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碳權概念股
像是華紙(1905)、永豐餘(1907)、農林(2913)
這三個都是擁有龐大林木資產
https://ctee.com.tw/news/stocks/848068.html

「永豐餘旗下的華紙其碳權存在森林和產品中,碳權大小除了與植林面積及樹種生長量有關,也會隨著每年樹木持續生長而累積增加,此即「生物會計」,華紙董事長黃鯤雄之前曾表示,未來森林會像油田一樣值錢,且只會愈來愈貴。
華紙在兩岸植林面積廣達約 3 萬公頃,約 1 個台北市大小,其中,在大陸植林近 3 萬公頃、台灣植林約一千公頃,法人粗估光生物資產價值逾 30 億元,華紙身為碳匯大戶,身價看漲,母公司永豐餘也可望「母憑子貴」。
此外,華紙昨日也與早餐聯盟攜手合作,自 5 月開始於弘爺漢堡、東方美、吉得堡、巨森早餐吧等四家早餐店,推動使用全紙回收容器,成為台灣首見的全紙回收容器供應鏈國家隊,全紙回收容器可年減碳 5000 噸。
而台灣的大地主農林,全台擁有土地面積 3700 公頃,在三陽董座吳清源接手農林董事長後,積極處理中長期土地開發與綠能碳權的發展,茶廠變太陽能廠,年租金破億元,加上農林擁有的山坡地眾多,持續種植林地取得碳權,未來碳權移轉,價值將一舉浮現。」
政府都宣示了(碳權交易所 最快7月成立)
ESG碳權就是趨勢沒錯
樹林未來價值跟油田一樣值錢(造林可扣抵碳權價值)
下一波主流就是碳權 沒錯吧?
會不會也帶動相關的低碳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