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該投資股市該選市值型還是股息型?

各位股市大神好

投資小白來這邊詢問,最近手邊因為老家賣掉,扣掉買新房跟一些開支預留,大概有450萬左右資金可運用,目前32歲,育有一女,跟太太基本上都有穩定收入,所以這筆意外之財除非超級重大事故,不然幾乎不會用到。

跟太太討論後在考慮要買美金做美金定存(目前有3.8%~4.2%),還是投入股市。

如果投入股市的話,大部分的人都說如果長期來看以市值型較好?但跟有做投資的長輩幾乎都說要領股息?也三不五時群組報明牌,跟遊說買金融股領股息比較長遠。

金融股好像兆豐金、玉山、合庫金、永豐金這些討論度比較高,或者台泥,中華電信,中鋼也都有。
ETF似乎更偏好0056(股息)跟0050(市值),加上最近很多人討論的00939…

美股的話就選擇更多..從科技股到民生用品那些世界大廠,還有VOO VT VTI QQQ..等~

(我們眼花撩亂)

說了那麼多..如果先以450萬開始,跟太太每半年大概可以再撥出20萬繼續投入,挑1~2隻各位股市大神會推薦哪隻比較好?

不過像是主題型股票(緯創那些..AI概念)幾乎得花點時間研究,礙於自己平時顧孩子,加上目前還是以本業收入為主,暫時以存股作理財目標。

另外大盤又突破萬八的狀態是還可以進場嗎?還是先留著等大家說的股災狀況在入場?

最後問問美股複委託跟海外券商是否各有利弊呢?看起來台灣複委託都會有一筆手續費?不是定期定額的話大概都0.5%到1%,假設價金10萬就會有1000~500的手續費 但看450萬的話就會有點多..

但海外券商感覺錢放海外又很不保險..?

先謝謝各位不吝指教
2024-02-27 18:14 發佈
付1.5%佣金給投信,讓經理自動幫你管理



基金每年年底增值全部收割
贖回
然後
存進穀倉
高息低波
等熊市那年結束
復甦的那一年
一定要全部的資金都是基金
收割這一次70%以上增值
張直家

我不是替投信打廣告,我需要經理幫我看財報,找有得獎的基金,統一野村安聯等等,科技的

2024-02-27 18:29
建議學習基本理財知識,學起來就不容易被充斥市面的投資達人或基金公司的廣告灌輸僞投資知識。



綠角財經筆記: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投資觀念

綠角財經筆記: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指數化投資


不想爬文要影片的話推薦清流君的YouTube
指數化投資 從零到一百



不要直接相信任何網友推薦的"明牌",請以自己的投資知識審慎檢視後再下決定。

虧損是你在賠,網友可是不痛不癢。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基金
cccc1987 wrote:
跟太太討論後在考慮要買美金做美金定存(目前有3.8%~4.2%),還是投入股市。

去年美國升息造成美金強勢而台幣貶值,若美國在今年降息而台幣升值.而您現在才用台幣換美金存定存,到期後您可能會賺了美金利息(~4%)卻賠在滙率. 美國升息前美金對台幣滙率約為28, 現在約31.5. 供您參考.
你問的很多,盡量用體驗過的經驗跟你說明


關於「美元定存」
這是我2023年的美元定存,用5月份美元定存為列,匯差比利息多很多
存了52,369元(台幣),三個月到期拿到524元(台幣)利息,匯差賺了2,350元(台幣)
買進匯率30.772,賣出匯率31.908

重點是定存到期匯率可能是?
雖然說不換回台幣,就不會有匯損

但計算時間效益,我目前股票配息 8.54%(年息) / 12個月 = 0.71%(月息)
不考慮價差收益下,錢卡在外幣帳戶,每月損失0.71%

所有投資都有風險,建議想清楚再投入
關於「市值型」與「高股息」差別

影響來源是ETF選擇標的
簡單來說,市值型會選股票比較會漲,高股息會選配息較多

舉例說明
同時持有兩檔股票,一檔高股息、一檔市值型
先假設兩者的「年獲利」都是10%

高股息
可以想成獲利 9%於配息週期,分配給股東 
正常情況,長期股價會偏持平或緩慢上漲
配息較多,領息完再投入的複利成效取決於自己

市值型
可以想成獲利配2~3%給股東,另外8~7%保留再進行獲利 
正常情況,長期股價上漲伏度較大
配息較少,複利成效取決於成份股績效

市值型跟高股息那一種好?
其實可換個思考方向
「現金」與「股票」都是你的資產
兩檔股票其實是一樣,差在持續投入策略與換成現金的差異

股市投資效績取決於你買入的股價,我不知股票未來會不會狂漲,但現在的價位不太適合短期ALL IN,可以考慮小買參與市場看看。
不管黑貓 白貓 抓得到老鼠的都是好貓
32歲還年輕!如果ETF我會推薦VOO,基本上就跟標普500走。
至於複委託手續費,你可以去談看看

非定期定額情況
兆豐證券以股計價0.1美金 低消1美元
群益複委託手續費0.2% 不過低消3美元 etf均一價3美元

海外的話會有匯費問題1200元
至於你說放海外會不會有問題
都是美國政府監管 就看你信不信美國政府
我會等股災在allin QQQ
然後買美股我是海外TD+兆豐複委託
你現在32歲,建議股息型的ETF佔30%(約120萬),市值型ETF佔70%(約280萬)。

投資要放長期才會有複利效果,當然也要承擔跌價風險。

如果不願意承擔風險,那就放定存就好。

cccc1987 wrote:
投資小白來這邊詢問,最近手邊因為老家賣掉,扣掉買新房跟一些開支預留,大概有450萬左右資金可運用,目前32歲,育有一女,跟太太基本上都有穩定收入,所以這筆意外之財除非超級重大事故,不然幾乎不會用到。

跟太太討論後在考慮要買美金做美金定存(目前有3.8%~4.2%),還是投入股市。

如果投入股市的話,大部分的人都說如果長期來看以市值型較好?但跟有做投資的長輩幾乎都說要領股息?也三不五時群組報明牌,跟遊說買金融股領股息比較長遠。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