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股價與淨值的討論
網上一堆資料,自行Google即可找到
我在此只用一個過往曾從事創投的角度
來分享我過往在注資(等同買股)時的評估思維
何謂淨值?簡單說就是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價值
這東西除了在買賣股票時,用在所謂的股價淨值比外
在銀行放款、創投注資或融資時,也會做為參考
但也僅僅是參考而已
一般人將此視為股價的底線,一但股價接近淨值
所謂的企業投資價值就出來了
價值型投資人就會積極買進
你也會看到券商、投顧老師,網民會大力推廣
什麼在淨值賣股票是智商有問題的謬論都出來了
還有另一個很怪的說法
就算是公司解散清算了,股東也可以用淨值回收投入成本
是這樣嗎?
問題是,你有搞清楚在金融實務與公司法、民法的規定下
普通股的股東,在公司被清算時,受償順位是最後一個嗎?
你幾乎拿不到什麼,可以直接把股票貼在牆上當壁紙了
你可以去看看各公司的財報
就可以知道該公司淨值的組成結構
一般而言,大概就是約當現金、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專利與智財權..等等
先從現金開始談起
當公司清算解散時
會計帳上的約當現金,你要先搞清楚錢在哪裏?
要是在借貸往來的銀行帳上,那你也不用想太多
銀行通常會在第一時間行使存款抵銷權
把銀行借給企業的錢,看能收回多少算多少
然後再去處份抵押品
所以你看報表上有50億現金
只是沒到解散清算前的情況
不代表最後公司的資產上,現金還有50億
固定資產的話
大概不動產與機器設備也都抵押出去了
要變現也不容易
就算是可以去變現回收現金回來
也不可能用會計帳上的金額來想像可以回收多少錢
會計帳上的機器設備帳
不管是用平均攤提法或是加速折舊法去計算折舊
在現實情況中
一般設備幾乎都是要接近論斤秤兩的賣
為什麼?
五年前、甚至於十年前所購入的設備,在現今還能值多少錢?
有什麼樣的買家會買入?
我再舉個極端的例子說明
假設台積電因為某些原因,要變賣先進製程相關的設備
請問,能有好價格嗎?
很抱歉,還是不會有
全世界有能力進行先進製程的企業也就三家
台積電、三星電子、英特爾
台積電要賣設備也只能賣給其它兩家才會有可能收到較好的價格
買方會出好價格收購嗎?
姑且先不論三星電子或英特爾是不是與台積電採用同樣的FinFET技術
光是購入後的學習曲線就至少超過兩年等等
你覺得就算是高科技設備,變賣價會很好嗎?
長期投資與現金的問題是一樣
再來就是智財權與專利
這個很難量化,當初列入會計帳時
究竟是用何種評價方法列入?
與實際上的應用價值有多少差距?
我當初在創投工作進行企業評估時
最難算的就是智財權與固定成本的價值
除了要實地查核外,還要去產業公會覆查
就算基於會計原則,某些東西非得這麼算不可
但在作最後決策時,會把這些淨值
按不同的產業別進行權重調整
再考慮該企業的經營團隊的管理能力
才會對該企業的投資價值做出定論
所以一般投資人在遭遇此情況時
千萬不要一下子就認為價值投資的時機到了
你還要看看該產業的前景
再配合該企業的未來產品競爭力
再參考該企業過往的經營歷史
你再下最後判斷還不遲
不要把前景黯淡的產業所造成股價下跌到向淨值靠攏的股票當做是寶
也不要因為心生疑竇就認為股價向淨值靠攏的企業一定有問題
必須觀察多方面的因素
不要因為一個條件就驟下判斷
不懂的可以問問他人
亂用比喻去掩飾危險行為是很好笑的事
autofans wrote:
你還要看看該產業的前景
再配合該企業的未來產品競爭力
再參考該企業過往的經營歷史
你再下最後判斷還不遲
不要把前景黯淡的產業所造成股價下跌到向淨值靠攏的股票當做是寶
也不要因為心生疑竇就認為股價向淨值靠攏的企業一定有問題
必須觀察多方面的因素
有關於股價與淨值的討(恕刪))
a大說的沒錯,引用老巴當初買入波克夏的故事
若老巴沒買到變大股東介入管理層整頓,結局應該也是慘淡收場
所以資金規模如老巴憑著硬實力介入管理層的手段才是王道,但一般散戶很難做到這點 ~

1962年當年巴菲特才32歲,身家已經超過1百萬美金(請注意是1964年的1百萬美金),事業如日方中,也開始在家鄉奧馬哈薄有名聲。但那個時候巴菲特的投資方法跟現在很不一樣,他投資的是很便宜的「雪茄屁股」。像查理·蒙格說的:就是不管他的事業或是他的管理層工作做的好不好,只要股票價格比淨資產值高,股票價格又夠便宜,巴菲特便會大批買進。
巴菲特就是這樣子盯上波克夏的。
巴菲特看準這個紡織工廠是一個夕陽工業,早晚會倒閉。但是他看到一個模式:每當這家公司關掉一家工廠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新的資金出來,然後管理層就會提供一個價格買回股東的股票。巴菲特想說可以賺一點小錢,於是在$7.5時開始買入波克夏。
有趣的事情這時候發生了,過了幾個月管理層真的提出一個價格要跟巴菲特買他的股票。本來說好的是$11.5美金一股,但是後來管理層竟然反悔變成了$11.375美金。
巴菲特很生氣,覺得自己被欺騙了,於是他開始大量的買進股票,下了決心要全面收購波克夏。終於在1965年巴菲特變成了波克夏最大的股東。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所有的管理層開除,換過一批新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