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看到有某個政治公職人士
說不該有碩班一定要寫論文的落伍觀念等等
姑且不說這是否有什麼政治目的
在我過往面試過一堆碩博士的經驗
這倒是真的
在下我僅是大學畢業
其實若是剛畢業時去丟履歷去外資交易圈
可能連往下看的機會都沒有
運氣好先進去銀行工作
才有後面那段二十年在交易圈的驚奇之旅
所以那段時間有多努力只有自己知道
面對一天至少百頁起跳的英文報告
與設計模擬一堆計量模型
根本沒時間讓我慢慢學習
到了後面小胖進來公司
我也是這樣硬壓著他進入狀況
後來,等我準備要招募新人
小胖幫我篩選出一堆碩博士
履歷表上寫的都是洋洋灑灑的內容
尤其是看到碩博士論文的題目
我特別有興趣
如果是用英文寫的,我更想好好瞭解一下
沒辦法,我沒寫過論文啊
包含我母校的MBA學弟妹
怎麼都是寫的好棒棒
但是連簡單的金融常識或是實務都不甚瞭解
然後又帶著碩博士的自信,以為只要進來就會了
等我問更深入一點,真的發現商學院的碩博班方向很多都走錯了
虧我還認識某些指導教授
而且那些教授過往還曾在業界待過
反而是一些曾在大學或是碩士班時,有去過企業實習的人
可能比一堆寫的論文看起來高大上的人還適合
光看一堆XXX在台灣股市投資的偏好度研究....
還是企業的經營團隊的績效對股價影響的研究...等等的題目
我看個摘要就一頭霧水
直覺就是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
為了與眾不同,不曉得改了幾次題目
光是我一個大學畢業的人都快看不下去
比起我以往的學期報告還不實用
後來我隨機問幾個大博士(來應徵研究員)
為何碩士畢業了還想再念博士
當然有一些聽起來很好的說法
也有一些聽起來好怪的理由
我隨手問了幾個我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去提問
發現這幾位博士面試者
還是在校教學或是走學術路線比較適合
最後,我錄取了五個人
有兩位是留美與留歐的碩士
另外就是一般大學畢業而已
我沒有藐視碩博士
只是覺得某些專業上
實務經驗與對商業環境的視野
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重要
這些東西是用論文無法辨別出來的
碩博士的數量一直在增加
好寫的題目早就都用完了
連帶與實務有正相關的題目應該也是用完了
搞得我所看過的論文題目是愈看愈奇怪
根本與實務的距離是愈來愈遠了
與其這樣
倒不如不要寫了
反正你就是要就業,只是想找個比大學畢業生還要好的工作
應該好好想想,如何去培養自己獨特無法取代的競爭力
學歷只在應徵篩選履歷表有用
進去企業後是憑實力,不是看學歷
新人沒想到的是高學歷若沒高產出
其實日後的生存壓力會更大
說個更市儈一點的實例
在香港的外資交易圈
一大堆高收入的基金經理人只有大學畢業
差別的是香港中文大學還是香港理工大學畢業
或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倫敦政經學院..畢業的差別
還有一位管理10位數美元資產的前輩,甚至於只有高中畢業
金融業是一個需要集體合作的行業
不需要每個都是頂尖的菁英
我的收入在香港的私募圈雖然是低收入戶
但應該還贏過不少書念的比我高的碩博士
憑的是什麼?
當然不是寫論文的能力高低
學術當然很重要
但當講求學術成就上的論文不能與實務相掛勾
個人覺得實在可惜
很慶幸我念過了初會、中會、成會、財報分析
財務管理、個總經、貨銀與作業研究
以及企管系最後一年會念到的企業政策
非常有助於我在投資上的工作
這些在商學院都很基礎
勝過一堆01上在推的書
那些書我只有在小胖拿過來問我時
順便把前後文看一下
發現其中的論述嚴謹度參差不齊
若有去看的網友可要自行評估了
不光是在網路的言論
你要看前後文的正確性與邏輯性
看書也是
贏家與高手不問出身高低
也不問是否科班出身
在於你是否有足夠的智慧
可以面對未知的市場變動
讀書是增進智慧最直接與最低成本的途徑
好好思考、獨立批判是最直接的方法
2,文、商科學的碩博士畢業的題目,空泛化!不能類比成其他學科的碩博士!其他學科或許也有敗類隱藏其中!但是您所享受的一切的科技、醫學、系統文化的進步,都是根植一篇篇碩博士論文與發表!
3、敬重您在外資投資體系,優越表現!但是無端置換概念,實在不可取!該譴責的是那些不認真教學研究而粗製濫造的大學端!而不是鼓勵大家唸書無用論,進而可以造假欺騙!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