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商品百百種,股票、期貨、保險、銀行儲蓄......這些都是,每種商品都有他自己的特性,和不同的操作策略。有人在股市賺錢 就有人在股市虧錢,期貨也是做交易前,相信投資人一定做了很多功課,當然~如果投資獲利,這也是歸功於他們的努力和風險控管的能力。如果還有想了解期貨的相關資訊,我們也會辦不定期的免費課程,可以與我聯繫唷~我的賴: hanru21
想請問樓主。政策百般刁難70歲以上的人做期貨等延伸性商品,但不限制股票。台灣未來會逐步老年化,一半人可能活超過90歲。70到90還有20年會碰投資。期貨當真比股票還要凶險嗎?股票違約的情況應該比先付保證金的期貨大多了吧?這方面妳們怎麼看?
happywork01 wrote:想請問樓主。政策百般(恕刪) 記得沒錯的話,保險的投資型保單,對於70歲以上的投資人 在審核、簽約過程也比較嚴謹,或許因為考量到國人平均的退休年齡約落在65歲左右,這時的他們正常來說是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怕畢生積蓄花在投資上,如果後續投資失利,是否會影響生存? 期貨槓桿效果比股票大,舉例來說,小台目前一口的保證金46,000元,合約價值卻是80幾萬,有時投資人會忽略他們手上的合約是80幾萬的價值,而不是這少少的4萬多而已 所以不管是股票還是期貨,風險的控管都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在政策上才會有這樣的前置保護措施吧。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