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討論第三個問題
在台灣,除了台積電、鴻海等等這很大的代工產業外
當然還有其它的代工產業
1.紡織業布料代工
2.汽車零組件
3.運動產品代工
4.汽車成車組裝
5.成衣代工
6.醫療用品代工
7.自行車代工
8.不繡鋼代工
9.鞋類代工
......
等等不勝枚舉
況且其中不少企業的毛利率不輸給台積電
而且在全球化的布局
也不會輸給鴻海
只是因為不是最近三十年台灣最夯的電子業
所以少有人重視
其中法人的持股倒是不少
為什麼我一直用毛利率這個詞來說明
而不是用稅後或稅前純益率來說
很單純是因為用毛利率這數字
可以很簡單的用來說明該產業的競爭程度
與企業對產品的價格或是營收是否有一定程度的保有能力
若非特殊情況
光用該產業的平均毛利率與個別企業相比
就可以初步得知該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如何
你們有想到這點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