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有點怪怪的,雖然鴻海不像歌林這種地雷,但急跌後卻爆出融券...似乎有點怪?
近幾年獲利逐年攀高,營收更是不斷成長,乍看之下似乎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但是翻開現金流量表可以發現一些不尋常的現象,來自營運的現金流依然是正的表示營運有產生現金流入,投資現金流是負的表示公司依然處於成長,但是如果把兩者相加得到的自由現金流卻居然是負的,而且不只一年有這情況,換句話說,公司雖然獲利但是口袋實際上的錢卻是不斷減少,於是乎只能靠融資現金流為正來彌補,這表示了公司藉由了增資(非盈餘轉增資),借貸,發行公司債的方式提高了公司的負債來因應
這樣的方式會有一些危機,不是表示鴻海就會倒或爆發財務危機,會有這樣的情形主要是因為郭台銘近幾年追求公司營收規模的擴大,但公司所屬產業並不是如太陽能這種新興高度成長的產業,於是乎只能靠併購的手段,頻繁併購的結果造成公司投資金額大幅度增加,公司產生盈餘無法支應只能舉債,這在景氣好的時候不失為大幅提高公司成長的手段,但是如果遇到景氣不佳的時候,公司財務狀況就會迅速惡化
所以買進鴻海並打算長期持有的版友們,必須持續注意鴻海的季報和財報狀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