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論,這,就是財富自由,110.7.25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網路筆記,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議及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使用任何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之資料來源,且不同意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投資技巧,無法遵循及同意以上規範者,禁止閱讀本文內容,獨立思考,方為上策

基本上,我幾乎每天走在路上,都能看見財務自由的朋友,例如西門町的六號出口對面那個出口,一大清早,就能看見不同的朋友,躺在那邊曬日光浴,不過近期都沒看見了,可能是因為躲避疫情的關係

偶爾,我還會到財富自由的聚集地,龍山市前面吃小南挖貴,那裡財富自由的人就更多了,每次過去,都悠哉了下著棋子,有些看起來剛喝過酒,身邊不乏一些財務自由的資深美女

有時候,看看自己

真的覺得我很糟糕,每天要辛苦上班,下班要看電腦決定今天要不要賭博,為的只是,多賺一點錢.....貼補家用

有時候想想,如果18歲那年,不買進口車的話,現在這筆錢,不知道變多少了......算了,我的第一台愛車,也陪我經過無數荒唐的時光,經驗,無價

有時候,我會想,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

不過,由於我喜歡關心世界的任何事情,這個答案,我大約5秒鐘就有結論了

財務自由,就是指,在勞動的年齡時,不想工作了

不想工作=財務自由

這個答案就相當明確了

所以我說,我經常看見財務自由的朋友

在考慮時代背景之下,有另一種財務自由的族群-----看清楚再說,我有強調,時代背景下

過去的軍公教退休人員---有許多人是領終身俸

這個族群是不是有上百萬以上阿,請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補充這個數據

基本上據我所知,這些終身俸的朋友,平均都在五萬以上,好像其實更多,但,不要引戰為妥

基本上,這些不用上班就有薪水領的朋友,早都已經財務自由,其實,這些族群的朋友,大家從穿著上基本上就可以認出來,它們是退休公務人員,那種讀過書的老人家的氣息,您是很難不認出來的

因此,我在這裡很感慨的說

各位年輕朋友,投資並不是讓你不要去上班,投資只是創造你更多的財富來源

從事勞動生活,本來就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你吃的飯,你玩的電腦,照亮你家的燈,你開的車,你走的路,都是別人辛苦付出的結果

次級市場投資,並不能促進經濟成長

真正能幫助市場的是,初級市場

您還分不清,初級市場,跟次級市場嗎?? 那就多GOOGLE學習一下

千萬不要以為,身家有一億,或者一兆,就是財富自由,據統計,可動用資產達一百萬美元以上的台灣人有40萬人以上,基本上,在台北市擁有一間沒有貸款有三房的朋友,只要換到苗栗,雲林,嘉義等地退休,基本上,生活無虞

此外

巴菲特還在上班

特斯拉---馬斯克還在上班

亞馬遜---貝佐斯剛剛辭職

小米--雷軍還在忙得要死

日本軟銀---孫正義還在認真工作

依照01的網友定義,他們全部都是財務不自由

好啦,我相信,有人說,他們是老闆,不算...................

我只能說,有這種想法的,基本上都是基層員工,身為企業負責人,有多大的壓力這可不是沒有想當過老闆的上班族可以像像

記住了,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可是被蘋果董事會開除過的,別以為國外企業,跟亞洲企業一樣,創辦人是上帝

國外的董事會,沒在跟你ceo客氣

因此,財務自由是一個虛構的名詞

滿足一切物質需求,才叫做財務自由----世界上沒人能做到,因為沒有人可以買下地球,或者月球

就連偉大的郭董,要買疫苗,能說買就買嗎?? 有錢,還不能隨心買呢....

網路上流傳的財務自由的定義在於----您對於支付未來生活所需,能夠在無工作的環境下達到多久

記住,又是無工作下----天天不想上班的意思

這問題又很大了,龍山寺前面的財務自由族群,跟退休公務人員的財務自由族群差在哪??

差在內心需求

您,擁有私人客機嗎?? 您擁有私人郵輪嗎??您,擁有一家企業嗎??您擁有麥拉倫嗎??

有些人,在特定的時刻,擁有一條香腸,他當下就會以為自己財務自由了

~~勉勵年輕人,巴菲特90歲還在上班,您,還在打混什麼?做一點有益社會貢獻的事情,您就會知道,您財富永遠不自由,因為,看見窮苦的人,您卻沒有能力完全幫助它們~~

~~認真工作,努力學習投資,並且在自己的能力內,幫助弱小的人們,共勉之~~

我從來沒聽過,有錢人,跟別人提過,自己財務自由

備註,主題是,我現在財務自由了,我現在沒有要買東西了,等一下之後,我可能又不自由了....
所有文章,不涉及實質投資建與推介,或任何股價之臆測及規劃,嚴禁引用筆記內容作為任何投資決策之來源
2021-07-24 22:58 發佈
100%不認同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PainterJ

樓主把自由跟富有搞混了。

2021-07-25 9:02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是否可以完整地闡述哪裡搞混了,一個完整的論述,可能不是幾個字可以表達,您可以在本篇文章,引言,完整論述您的看法,否則,講不清楚,跟沒講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喔

2021-07-25 15:08
假自由跟真自由是不同的。
鈔能力 wrote: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網(恕刪)


財務自由是可不為他人工作而生活。

巴菲特繼續工作就不是財務自由嗎?有無工作並不是區分是否財務自由。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此外,您似乎沒有發現01的財務自由定義,這裡的財務自由,都是指不工作了,請搜尋一下相關討論

2021-07-25 1:45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補充第三點,巴菲特說,如果他有能力,他想買下蘋果,因此,他財務並不自由,他買公司必須精打細算,都是一般民眾,硬要冠上財富自由給那些從來不曾說過自己自由的認真打拼的ceo的,有錢人想買的,跟我們不一樣

2021-07-25 2:28
思想迂腐且上了年紀的老害,說一些似是而非、觀念替換的歪理來誤人子弟。什麼叫做從事勞動生活才是貢獻社會?消費促進經濟活動也是貢獻,不是只有上下班當奴才算貢獻。這種垃圾觀念還是收一收回家去打工比較快。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謝謝您的看法,但,維持人類生活所需的,是實質產出,這一部分,您有什麼看法?

2021-07-25 13:56
鈔能力 wrote:
次級市場投資,並不能促進經濟成長

寫這麼多,一定有漏洞。這個就是漏洞之一。
今天市場如果沒有炒到200元,陽明也不可能發行新股來現金增資。
次級市場投資所帶來的流通性,就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力量之一。

其次,沒有次級市場,原始股東不能變現,這些創新能力強大的人,
就只能一直待在成長趨緩的產業中。有了次級市場,一般股民也可以
分享成果,那些人也可以追求下一個新創產業。
以我投資的宏璟和日月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沒有宏璟上市,張虔生也就沒有本錢進軍半導體了。

經濟成長=錢在經濟體中的流量變大,或者速度變快。
信用卡和各種APP Pay,都是在加速交易速度,讓錢流通得更快。
如果你同 意這個能促進經濟成長,那次級市場的存在,
當然也能促進經濟成長。
鈔能力 wrote:
我從來沒聽過,有錢人,跟別人提過,自己財務自由


不用太認真看待那些言論,「財富自由」這個名詞很虛假,有的人含金湯匙出生,生下來就有2000億了,他要不要跟別人一樣「吃飯拉屎」「上學讀書」「追女朋友」「晚上睡覺失眠」「生病住院」。

所謂財富自由理論,也是這1-20年才有的名詞,不過是現代人工作忙碌,一些現實生活忙碌的人,想要早日擺脫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工作繁忙,以「財富自由目標」作為他不願面對的生活壓力罷了。

所以財富自由的定義絕對不是在「工作or不工作」「有錢or沒有錢」,它的定義是每個人心靈層面的定義。

應該說財富自由是一個「精神食糧」,而非「實質成就」,對於已達成的人不會有感覺,反而是沒達成的人整天幻想追求。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這個說法,比我的還容易理解,給個推

2021-07-25 14:04
鈔能力 wrote: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網...(恕刪)


按照您的邏輯,你可能一天之內會在自由與不自由的狀態之間切換好幾十次

我想創立這名詞的初衷應該不是這個想法

財務自由我認為是一種狀態,一種就算沒有主動收入(上班),也能確保生活無虞的狀態

要達到這種狀態,要嘛是有花不完的錢(生活基本開銷),要嘛是有足夠的被動收入(租金、股利之類)
鈔能力
鈔能力 樓主

您似乎贊同,財務自由的目的就是不用工作?

2021-07-25 14:05
鈔能力 wrote: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網(恕刪)......財務自由是一個虛構的名詞-滿足一切物質需求,才叫做財務自由(恕刪)......

自由的意思是無拘無束任我行,財務自由的意思是錢財方面不必擔憂,鈔大認為不可能。
然社會上卻又有很多人可以達到,包括鈔大所舉的那些遊民朋友(不管是自願還是不得已)。
財務自由是一種意境,不是擁有多少錢以上才算自由,即使只有少少的錢,只要你願意,你就自由。

在收入範圍內支出,就是財務自由。也就是量入為出

為了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我們必須減少支出,或者增加收入。是否自由端視您在收入與支出兩端的努力。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謝謝,偶這處沒帶墨鏡😙😋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