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還是找不到與期貨相對應的佛法....

目前研究到
四觀: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 觀身不淨:看著自己的肉身,其實不是純淨的,每天都得拉出大便以及尿,流汗,指甲等等,面對這些就是坦然的接受,接受這不完美的皮囊,於此也不必太執著於肉身,因為並不是完美之軀..
對應到期貨則是:人類的世界沒有完美的做價,因為人本身就是缺陷的存在,接受且面對就好了,不要去追逐那些夢幻的操價大法,因為不切實際!

二 觀受是苦:
當我們執著於外在施給我們感受的時候,此時這個受不管是苦還是樂,但終究他還是會變成苦的!
對應到期貨則是:看盤的時候,不管是空手還是持倉中,也不論盈虧與否,這些來自波動的刺激,所給予的,縱使是暫時的獲利,但是終究他都是會轉變成了痛苦!而苦的來源卻是起於一開始的觀

三 觀心無常:
如果夜深人靜之時,當我們的內心沉澱下來,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心念時時刻刻都在轉變,10分鐘前想的,跟10分鐘後想的又不同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其實很脆弱且多變,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在一念之間而已!!

對應期貨則是:或許上一秒鐘你信誓旦旦的持有了多單,但是下一秒鐘你可能就180度轉變想法了..人的心無常,往往是受時間與環境而改變的(但也有可能是我操作的方式錯誤才導致朝夕異思)

四 觀法無我:
目前還沒參透



總結:還是無法幫助我獲利,是不是我已經達到顛峰的狀態了??
我癲狂的價意似乎已經沒有蛻變的空間了,但是為何我還是無法贏錢呢??
2021-10-01 0: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期貨 佛法
期魂大帝曰:魔鏡啊魔鏡,聖杯何處尋?

魔鏡:期魂大帝,你現在在魔鏡中看到的就是聖杯,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聖杯卻是,魔鏡中頂上光芒散發的期魂大帝。

億兆普羅生靈大眾,追求的唯一聖杯就是期魂大帝的開釋。
期魂小桑 wrote:
是不是我已經達到顛峰的狀態了??

癲狂的價意似乎已經沒有蛻變的空間

其實近日也有同感!

身為期魂大帝座前 吟遊詩人多時

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容稟⋯⋯


期魂小桑
期魂小桑 樓主

這女的頗有風韻

2021-10-01 19:49
道法自然心

瓊樓接玉宇,高處不勝寒。 [啊嘶]

2021-10-01 23:07
期魂大帝,我記得很多年前,小弟就告訴過你,信佛讀佛教,是不會變好嘢人的。篤信佛教的泰馬尼泊爾。。。搞投機有發財嗎?


華爾街搞投機搞的好的大咖或全球前百大首富的宗教信仰,宗教信徒只佔全球人口千分之一,但是在全球前百大首富佔一大半的比例是信甚麼教的呢?

信他們的教,還比較有點機會,到哭牆去摸一摸,熟讀猶太聖經,比較有機會發財。

至於佛教,佛祖是不願意發財的,讀佛經是“四大皆空”,也就是讀完以後,口袋空空,身外物,。。。全都空,有錢也會變沒錢。唯有全都空,才能領會到佛界。


也許這幾年期魂大帝熟讀領悟佛經精髓,所以,不管怎麼做單,佛祖默默之中施展佛恩,讓期魂大帝快速變成四大皆空,讓期魂大帝進入心靈上的共同富裕佛界。
補充一些,

佛祖好像是印度好野人的公子,放棄家產,跑到菩提樹下冥想,領悟人世間喜怒哀樂悲傷快樂。。。然後寫出佛經。。追求心靈上的世界。。。

=>以現代白話來說,就是好嘢人公子,離家出走,放棄家族與家產,放棄物質享受,去做街友,然後冥想。。。之下,開始寫出想像的東西,追求心靈世界。


期魂大帝反覆參透佛經,難不成追求心靈富裕,物質匱乏的街友生活的目標。
別讀佛經來操作金錢,管理錢要讀猶太舊約聖經.

羅斯柴爾德家族(英國首富家族),洛克菲勒家族,FB佐伯克,巴菲特,(米國財長),葉倫拉里·埃里森(甲骨文創始人)邁克·布隆伯格(紐約首富), 謝爾登·埃德爾森(拉斯維加斯賭王),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兩位Google 創辦人), 喬治·索羅斯(空頭大鱷), ..... 全都是信猶太教的.


--------------------------------
洛克菲勒是全世界第一個億萬富翁,大家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已經輝煌了七代,且和各行各業都息息相關。標準石油公司、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為何洛克菲勒家族能屹立長青,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家族教育。

另一個是發跡在德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也是世界最低調、最富有的猶太家族,也歷經好幾代。他們的企業能經營得這麼好,有一個關鍵,他們都是用聖經來教小孩,我們既然同讀一本聖經,那我們是怎樣教小孩呢?今天就讓我們跟猶太人學理財。

賺錢的動力
來自於看見自己的價值


為什麼猶太人會那麼有錢?因為他們對「錢」有正確的看法。我們雖然信了主,但還是受到很多傳統文化的影響,例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好像讀書比較清高、不能愛錢。猶太人覺得賺錢,是一種高貴的美德。但我們卻覺得無奸不商,做生意不如當教授。

還有,猶太人覺得致富秘訣是可以傳授的,但我們華人卻覺得會賺錢是天生的,無法教。猶太人卻用聖經來代代教導,他們告訴孩子錢是上帝給的禮物,好好賺錢可以回饋神。為什麼在美國他們可以把很多錢捐出去?巴菲特和比爾蓋茲不是捐10%、30%,而是把95%捐出去,他們還是過很好的生活,還是可以坐遊輪享受,因為他們覺得要回饋神。但我們華人覺得,會賺錢是自己有本事,所以都不太願意捐。錢在某些人手上會創造很好的價值,這跟賺多、賺少沒有關係,不是賺得多就捐得多,有些人很有錢結果欠債更多,還去養小三、小王。

你用錢的態度 決定你是甚麼樣的人

我們除了形容一個人漂亮、帥氣之外,常用這人很會精打細算、很小氣、很大方、很吝嗇、很省、很計較…來形容。原來我們會用一個人用錢的態度來形容人。我們用錢的態度,已經決定人家要不要認識神了。我們社區裏有人是基督徒,但繳管理費時,永遠要人一直催才繳,管理員也知道他是基督徒,雖然他在教會裏熱心服事,但人家會看你用錢的態度,來看上帝。我們也會因為一個人用錢的態度,而決定要不要跟他成為好朋友,若你跟那朋友出去,他每次吃飯都說沒帶錢,你會跟他當好朋友嗎?不會吧!用錢態度會影響我們的一生,影響人際關係、影響人信耶穌。

最寶貴的 都是免費的

世界上最重要且最有價值的都是免費的,空氣、陽光、水,如果家中有人生病去醫院就知道氧氣筒超級貴,我們什麼都沒做,只是踏進教會的門,牧師、師母、傳道、小組長就用長久的寬容愛我們、為我們禱告,這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如果今天呼吸空氣,主耶穌跟我們收錢,怎麼算,付得起嗎?如果要算錢,那我一定吸一口後能憋多久就憋多久,哪敢這麼痛快的呼吸!不只這樣,主耶穌還為我們死。約3:16「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這樣的恩典我們如何回應?

一切都是主的!歷代志上29:11「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祢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祢的,國度也是祢的,並且祢為至高,為萬有之首。」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的,包括錢。在聖經中耶穌談論錢財比其他話題都多,共有超過2,350處經文談論如何理財與處理財產,占聖經的1/5。主耶穌為什麼這麼認真的在談錢?原因有三個:

1.如何理財會影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呢?」(路16:11) 婚禮時都會提醒對婚姻要忠心、服事要忠心,從來沒有強調金錢要忠心。

錢是神的,不是自己的,所以有一天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1) 忠心跟管理有關,若忠心還有更多的權柄,還可以享受主人的快樂。我們有享受主人的快樂嗎?

2.錢財與上帝會相爭

太6: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 活在世界上幾乎天天都會面對選擇,像今天我們到底是要去加班還是服事,要來練敬拜,還是小組長訓練?真的是不容易,神都很清楚,所以一直要提醒我們。

3.人一生的計畫都圍繞著錢財而轉

我們的房子買在哪裏,大多跟我們口袋裏的錢有關;全家出國旅遊也跟錢有關、請假有關、身體健康有關;孩子出國讀書跟錢有關,所以神很清楚,聖經裏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太6:21)

我們只是管家,金錢的主人是神,上帝要我們成為好管家,做好管理。管理包括支配與配置,除了1/10奉獻,其他的9/10我們如何支配?很多弟兄姊妹都覺得1/10給神,9/10是自己的。不是哦,全都是神的。我們身邊的人和沒信主的家人都看我們如何用錢來認識我們的上帝,只是我們自己忽略了。

聖經對於理財、債務、奉獻、投資、工作…都有非常清楚的教導。猶太爸媽從小就教小孩,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哪有天天在等候尋求神不工作的?神不是這樣子的,一定要透過工作看見自己的價值。帖後3:10-11「…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因我們聽說,在你們中間有人不按規矩而行,什麼工都不做,反倒專管閒事。」聖經教導很嚴格,所以猶太小孩長大了都很努力工作,沒有在那講有的沒的,做工都來不及了。「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箴言六6),小朋友從小就去看螞蟻,所以猶太家族到那裏,甚至沒有自己的國好長一段時間,為什麼還可以這麼強大跟富有。因聖經的教導一直在他們生命中。經上說:要教導孩童當行的路,到老都不偏離。請問是誰到老?是「孩子」到老,不是我們到老,在華人世界是還沒到老,孩子就要搶錢了,怎麼可能孩子還到老!聖經說孩子到老都不偏離的意思是,孩子一生都行在神的旨意中。

不是先投資 而是先存錢

如果我們都還沒學會賺錢、學會奉獻、就去投資,這不叫投資,而是叫「投機」。來看約瑟的故事,當豐年來臨時,約瑟建議法老當征收埃及地的五分之一,把一切的糧食積蓄再穀倉裡,可以防備將來的七個荒年。疫情來是很正常的,生活環境本來就會有高高低低,豐年時應該把錢存起來,但很多弟兄姊妹沒有存款,都說憑信心!不能這樣說,神給我們賺錢能力,就要忠心做好管家。約瑟的想法很簡單,但法老王卻覺得非常好!創世紀41:37「法老和他一切臣僕都以這事為妙。」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有甚麼好妙?但去年底做一個調查,台灣人竟然存款超過三、五萬的沒有多少人,裏面一定也有很多基督徒,我看了很難過。難怪,有存款就為妙!更妙的在後面。

創41:38-39「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法老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會存錢就有神的靈,就有聰明智慧,弟兄姊妹趕快存錢就有聰明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法老又對約瑟說: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創41:40-41)是不是跟剛剛講的一模一樣,你這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派更多的事讓你管理,進來享受主人的快樂。我們一定要在職場上努力工作,有能力、有效率,然後趕快下班後來服事神,而不是沒能力一直要加班,神要我們工作有效率,然後更多的來服事神,這很重要。

關於債務的教導

「富戶管轄窮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箴22:7) 我們是君尊的祭司,是神眼中的瞳人,怎麼會是別人的僕人呢?所以一定是不可以欠債。弟兄姊妹,除非你是房貸,或是在合理的槓桿比例下,否則不能欠債。我們的收入是很確定的,或利率低也不要先借來用,年輕有學貸的,請要盡快還清,還完就知道無債一身輕的感覺,可以為神做很多的事,存一點就趕快還,我看過太多30多歲結婚還在還學貸的,千萬不可以,盡力不要欠債,若有欠債一定要有還款計畫。

聖經教奉獻

瑪3:8-10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聖經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但在這裡神卻說「你來試試我」,原本全就都是屬於神的,但神只是要我們1/10還給他,神就為我們拍拍手放煙火,還要敞開天上的窗傾福與我,甚至無處可容。這不是太好了嗎!

不要再跟神計較了,等一下不要來問我,1/10是繳稅前,還是繳稅後,隨便你。1/10教會是很基本的開銷,我們在神國度的事工有很大需要,另外的9/10還可以再多給,當我很清楚神的原則時,我跟神禱告,可不可以不只1/10,如果神祝福我到奉獻9/10我都還可以過得很好,那恩典有多大呀!當然,還是要衡量清楚自己的狀況。

聖經教投資

箴言21:20「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就叫做月光族。神一直提醒我們,千萬不可以這樣子的。有些人整天想趕快提早退休,聖經裏沒有退休喔,聖經英文叫retire,我說是換個輪胎繼續跑。神要我們在職場上有能力,而且因會透過職場可以接觸非常多的人,神要我們跟他們傳福音,不會叫我們隨便退休的,因我們在職場可以發揮更多影響力有能力,就算退休也要繼續換神國度繼續跑,所以錢要管好,因為退休後要花錢。


箴28:22「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有一位弟兄才24歲,他現在拼命玩比特幣,他認為27歲一定會有一千萬,我不是說比特幣不好,但請問:投資怎麼樣一定賺?買低賣高一定賺,問題是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但有一個方法投資一定賺,買股票基金一定賺,這…要不缺錢的人投資一定賺。可是我們現在大多的人投資都是拿僅有的錢想去翻身,跌了會害怕就趕快贖回,所以永遠都在跌,然後又沒錢奉獻了,那叫投機,不叫投資,所以要投資是有先後順序的。

「掌櫃」要懂得「員外」的想法

過去的大宅院,有錢人都有個管家,過去叫掌櫃的,他掌的當然不是衣櫃和廚櫃,他掌的是錢櫃,那請問他買鹽巴、味素要不要去問員外?為什麼不用?若你是老板,你有個財務長,結果他買一支原子筆都來問你,你會怎樣?叫他不要來了,他是財務長不是小妹,他為什麼知道筆不用來問,因財務長要很懂老板。掌櫃為什麼買鹽巴、味素不用來問,因他知道員外在想什麼,他很懂他的老板。

你有懂主的心意嗎?清楚明白神要我把錢用到奉獻到哪?如果清楚,怎麼會天天喝水搖杯、吃炸雞塊在製造高血壓?我的工作伙伴跟我講很窮,可是他們每天進辦公室都喝一杯咖啡,我都自己磨或帶瀘掛來,我從來不會在外面買。我們要懂主的旨意,才能做好理財,因為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忠心跟金錢的使用,跟管家是有密切關係的。


盤點現況、主權轉移吧!

要好好盤點自己的狀況,現在是退休還是沒退休,收入是多少,夠用不夠用,結婚還是單身…要真實的面對,是真的夠用還是窮開心?一定要非常清楚的。然後主權的移轉,因為一切都是神的,全部都是神的,天上地下都是神的,神來管多輕鬆。我有兩間公司都交給神,就可以專心的服事,但我也很認真的工作,孩子、老公也是神的,上帝管比我們管還要好,我一直管,容易婚姻有問題,很多婚姻的問題跟錢有關。也要開始記帳,歸納錢用在哪裏?每個月生活費最多用在那兒,當你很清楚知道神要我做什麼時,就會知道錢要用在哪裏。定期檢視財務與金錢配置。

要殷勤工作、節約生活、大大奉獻,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且要靠上帝,持之以恆,求神幫助。在上帝愛中得金錢自由,自由不是說,錢可以隨便花,而是用跟不用都很自由。我是做業務的工作,我沒喝過下午茶,人家說這樣很可憐,這有什麼可憐,我覺得天天喝才可憐。當我清楚知道今天用和不用都是阿們的。為什麼上帝要將錢給你?為什麼上帝要賜給你比其他人更多的財富?因為你知道上帝要你將錢財用在哪裡?我鼓勵弟兄姊妹,從小錢開始管理,將來才有大錢交給你管,詩111: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hk/articles/132712/%E7%8C%B6%E5%A4%AA%E4%BA%BA%E8%87%B4%E5%AF%8C%E9%9D%A03%E5%A4%A7%E7%A7%98%E6%8A%80-%E7%90%86%E8%B2%A1%E6%96%B9%E6%B3%95-%E6%9C%80%E6%87%82%E8%B3%BA%E9%8C%A2-%E7%90%86%E8%B2%A1%E7%9A%84%E6%B0%91%E6%97%8F-%E9%82%84%E6%9C%89%E5%82%B3%E7%B5%B1%E7%90%86%E8%B2%A1%E5%8D%81%E6%88%92/



【猶太人理財法】猶太人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會賺錢、最會理財的民族,他們能夠這麼成功,是因為對理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觀念等,《香港財經時報》整合了猶太人3大致富秘技。

美國前40大富豪中 近半數是猶太人
佔世界人口極少數的猶太人,在歷史上卻誕生大量知名人物,而且在科學、藝術、政治和經濟等領域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諾貝爾獲獎者中猶太人的比例大大超過了其他民族。

另外,根據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公布的富豪榜指出,美國前40大富豪中有近半數是猶太人。

包括:
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美國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
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全靠3大致富秘技
猶太人之所以那麼有錢,全因猶太人有不同的理財思維,有些更列出在《猶太人致富金律》。當中包括5個理財價值觀、5個錢罐理財法及10條「金科玉律」。

【理財方法】人工低一樣可以創富 6個理財法則 發達入門基本功

一、5個理財價值觀
《猶太理財專家不藏私致富秘訣》是一名猶太理財專家的著作,書中提到:「金錢遊戲的本質就是別人都想得到我們口袋裡的錢,因此,理財第一步就是要學習避免掉入金錢遊戲陷阱中。」。當中提出猶太人理財致富的5個價值觀:

掌握把金錢用在刀口上的能力,比擁有多少錢更重要。
成為百萬富翁最重要的是耐心,緩慢的致富方式才是安全的。
「預算」可以為你建立經濟秩序。
要去銀行開戶,讓你的錢早點開始為你工作。
助學貸款是好債務,因幫你學習新技能」、房屋貸款是好債務,因為幫你創造更大收益

二、5個錢罐理財法
猶太父母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到了4至5歲時便會給孩子一些零用錢。同時,他們會拿出5個罐子來教孩子們怎樣管錢:

第1個罐子:歸到神的府庫
猶太父母會告訴小孩,要把零用錢的1/10(即是10塊),歸到神的府庫。而且告訴要來尊重上帝,因為上帝有應許將1/10歸到神的府庫,神會給你祝福。
第2個罐子:奉獻
第2個是奉獻的罐子,猶太父母會告訴小孩要把錢存入1/10,若看見孤兒、窮困的人,就可以拿這些錢去幫助別人。
第3個罐子:儲蓄
猶太父母教孩子需在每次有了錢,就在這個罐子裏存下1/10,慢慢養成儲蓄的習慣。就算一次存的少沒關係,只要養成存錢的習慣,你就可以存的越來越多。
第4個罐子:投資
猶太父母教孩子要拿出20%去投資,小時候投資的錢就像種在地里的種子一樣,種子會生根發芽,隨着時間慢慢長成參天大樹,然後接觸很多很多的果子。
第5個罐子:消費
猶太父母認為,既然已經把錢財都規劃好了,剩下的錢就可以盡情的拿去享受。他們不會像吝嗇的守財奴,更會知道如何做消費預算,建立記帳的習慣。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三、遵守「金科玉律」
另外,猶太傳統觀念認為,持續嘗試一件新的事物後,也會覺得自己變成不一樣的人了。在《猶太人致富金律》一書中,作者列出10條「金科玉律」,強調要賺更多的錢,不僅要學習新事物,也要學習新的直覺及因應各種狀況的新方法,以下為「10條猶太傳統理財戒律 」:

10條猶太傳統理財戒律
不要瞧不起財富
不要獨來獨往
不要感情用事
不要追求完美
不要懼於領導
不要逃避變化
不要猜測未來
不要對錯焦點
不要吝惜財富
永不退休
期魂小桑
期魂小桑 樓主

金援為師,或許你會得到更多

2021-10-01 19:48
麥擱來

所以期魂大帝只是在追求“苦”而已,佩服佩服。

2021-10-02 9:59
我從上面看到"觀法無我",突然心中自己冒出一個解釋,那就是把原來會買賣賺錢的方法和紀律寫下來,依照過去會賺錢的方法操作,不要因為點數和線形有點自我主觀的想法去影響
不知道我這樣的想法對不對
期魂小桑
期魂小桑 樓主

觀法無我,太深奧我暫時無法參透

2021-10-01 23:23
期魂小桑 wrote:
目前研究到
四觀: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三 觀心無常:
如果夜深人靜之時,當我們的內心沉澱下來,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心念時時刻刻都在轉變,10分鐘前想的,跟10分鐘後想的又不同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其實很脆弱且多變,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在一念之間而已!!

你迴光返照你在打這些字時候的那心還在嗎?與你現在的心一樣嗎?
哪一個心才是真正的你呢?是打字時候的心還是你現在看我文章的心呢?
而多變的心由何起呢?妄念是也! 而妄念是真實有體性的嗎?

對應期貨則是:或許上一秒鐘你信誓旦旦的持有了多單,但是下一秒鐘你可能就180度轉變想法了..人的心無常,往往是受時間與環境而改變的(但也有可能是我操作的方式錯誤才導致朝夕異思)

四 觀法無我:
目前還沒參透

期魂小桑 wrote:
目前研究到
四觀: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 觀身不淨:看著自己的肉身,其實不是純淨的,每天都得拉出大便以及尿,流汗,指甲等等,面對這些就是坦然的接受,接受這不完美的皮囊,於此也不必太執著於肉身,因為並不是完美之軀..
對應到期貨則是:人類的世界沒有完美的做價,因為人本身就是缺陷的存在,接受且面對就好了,不要去追逐那些夢幻的操價大法,因為不切實際!

二 觀受是苦:
當我們執著於外在施給我們感受的時候,此時這個受不管是苦還是樂,但終究他還是會變成苦的!
對應到期貨則是:看盤的時候,不管是空手還是持倉中,也不論盈虧與否,這些來自波動的刺激,所給予的,縱使是暫時的獲利,但是終究他都是會轉變成了痛苦!而苦的來源卻是起於一開始的觀

三 觀心無常:
如果夜深人靜之時,當我們的內心沉澱下來,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心念時時刻刻都在轉變,10分鐘前想的,跟10分鐘後想的又不同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其實很脆弱且多變,很多時候我們都只是在一念之間而已!!

對應期貨則是:或許上一秒鐘你信誓旦旦的持有了多單,但是下一秒鐘你可能就180度轉變想法了..人的心無常,往往是受時間與環境而改變的(但也有可能是我操作的方式錯誤才導致朝夕異思)

四 觀法無我:
目前還沒參透
麥擱來

妄念是由貪而來,存在只是一個肉身,想想百年之後,不管肉身擁有多少,都會是一場空。

2021-10-02 10:02
麥擱來

看來,我都可以自創新教了。那天到菩提樹下,冥想看看,是否能悟道,然後寫出新聖經。

2021-10-02 10:04
觀身受心法是正確的,
但無法從中體悟苦寂滅道,
不能平常心,
無法見苦、空、無我,
不清不楚,還想賺這種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