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自媒體或是大外宣
真的要相信
這種封鎖會回到石器時代也是不實際
這種窮國家之力與資源在拚
差別只是可能成本特別高
要賺錢比較難
轉貼的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6%97%A5%E7%B6%93-%E4%B8%AD%E5%9C%8B%E5%8D%8A%E5%B0%8E%E9%AB%94%E5%AF%A6%E5%8A%9B%E9%80%B2%E6%AD%A5-%E5%83%85%E8%90%BD%E5%BE%8C%E5%8F%B0%E7%A9%8D%E9%9B%BB3%E5%B9%B4-005000646.html
Moneydj理財網
2024年8月26日 週一 上午8:50
MoneyDJ新聞 2024-08-26 08:50:00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據日經新聞指出,日本專業拆解公司分析拆解報告表示,中國半導體實力進步、已逼近到僅落後台積電(2330)3年的水準,美國的管制措施、僅稍微拖慢中國的技術革新、但卻刺激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家生產腳步。
日經新聞26日報導,每年拆解約100項電子機器產品的半導體調查公司TechanaLye社長清水洋治表示,中國半導體實力進步、已逼近到僅落後台積電3年的水準。清水洋治以2024年4月開賣的華為最新智慧手機「Huawei Pura 70 Pro」的應用處理器(AP)「KIRIN 9010」和2021年的華為高性能智慧手機用AP「KIRIN 9000」為例,「KIRIN 9010」由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設計、中國晶圓代工大廠中芯採用7奈米技術進行量產,而「KIRIN 9000」則由海思半導體設計、台積電2021年時以5奈米技術進行量產。
報導指出,一般來說,電路線幅變細的話,半導體處理性能就會變高、晶片面積變小,而據清水洋治指出,中芯採用7奈米量產的晶片面積為118.4平方毫米、和台積電5奈米晶片面積(107.8平方毫米)差距不大,不過處理性能卻幾乎相同。清水洋治表示,雙方在良率上雖有落差,但光從出貨的晶片性能來看,中芯的實力逼近到僅落後台積電3年,而中芯採用7奈米技術卻能達到和台積電5奈米同等的性能,顯示海思半導體的設計能力進一步揚升。
據報導,除了記憶體、感射器外,Pura 70 Pro合計搭載了37個主要半導體產品,其中海思半導體負責14個、其他中國廠商負責18個,非中國製產品僅DRAM(SK Hynix)、運動感測器(Bosch)等5個,也就是說、高達86%半導體為中國製。
關於中國能自家生產如此廣泛的半導體產品,清水洋治認為,「這代表美國管制對象實質上僅限於使用在AI等用途的伺服器用先進半導體。只要不構成軍事威脅、(美國)應該就會容許」。清水洋治總結指出,「美國政府的管制措施、當前僅僅是稍微拖慢中國的技術革新、但卻刺激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家生產腳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