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1:13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即時報導
太空中心成立30周年。蔡英文總統今(14)日上午前往新竹視導科技部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蔡總統表示,2021年則是我國太空發展令人驚豔的一年,科技部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太空發展法」制定,代表我國政府對於太空發展是有策略、有企圖心的;她期許未來太空中心能協助國內廠商進軍國際,打造太空產業為另一個台灣的護國神山。
蔡總統首先參訪衛星任務控制中心與影像處理中心,對國研院太空中心成功開發衛星電腦、光學遙測酬載、影像處理系統(IPC)、多衛星操控系統(XPSOC)及衛星排程等,並建立自主的衛星操作與影像處理技術能力,表示嘉許。
接著蔡總統穿上無塵衣,進入整合測試廠房,視察預計2023年發射、將可協助台灣更準確掌握颱風動向的獵風者衛星,及正在組裝中的福衛八號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蔡總統期許太空中心透過高水準的衛星組裝與測試,繼續引領台灣的衛星發展,為台灣也為全世界做出貢獻。
蔡總統期勉國研院太空中心在已奠定了良好基礎的太空科技相關設施與技術能量上,繼續努力,開拓太空新領域,搶得先機,「把台灣的國力打上太空」。
科技部長吳政忠也表示,將依據總統指示請太空中心持續精進本土太空技術,挑戰尖端太空任務,並培育太空科技接班人才,建立台灣太空產業,讓我國在未來的太空經濟時代,能在全世界的太空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總統:打造太空科技國家隊 台灣要進軍國際市場
2021-09-14 11:36中央社 記者張建中新竹14日電
總統蔡英文今天視察國家太空中心時表示,台灣有能力進軍太空市場,未來10年全世界會有數以萬計的低軌衛星發射,必須把握商機,台灣要打造太空科技的台灣國家隊。
蔡總統今天由科技部長吳政忠、民進黨立法院團總召柯建銘及新竹市長林智堅等人陪同,視察國家太空中心。
總統表示,探索太空、挑戰未知,一直是人類重要的夢想,發展太空產業,參與全新的太空時代,台灣一定不會缺席,這也是她擔任總統以來重要的行政目標之一。
總統說,這幾年來從福衛五號到福衛七號,台灣已經展現自主研製衛星的實力。人類第一次取得黑洞影像,以及在火星上駕駛探測車的跨國團隊中,也有許多台灣人才的參與。
台灣絕對有能力進軍全球太空市場跟產業,蔡總統表示,去年宣布太空產業是台灣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中的關鍵,第三期太空計畫會在10年內投資新台幣251億元。
在立法方面,吳政忠帶領科技部花了9個月時間就完成太空發展法的立法。總統說,有了預算和法規的支持,可以讓台灣在太空發展各方面能量都能夠更加完備。
發展太空科技,除了要靠政府擘劃,整體的政策藍圖和決心,也要最優秀的人才投入這領域,蔡總統說,非常熱血、有行動力的「火箭阿伯」吳宗信今年8月正式就任太空中心主任。
總統說,「火箭阿伯」不畏困難從零做起,研發台灣自製火箭的故事,讓很多台灣人深深感動,相信透過吳宗信在學界、業界累積的豐富經驗,和非常頑固的熱血及決心,可以為台灣科技發展帶來更多新的契機。
目前世界各國都積極進軍太空,未來10年預計會有數以萬計的低軌衛星發射,也會帶動衛星本體製造、地面設備系統的需求。
蔡總統表示,要把握商機,現在就要開始積極往太空布局,而且要進一步打造太空科技的台灣國家隊,發揮半導體、精密製造的長期優勢,聯合產官學界的力量,透過科技部和國發基金,結合業者和供應鏈廠商,一起打進全球太空產業鏈。
總統說,接下來的10年也是世界各國爭取重返月球的關鍵10年,強化整體太空科技發展可以讓台灣在新的太空時代中找到更具有戰略意義的地位。總統祝福太空中心在「火箭阿伯」帶領下,讓台灣太空科技像火箭一樣一飛衝天,往前邁進。

有哪些概念股可以超前部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