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賣方價差單(也稱複式單)最主要目的是「控制風險」。價差單運作概念為賣出選擇權收權利金的同時,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去買另外一口選擇權當保險,限制最大虧損在一定範圍。建倉當下就知道最大獲利、最大虧損分別會是多少、且會出現在哪裡,這些在建倉當下完全可以掌握。
感覺好像蠻好賺的
各位推薦嗎
謝謝
qweqw wrote:
選擇權賣方價差單(也稱複式單)最主要目的是「控制風險」。價差單運作概念為賣出選擇權收權利金的同時,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去買另外一口選擇權當保險,限制最大虧損在一定範圍。建倉當下就知道最大獲利、最大虧損分別會是多少、且會出現在哪裡,這些在建倉當下完全可以掌握。
太平洋為何叫太平洋?因為他不太平
選擇權賣方價差單號稱「控制風險」?
既然要用選擇權目的就是冒個高風險去獲得高收益
如今卻用選擇權這樣高風險的工具去試圖控制風險不是本末倒置嗎?
之前還有聽說選擇權包租公的話術
看似可以賺錢是沒錯,但是跌倒一次後,你賠得遠遠不夠你當初賺的總和
用不對的心態去看待金融工具,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收益
就算賺到了,市場會有至少上百種方法收割韭菜的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