前電動車讓我覺得和油車有點疑慮的地方是
畢竟是吃電的,電價和電池續電是一大考量

如果電池8-10年得汰換的話,那可是一個蠻大的成本支出
電動車還需要考量充電站的問題,畢竟偏遠的地方可能就沒有充電站
再繞回電動車的自動駕駛來聊聊
老實說我對於自動駕駛蠻害怕的
因為GOGORO之前騎車的時候
竟然會自己突然鎖車,哪時候還在馬路中央

這應該不會是GOGORO近期慘跌的原因吧?
不知道有沒有大大分享開電動車的經驗
關於充電的方便性、車內舒適度、充電費用、電池汰換費用等
有大大能分享自動駕駛的用意是?充份利用趕車的時間?
可是如果塞在車上,自動駕駛和搭小黃是一樣的不是嗎?
2024-10-21 0:28 發佈
特斯拉自駕在台灣只有 LV2.
LV2 在高速公路非常好用。
我是為了 LV2 才買 Model 3.
lv2 跟 人駕駛那一個安全? 明確的告訴你,特斯拉的 lv2 比手動駕駛還安全。
但只有在高速公路有效。
快速道路也是開自駕,但狀況多,不見得比手動安全。
一般市區道路,只能手動開,無法使用自駕。
自駕的用意,就是不管你多累,依然可以上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保護你的生命安全。開車變成一種享受,或至少不是負擔。
我說的跟一般人理解可能不一樣,相不相信就自己判斷。

電池保固 8 年 或 16 萬公里,如果開了16 萬公里,也差不多了,一般油車其實殘值也沒多少了。
電車電池什麼時侯壞? 我想是人品吧,但大部分是超過16 萬公里的。也就是保固到 16萬,但實際上如果人品好,也許可以開到 30 萬以上。
我開了 9萬5千公里,電池一點都沒老化。充滿電的公里數,比剛買時還高,剛買時,高速公路差不多460 公里。現在可以跑到 500 公里。為什麼會這樣? 也許是我知道怎麼設定怎麼開比較省電,加上特斯拉軟體更新一直調校,效率越來越高。

充電,自已要裝充電樁才比較值得買。
通常是在家充電,一公里用電差不多0.5-0.7元,一公里比油車省約1.5 - 2元。
在外面快充的機會非常少,因為台灣頭到台灣尾,差不多就 500 公里。我從墾丁充滿電開到內湖,跑了460 幾公里還有 一些電量。
一般跑中短程,不管怎麼來回跑,應該都還有電,就算電不夠,在超充上個廁所,補個5分鐘的電,也差不多足夠開回家了,超充需不電要等? 我沒等過,通常是沒什麼人在充。

tesla LV2 會不會出狀況,應該會吧~ 但出狀況的機會比人為小。
一家有辦法回收火箭的公司,軟硬體實力之強,其實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失誤的機會不會太大。
但 lv2 還是有些盲點,所以不是車買來,一上路就放手讓 自駕接手,駕駛人需要一段時間學習。
有點像開飛機一樣,必須累積足夠的旅程數,你才知道自駕的特性,然後必要時人為介入。

好處太多了,家裡可以裝充電椿,電車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但我說的僅止於 特斯拉品牌,其他牌沒經驗,無法評論。

如果 gogoro 那麼穩,那麼htc 就不會倒。
htc 的管理階層高度傲慢。跑到 gogoro 死性不改,依然傲慢。
傲慢就自以為偉大,看不到問題,輕視問題。
我是 htc 手機受害者。
買了第一代magic 手機,真的好用。
換手機時當然繼續買 htc。買了 HTC sensation, 真是災難,用到不敢用,用了一年就換掉了,也不想送人,因為太爛了。
我當時就猜如日中天的 htc 一定會沒落,然後股價會跟 聯發科黃金交叉。
我猜的完全無誤,htc 從 1700 跌到 100多,聯發科反向一直往上爬,很快就交叉了。比預估時間還早。

還有 gogoro 是透過 SPAC 到美國上市。
我以前職場經驗,一開始就想到美國上市的公司,其實大部分都是著眼於股價,而不是要把企業做好。
管理階層投機成份太高,死是死股東,管理者股票賣一賣,鳥飛獸散,賺錢走人,留下爛帳,股東自已去收尾。gogoro 會形成今天這個局面,其實很早就可以看到這個可能的結果了。
初創公司,管理高層人品不對,什麼都不必談了,90% 以上活不成。
gogoro 只是一傲慢的管理團隊投機失敗的案例,不能拿它來類比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完全不相干。
自駕的問題很多 最大的挑戰除了AI系統之外 大概就是既得利益者會瘋狂阻擋
受衝擊最大的應該就是計程車或者屋本司機了 還有像是客運 卡車駕駛等等 都會受到衝擊
估計以台灣來說可能會導致數十萬人失業
光是這些人就搞不定了拉
+1
MiPiace wrote:
還有 gogoro 是透過 SPAC 到美國上市。
我以前職場經驗,一開始就想到美國上市的公司,其實大部分都是著眼於股價,而不是要把企業做好。
管理階層投機成份太高,死是死股東,管理者股票賣一賣,鳥飛獸散,賺錢走人,留下爛帳,股東自已去收尾。gogoro 會形成今天這個局面,其實很早就可以看到這個可能的結果了。
初創公司,管理高層人品不對,什麼都不必談了,90% 以上活不成。
gogoro 只是一傲慢的管理團隊投機失敗的案例,不能拿它來類比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完全不相干。
又不是只有電動車能做自駕車,汽油車也能自駕。
住偏遠地區才適用自駕車吧?不就住透天,自家建充電站嗎?
自駕車會取代計程車也是沒辦法的事,
如果自駕計程車上路,我會優先搭,因為我不喜歡跟陌生人坐在一起,
不過自駕車也可能會很髒,因為少了司機隨時清潔。
所以還是自己買自駕車。
鄭柏欽

燃油車確實也可以自駕,但是反應稍慢、成本略高,相較之下電動車比較有優勢。

2025-08-23 11:36
對我來說,如果只有ACC、AEB與車道維持輔助系統(或稱車道置中系統),進入高速公路後,由系統維持住車輛前進,卻無自動判斷前方路況變換車道、辨識號誌及突發狀況時的決策避險能力,都稱不上自動駕駛,因為無法安心放手。

要到Level 5、6的程度更需太空科技(低軌衛星的輔助)才有可能,台灣也許20年內都無法達成。所以要輕鬆無負擔又環保的快速移動,短期靠軌道運輸才是正解。

至於駕駛樂趣,我只有開手排車時,才多少感覺到樂趣的存在!
salonghair wrote:目前對於電動車和環保意識覺得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對於鴻海的代工計畫覺得也是蠻看好的
目前電動車讓我覺得和油車有點疑慮的地方是
畢竟是吃電的,電價和電池續電是一大考量

電價家裡充電跑500公里 大概160塊成本 油車加油油錢至少400塊跑不掉吧

保養費用電車不用半年(or 1年)回去繳5000+塊的保護費

如果電池8-10年得汰換的話,那可是一個蠻大的成本支出
理論上是這樣 但路上跑的10年特斯拉老車 目前還沒出現大規模電池汰換的情況

台灣一堆特斯拉老車早超過16萬公里了 也沒看過有新聞報導說人家要排隊去換電池這回事

電動車還需要考量充電站的問題,畢竟偏遠的地方可能就沒有充電站

偏遠地區也沒有加油站 縱使有加油站 油也是要油灌車先運上去才有

即便是山地部落、玉山氣象站,只要電燈、冰箱、冷氣 就可以充電

有大大能分享自動駕駛的用意是?充份利用趕車的時間?可是如果塞在車上,自動駕駛和搭小黃是一樣的不是嗎?


你家裡如果有小孩、或是年輕貌美的女兒 你敢叫他自己搭小黃嗎

你叫小黃從信義區坐到新莊,隨隨便便就400塊。也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可以輕輕鬆鬆這樣花錢吧。
個人認為現階段電動車是過渡產品, 又不成熟. 昨天我們台中北屯 電動公車 半夜自燃. 含波及共9台全毀.

雖自燃都是個案, 但每次個案都能這麼好運發生在戶外? 假設在公寓大樓地下室停車場, 我想滅火行動以及波及數量就不是僅個位數了.

自動駕駛較無感, 但如果有天真的都發展全城市都自動駕駛(無人駕駛), 我想就不會塞車了..
人工智能之年:2024諾貝爾物理化學獎如何均與AI有關?
--恕珊--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霍普菲爾與辛頓從1980年代起,就在人工神經網絡方面進行了重要的工作,因利用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發現和發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AI早就發展了, 以往計算速度不夠快無法商業化, 幸好tsmc突破的2nm甚至更小的高階製程, 速度才突飛猛進。

你現在覺得 自駕車還不夠完美, AI以前AI還很慢, 無法勝任, 現今AI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在我們預見的將來應該會看到。1980年的AI 最近才獲得諾貝爾獎!!。

電動汽車應該也是, 現在看來電池密度過大損壞會造成燃燒, 如同上述的tsmc, 出現劃時代的電池, 電池密度過大損壞不會造成燃燒, 是科技業該走的方向。 我不認為引擎車燃油車剛出來的時候, 引擎沒有開在路上燒起來的機會。
櫻木: 左手只是輔助

我: LV2 只是輔助,靠山山倒,靠自己最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