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一昧地追求高報酬是否違反人性?

確實高股息ETF長期來說績效都幾乎都輸市值型ETF
用績效去衡量一切,其實根本就不能一貫地符合所有人的需求

雖然總說牛長熊短,但市場有沒有可能變質?
當熊市變長,市值型的帳面就是需要等到多頭才換轉好

存高股息的ETF,以及當初會存金融股的投資人
他們的做這樣所謂的配置需求在哪裡
其實也就只是股價求穩,且能穩定領息

全部都買大盤型ETF沒有問題,全部買高股息ETF也都沒有問題

倒也只是看我兩邊都配置,一邊追求成長和保本領息,能不能讓投資人睡得更安穩

長期投資需要的是堅持,還有安心感與紀律
高股息長期輸市值型之爭,真的沒甚麼必要

高股息要的就是高殖利率而已,只是在面對過去0056的選股邏輯過度老舊
在部分時間的跌幅比0050還要慘

現在出的更多是抗跌且也追求成長的高股息ETF,像是00878、00919等
(我不會拿00900那神奇的產物出來說的…根本是現在流行甚麼就換甚麼,到底在幹嗎?)

在空頭時還要維持投資紀律,真的靠的就是一股信仰
我某檔股票已經負30%,但還是放著吧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衍生出將選股邏輯修正成像00919這樣的ETF,其實也不太意外,求的就是期望報酬成長,同時也可以有高股息的綜合體
2022-12-22 11: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人性 報酬
0056其實可以出清了,成分股增加至50檔,個人完全看不出好處
資產配置還是要重新配置,看換成878和919應該都行
沒一檔都有不同之處
也沒有絕對
這大概就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吧

不是每個人都像8K那樣能夠承受帳面上的大虧損
資產配置上做一些穩一點配置,也比較心安
韭菜其實很符合人性
sghd4862 wrote:
確實高股息ETF長期...(恕刪)


"確實高股息ETF長期來說績效都幾乎都輸市值型ETF"
這句話我就不敢苟同。
每個人投資所想要的報酬不一,為什麼要去比較呢?

我舉一個例子
今天有一個投資商品,要你拿出一千萬來投資,投資期限是十年,然後有二種方式提供你回報:
1.每年給你10萬利息,十年總共給你100萬利息,所以你總共賺了100萬,投報率是10%。
2.每年給你5萬利息,十年總共給你50萬利息,再額外給你一筆投資滿十年的70萬獎金,所以你總共賺了120萬,投報率是12%。
1和2二個方案,你會選擇哪一個?

好,單純以獲利的絕對金額來看,120萬 > 100 萬,這沒有疑問,方案2的投報率比方案1多了2%。
但是因為這樣,選擇方案2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不一定啊。
方案1的好處是什麼?我每年可以動用的額外現金流都比方案2還要多了5萬元。這多出的5萬元,我可以拿來旅行,買一隻新手機,每個月吃一頓超豪華大餐...
選擇方案1,我連續10年都可以擁有比方案2更多的利息和連帶的享受,有什麼不好的?
選擇方案2的人呢?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每年都過得比他好,然後他只能在心裡吶喊:"哼,有什麼了不得,過十年以後,我賺得比你多。"

但你有沒有想過,十年以後物價都漲了幾倍了?
選擇方案2,多賺的那20萬,在經過了十年的物價上漲以後,實際購買力很可能只剩下不到10萬了啊!
仔細想想,不就是這樣嗎?
你辛辛苦苦犧牲了十年的享受,以為自己最終的報酬率比較高,但你完全沒考慮到物價上漲這個因素,會把你十年來辛苦犧牲所換來的超額報酬給吃掉一大半。

以0050和0056為例,要我現在去買,我會選0056。
因為我每年可以領250萬左右的配息,那足夠我在連續的20年青壯期,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
我根本不在乎0050到了20年以後可以讓我的總資產翻幾倍。到時候我人都老了,要那麼多錢幹嘛?

投資啊
不是看什麼商品的總回報更高,就去買什麼。
重要的是
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錢?賺錢又到底為了什麼?
投資只是一個手段,而不是一個目的,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
sgxm3

配息=幫你賣出持股。你要有人自動幫你賣股拿錢當然可以,只是你得接受未來報酬跟0050有三四倍以上的差距。這就是安心的代價,而且很昂貴,足足有千萬之譜。你能接受就好。

2022-12-23 19:54
seykota

並非挑戰P大,但如同sgxm3大所言,配息=幫你賣出持股,0050配不夠的你也可以自己賣,但0050這塊派長大的速度高於0056,所以秒選0050,這是很單純的選擇題啊。

2022-12-24 12:29
sghd4862 wrote:
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衍生出將選股邏輯修正成像00919這樣的ETF,其實也不太意外,求的就是期望報酬成長,同時也可以有高股息的綜合體

現在遇熊,00919生得逢時,剛好低成本進場
是應該追求 報酬/風險的最大化

保守的產品,它應該是報酬較低,可是風險一定要比其他產品低更多

0056最被人詬病的是,含息在內,漲的時候比大盤少,可是跌的時候跌得跟大盤一樣多,買這就沒意義了
  不違反人性。但歷史課本說的很清楚......2018年我還不懂,現在我懂了。有一堆金字塔頂層的先知,早就花錢告知世界危機了,但仍然無法阻止瘋狂QE。歷史課本講,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就是因為政府沒錢然後亂印鈔,然後經濟崩潰而亡國。

2018年的歌,早就預知一切。


這影片預告2021年3月烏克蘭對俄宣戰(美國通膨的起漲點),和2022年2月的俄烏戰爭。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perryhs wrote:
是應該追求 報酬/風...(恕刪)

所以0056的選股邏輯已經不符合現在市場的情形,就算選擇存高股息的ETF也要選擇新出一點的了,00919這類新出的選股邏輯至少都有與時俱進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