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抓兩年,因為市場目前只有預測兩年後的利率和情況,在久就沒有辦法預測
本次預測參考2008年衰退式降息 基準利率由5.25%降至0.25%,同時的美債10年殖利率由5%降至3%
如重演當年的衰退式降息,一年內一口氣降到20碼(應該不可能出現更大的降法了)
美債殖利率最多可跌到2%,不過那是最低點,平均值利率為3%
目前10年殖利率3.7%
已知1%利率對於20年美債價格約為可上漲17%~19%
目前最多只有0.7%,目前大約還有13%的價格上漲空間
而降息同時美元失去吸引力,最壞的情況可能跌到27.5美元兌1台幣(此匯率為2021年出現)
以目前的美元價格來看,匯損可能損失高達16%
2年內 結論:
美債潛在最高上漲利率:13%
匯損最大損失:16%
報酬期望值:13%-16%= -3%
不過相關債卷大概今年可配4%,兩年配8%
但別忘了你持有台幣定存也是有利率的,大約1.7%,兩年可獲得3.4%
所以兩年內的期望值報酬為:13%-16%+8%-3.4%=1.6%
當美國經濟大蕭條時,全世界都不會好,目前看來歐盟區會更早潰堤!台灣會少很多出口,假設美元對其它貨幣絕對弱勢這理論...
經濟和通膨和市場預期一模一樣...是哪樣....,市場預期一直隨著每月甚至每週的經濟數據在變,可能很樂觀可能很悲觀...
你的期望值理論基礎....
倒掛修復後經濟數據好就不討論了...長債套定了,如果數據不好市場只會有兩種走向:
1.數據不到很慘,頂多算經濟放緩,衰退的定義去google一下,9月降息後隨著官員不斷信心喊話,市場相信美聯儲會托底
通膨接近2%且經濟只是放緩,長期利率要從倒掛結束後的短期利率最低2.5%去推算,10年期期限溢價最少有1%就是3.5%左右,現在3.7%...市場已經跑完甚至可能跑過頭了...強烈注意是最少1%喔,除非“賭”定經濟會馬上進入衰退好一段時間,或是買了後一直放到衰退為止
下圖是目前利率曲線,正常的利率曲線應該是由左往右逐漸往上,全世界都知道短期利率將往下走,但以目前經濟數據來看頂多是放緩而非衰退,在經濟放緩的前提下誰敢保證長期利率絕對不會往上來恢復正常利率曲線?!現在進場才是最難的抉擇...價差匯損雙殺都不意外,如果經濟數據持續穩住甚至向上,那長債套得可久了,其實領高息也不錯,只是多數人只想著債券價差又不肯提早布局,上半年買長債的投資者只有賺多賺少的差別

2.數據惡化衰退降臨,市場恐慌賣壓出現,短時間內美聯儲講什麼都沒用,直到連續大幅度降息
跌越兇越好,我才不管債券,我會選擇分批去買股票,跌幅20~25%起每跌5%~10%接一批,債券能跑贏股票的時間極短,只要股市一反彈,報酬瞬間超越
經濟真的沒那麼好預測,上述1.2點的長債利率走向為何根本沒人敢保證,不管是下個月還是明後年利率漲跌都難以捉摸,否則經濟學家都是富翁,看後照鏡開車穩賺那也不會有輸家,如果有時光機回到過去,當時每週發布的經濟數據以及市場情緒很多因素都影響着決策者和投資人的選擇,我寧願相信長期來看上市公司會持續賺錢,也懶得猜明年經濟好壞和利率漲跌
以上純粹從幾個可能的方向來評估現在買長債的勝率有多大,以及跟其它投資工具的比較,不是預測經濟走向!
選擇只買債券的投資人屬性就是那樣...害怕過大波動,給你多會精算都不保證短期能賺到價差,畢竟你選的投資工具就是那樣,多數人一樣是買了馬上套!只要不違約找個相對低檔買進放著領息就對了,連債券波動都無法承受乖乖去定存就好,一毛都不會少 晚上睡得好,有保證債券短期賺價差能力的那應該投入股市
PS.技術面來看SOXQ.SOXX.SMH都已呈現頭尖頂
但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債ETF就沒這個問題,單一美元直債那就更沒問題。
前一陣子十年、二十年美債殖利率一直跌,
而以台幣計價的二十年期以上的美債ETF股價卻是不動或下跌。
就是台幣升值造成的。
台幣升值也會造成 以台幣計價的美債ETF 的配息縮水。
因為投信拿到美元換發台幣配息就少了。
目前很多人一直看好美債,但卻忽略、不提以台幣計價美債ETF的匯率風險。
一般人就算了,那些分析師、網紅根本就是失職。
我是滿手美元直債跟台幣美債、公司債ETF。
目前殖利率都算滿意。
直債大概就放到期滿,但台幣ETF等到殖利率不可口就會賣掉。
追求穩定收益!
第一是利率倒掛的修正:
目前3月/1年/10年利率是 5%/4.1%/3.7%
降息後加上倒掛修正,也許利率最終來到 3%/3.2%/3.6%
也就是短期利率就算降了 2%,長期利率也許沒有多少空間可以降。
第二是美債擁擠交易:
太多的外幣換美元買美債。
以台灣投資人為例,美債 etf 的規模多,交易量又太大,等回歸平靜,美債 etf 會變冷,投資人贖回,美元換回台幣,除了造成台幣升值,還造成美債下跌。
也許買美債,目前還有一些空間,但考量空間沒有很大,加上匯率風險,擁擠交易風險。
舊美元資產買美債,也許還有利可圖。
如果目前用台幣去買美債,目前感覺機會不大。
台幣升值到 28以下,我看是不至於,但升到 30 字頭,應該是有機會。
美元利率會不會像前幾年到幾乎等於零?
當然可能,但機會不大。因為那要金融海嘯或是天災,如COVID。
所以不需想像幾年內利率會到零,然後美債ETF賺大錢。
反而,通膨要注意,因為通膨會讓FED不敢降息太多。
低物價年代、薪水不漲的20-30年已經過去了。
未來的物價、薪水會比以前有感。
因為全球化已經逆轉,美(西方)與中國雖不致脫勾,但會去風險化。
而且中國製造成本也高了,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印度、土耳其、東歐、墨西哥、南美,
或是回到美國、西歐。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時間,東西也會變貴。
所以我覺得未來通膨會超過過去的平均值,例如升到2.5~3之間。
這樣會讓FED不敢降息太多。
前面M大也提到供需問題,這些都是投資美債相關產品要注意。
我從2023三月份把股票清光,全轉成固定收益債券類。
看起來剛好失去這兩年股市大多頭。
但我買了未來10~20年殖利率大約6%的美元債券的保證收益。
對年底要退休的人,我也能接受,而且感到幸運有這樣的殖利率。
只是台幣計價的美債丶公司債ETF的殖利率降到4%以下,
我會轉部份回股票類標的,以提高收益。
畢竟我是在台灣生活。
追求穩定收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