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高股息ETF長期來說績效都幾乎都輸市值型ETF
用績效去衡量一切,其實根本就不能一貫地符合所有人的需求
雖然總說牛長熊短,但市場有沒有可能變質?
當熊市變長,市值型的帳面就是需要等到多頭才換轉好
存高股息的ETF,以及當初會存金融股的投資人
他們的做這樣所謂的配置需求在哪裡
其實也就只是股價求穩,且能穩定領息
全部都買大盤型ETF沒有問題,全部買高股息ETF也都沒有問題
倒也只是看我兩邊都配置,一邊追求成長和保本領息,能不能讓投資人睡得更安穩
長期投資需要的是堅持,還有安心感與紀律
高股息長期輸市值型之爭,真的沒甚麼必要
高股息要的就是高殖利率而已,只是在面對過去0056的選股邏輯過度老舊
在部分時間的跌幅比0050還要慘
現在出的更多是抗跌且也追求成長的高股息ETF,像是00878、00919等
(我不會拿00900那神奇的產物出來說的…根本是現在流行甚麼就換甚麼,到底在幹嗎?)
在空頭時還要維持投資紀律,真的靠的就是一股信仰
我某檔股票已經負30%,但還是放著吧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衍生出將選股邏輯修正成像00919這樣的ETF,其實也不太意外,求的就是期望報酬成長,同時也可以有高股息的綜合體
sghd4862 wrote:
確實高股息ETF長期...(恕刪)
"確實高股息ETF長期來說績效都幾乎都輸市值型ETF"
這句話我就不敢苟同。
每個人投資所想要的報酬不一,為什麼要去比較呢?
我舉一個例子
今天有一個投資商品,要你拿出一千萬來投資,投資期限是十年,然後有二種方式提供你回報:
1.每年給你10萬利息,十年總共給你100萬利息,所以你總共賺了100萬,投報率是10%。
2.每年給你5萬利息,十年總共給你50萬利息,再額外給你一筆投資滿十年的70萬獎金,所以你總共賺了120萬,投報率是12%。
1和2二個方案,你會選擇哪一個?
好,單純以獲利的絕對金額來看,120萬 > 100 萬,這沒有疑問,方案2的投報率比方案1多了2%。
但是因為這樣,選擇方案2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不一定啊。
方案1的好處是什麼?我每年可以動用的額外現金流都比方案2還要多了5萬元。這多出的5萬元,我可以拿來旅行,買一隻新手機,每個月吃一頓超豪華大餐...
選擇方案1,我連續10年都可以擁有比方案2更多的利息和連帶的享受,有什麼不好的?
選擇方案2的人呢?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每年都過得比他好,然後他只能在心裡吶喊:"哼,有什麼了不得,過十年以後,我賺得比你多。"
但你有沒有想過,十年以後物價都漲了幾倍了?
選擇方案2,多賺的那20萬,在經過了十年的物價上漲以後,實際購買力很可能只剩下不到10萬了啊!
仔細想想,不就是這樣嗎?
你辛辛苦苦犧牲了十年的享受,以為自己最終的報酬率比較高,但你完全沒考慮到物價上漲這個因素,會把你十年來辛苦犧牲所換來的超額報酬給吃掉一大半。
以0050和0056為例,要我現在去買,我會選0056。
因為我每年可以領250萬左右的配息,那足夠我在連續的20年青壯期,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
我根本不在乎0050到了20年以後可以讓我的總資產翻幾倍。到時候我人都老了,要那麼多錢幹嘛?
投資啊
不是看什麼商品的總回報更高,就去買什麼。
重要的是
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錢?賺錢又到底為了什麼?
投資只是一個手段,而不是一個目的,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