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有親戚融資融券買股然後輸到破產
..........
是不是其實有很多人都抱著下次我一定會贏回來的心態?
才會把自己玩到這麼慘?
今年開始是升息循環,資金的水量跟過去十幾年不一樣了,現在用現金買股也是要小心,因為買了以後,後面可能沒人想用高價接棒。低接的人後來發現還有更低價,只好用更低低價認賠賣出。現在不賣,晚一點還有更低低低價。賠錢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九月美國聯準會升息三碼,臺灣央行只升息半碼,那就房貸族歡呼~股票族落淚~紛紛把台幣換成美金存定存去了~臺北股市資金失血.........
00貝第00 wrote:
最近聽到有親戚融資融券買股然後輸到破產
..........
是不是其實有很多人都抱著下次我一定會贏回來的心態?
才會把自己玩到這麼慘?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00貝第00 wrote:
最近聽到有親戚融資融券買股然後輸到破產..........是不是其實有很多人都抱著下次我一定會贏回來的心態?才會把自己玩到這麼慘?
完全錯誤的理財觀念,
才會造成這種結局。
除非是專業的投資大師,
否則,一般人應該要把,
投資和投機分開。
也就是,
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現金、不動產、股票等,
投資和投機要分開。
一切資金行為,
要量力而為,
要先設想最壞結局,
預先設定好防火牆。
例如,證卷戶的錢,
必須專款專用,
而非全部的現金,
都混在一起。
除了容易知道自己的盈虧,也必須堅持,
輸光了也不可以,
馬上用,
其他的現金挹注。
要再動用資金,
必須再次重新審視自身,
是否有能力承擔。
投資、投機一定有風險,
唯有正確的理財觀念,
並且徹底實施,
才能讓資產,
長久的持盈保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