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有時候是一時的,也就是某一個月忽然營收大好大賺,接下來就沒有了。所以除非接下來每個月都能維持好業績,否則還是不能久放,畢竟股價已漲多。這種股票如果開始下跌,有可能會發生人踩人,無量下跌,持股賣不出去的囧境。
金融評價利益六個字等於是空氣,轉投資看似獲利豐厚,實則能看不能吃,因為賣掉就沒了,新聞報導大亞轉投資保瑞、穎威兩檔股息收入就幾千萬不到一億,對一個60億股本的公司來說EPS貢獻度只有0.1多,股本60億的公司,一年的營收不到30億,看到這裡就打槍了。
大亞這兩年的年營收都有270億,cc大的資訊來自那裡?兩年前上緯投控賣了上緯風電事業大賺兩個股本,今年年初繼續出清,又賺了半個股本。那家公司這兩年都是靠業外收入在支撐股價的。企業的轉投資不單純是為了領股息,如果能賺到價差,也有可能賺得比本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