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跟單萬一跟錯了,是自己要認賠?還是可以請求賠償,從一則新聞談起

這幾天玩瘋了
直到今天才看到一則奇文

有某個作家,發表了一則我真的不懂此邏輯的怪文
對於林智堅雙碩士學位是否取消她沒有意見
但台大與中華大學有沒有詐騙之嫌
是否應將學費退還給林?
怎麼可以在拿到學位後
又找個理由取消呢?......

這就讓我想起,我在八月初因為此事有感而發
寫了一篇感想,然後被一堆人罵翻
後來又勸網友不要借錢存股
尤其是去買一家寄望三年後,電動車能發威的股票上
一樣又被某些人大酸特酸

按這位作家的想法
是不是有人看到大師大推特推某特定股票
然後去買、甚至借錢、抵押房子去買
問題是這大師可沒有借錢喔
如果,日後大賺,是否要分錢給大師?
如果,日後沒賺,是否可以向大師索賠?

聽我的話買股賺錢了,要不要分一些給我,就看你們心意
但是,我可沒說萬一沒賺,我要賠償給你們喔...
我只說23XX不可能跌破100元喔.....
我猜,可能某人心中的OS會如上表示

就跟另一位自認神仙附體一樣
以為未來所有事,他都可以預見
可是又怕過去老是猜不準、說不清的事情重演
每次發文都寫的一大堆落落長的除外條款
把如果有鐵粉因為聽信他的話造成的損失
撇的一乾二淨一樣
我看了也是忍不住想要大笑

股神不會在01出現
就算是有神,也不保證神不會看錯
自己的錢自己顧,自己的未來自己努力
跟單、聽信別人的話不從頭學起,挑捷徑
其實風險是很大的
你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在別人的嘴巴上
而沒有下過功夫去瞭解
雖然我很不想講在01上頭的理財版
專業這件事,根本就一點都不值錢
一般人看到文章寫的滿滿的都以為很厲害
其實,看了只能表示搖頭
內容對錯或是引用資料是否合適暫且不說
光是邏輯錯誤就...........

自言自語的廢文講完了
退休的第三個月
我還是一張股票都沒買
因為還是看不懂未來三個月會如何
至於某家公司的電動車嘛
我還是認為沒那麼容易
營收要一兆,50萬台以上
很拼啊,大概台灣的道路上都塞滿了某公司的電動車
所有充電站也都是
那到底要有多少的充電站,有沒有想過?
在現今的電池科技水準下
充飽或是至少80%的電量,要多久時間?
達成此業績數字,那不就不是在充電中
不然就是正在等待充電的途中......


重點是,真賣了超過五十萬台
營收真有一兆
那還要分給某汽車集團49%
分回來的51%的營收與獲利
可以讓股價漲一倍以上嗎?
還真得好好想想
2022-08-26 16: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賠償 新聞
常上電視的所謂財經專家也沒比較厲害

應該2年多前看到有個財經節目

詹惠珠在推薦VHQ-KY

下市了...
kenny3333

財經節目都會有disclaimer.

2022-08-26 17:44
chiyenms

疫情前就是多國股市都在屢創歷史新高期。站在風口上要講買股可以賺錢,每個人都可以講

2022-08-26 18:58
autofans wrote:
有某個作家,發表了一則我真的不懂此邏輯的怪文
對於林智堅雙碩士學位是否取消她沒有意見
但台大與中華大學有沒有詐騙之嫌
是否應將學費退還給林?
怎麼可以在拿到學位後
又找個理由取消呢?......


很明顯,那位唸文學系的作家,不是刻意混淆視聽,
就是活在虛無縹緲的個人世界。

但看過其過往表現,就知道該作家長期熱中政治批判,
且其個人具有特定政黨傾向,所以我認為她是刻意轉移焦點,
其實這種行為非常惡質,是否也能看成某種形式的文化流氓?


學生取得入學資格、透過學習取得學歷,過程跟校方沒有對價關係。
因學習行為本身,並非是交易的行為。

所以回應主題:
沒有買賣交易與對價關係,就沒有退費問題!

至於早期沒發現舞弊,事後追回,這也不是學術界才有這等事情,
一個員工或主管離職前,盜走大量營業機密,或是離職後到競爭對手工作,
若離職前有簽保密協定或競業條款,而幾年後才被人發現,原公司一樣可以
透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訴。
並不是說該員已完成離職程序後,所以就能夠一切皆既往不就。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只是我在等人時看到那篇奇文,差點讓我把咖啡給噴出來,都被香港同業笑稱台灣居然有此奇特觀點....,很無言

2022-08-27 0:29
autofans wrote:
這幾天玩瘋了直到今天(恕刪)


現在就很多人加盟飲料店

開幕生意很好

過一個月沒人排隊

然後開始砲總公司

絕對不會檢討自己
究竟
其實碩士博士可以當成學生和學校雙方的商業合約來看
學生和學校簽約念學位
彼此約定一些事項

如果學生或是學校違約就照合約處理
這樣先約定好就沒爭議

可惜台灣法治觀念不夠
好想放假
JuliusCeasar

論合約,學校只負責供應一個程序(包括教授、課程、指導、口試等程序),讓學生有機會依循這程序取得學位,而不是負責供應一個學位。

2022-08-27 14:06
我愛Keroro

問題是現在學生入學並沒有簽合約,如果有簽合約,就照合約走;沒簽的話,遇到爭議,學生主張學校應該這樣,某路人認為應該那樣,某網紅認為應該那樣,某鄉民認為這樣,於是就有各種爭議

2022-08-27 17:59
「一般人看到文章寫的滿滿的都以為很厲害」
「發文都寫的一大堆落落長」

人們多以為「越多越好越真實」,對資訊的態度亦如是。然而適量的資訊有助於思辨,過量的資訊只會讓大腦崩潰,從而盲目。

資訊過量負荷…包裹著糖衣的毒藥。
自刪
JuliusCeasar wrote:
「一般人看到文章寫的...(恕刪)


“「不要跟口沫橫飛到上氣不接下氣的人買東西。」”,這句話寫得很傳神啊😂

autofans wrote:
這幾天玩瘋了直到今天(恕刪)


偶懷疑他很久了~~~~
何謂求償?
就法律來說,簡單說有對價關係,造成具體損失就可以求償。
這位作家說法有問題,
台大的學費,是授課的費用,不代表有繳錢就一定可以畢業。然如果畢業後被撤銷畢業證書,因為有授課,當然就無法申請退費。
聽信明牌造成損失,如果沒有對價,尚屬言論自由,聽信而造成自身損失,求償就困難。如果有教學,造成投資損失,老師一定說是授課費用,要求償也很困難。
autofans
autofans 樓主

跟單中,一方是發揮影響力,另一方是付出信任感,這樣的對價關係很難在法律上舉證,但是在道德上很有爭議,當然,某些人會覺得這根本是沒什麼....

2022-09-03 2:25
steventym

沒錯。不違法,不表示道德上沒問題。

2022-09-03 11:30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