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政府自今年1月底起開放讓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居民可根據「特許入境許可」(LOTR)機制與其家人一同申請英國居留簽證,在BNO簽證生效前,可於英國一次性逗留至多半年,可以居留、工作也可以讀書,但是沒有社會福利,期間能夠在英國境內直接申請BNO簽證定居,相當於為日後入籍英國先鋪好路,居住滿六年後能夠取得永久居留資格;此後香港居民就得需先取得BNO簽證才能移居。
英國於去(2020)年中宣布這項BNO新制,實是為了因應中國大陸政府頒布的《港區國安法》,中國大陸當局對於英國此舉表達強烈不滿,並宣布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為有效證件。中英關係持續對峙緊張,香港政府在今年6月底以英國疫情反彈和Delta變種病毒大流行為由,禁止所有從英國出發的班機在香港著陸。
英國政府過去曾數度延長特許入境許可(LOTR)期限,先前於今年3月、5月、6月分別各有一次,最新一次延長的期限為7月19日,後並未再如預期延長特許入境許可(LOTR)期限,這讓許多原本依然心存觀望的香港民眾,下定決心在英國政府給的最後時間大限之前行動、趕在上週辦理前往英國的相關手續和搶訂機票。再加上,英國現在正值接種疫苗有成、新冠肺炎疫情後逐步解封之際(雖然新冠變種病毒依舊持續荼毒英國全境,但英國政府仍然拍板解封),各行各業時逢重新啟動之時,會有人手短缺的情形出現,加上英國脫歐使得大量勞工離開英國的這一前提,雙重加乘效應之下,抵達英國的香港居民是會有求職生存空間的。
綜合上述所說,香港機場因此在上週日(18日)及本週一(19日)被爆滿的人潮擠到水洩不通,飛往英國航班的登記櫃檯前排滿了數百名離港者以及送機親友,外界相信,香港人想趕在特許入境許可(LOTR)截止前離開、或者有人認為是逃命,機場處處可見親朋好友間相互擁抱、揮手道別等含淚送別的畫面,令人不勝唏噓。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商業與經濟貿易蓬勃發展的「亞洲金融中心」, 儘管中國大陸經濟規模大增,香港依然受惠於作為貿易中心的地位,對於全球企業有著絕對強大的吸引力。自去年《港區國安法》頒布實施之後,因為市場對香港的不確定性升高,使其轉口港地位不再,相關貿易和金融活動逐漸冷卻,有不少資金甚至開始外流到東南亞其他國家,十分不利香港(未來)的商業活動發展。外界傳言甚囂直上,紛紛議論起「香港已死,誰會是下一個亞洲金融中心?」
有一大部分的人認定,《港區國安法》加劇香港人移民意願,並且加速香港內部的資金出逃。據悉,許多對於政經風向尤為敏銳的香港富商們,這一年多來已經著手將自身的財產以及事業中心移往海外,減少在香港的投資占比,啟用海外戶頭、購置房地產,除了將資金移出置產以外,也已經陸續計畫離開香港。這些淨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高端投資者,涉足的投資領域又多又廣又深,從香港的股市、房地產市場,到和中國合作推行的債券,皆是他們的囊中之物。根據券商美銀證券預估,隨著BNO移民人數漸漸遞增,預估今年約將有高達15萬香港居民移民至英國,而移民潮也將導致自香港境內流出的資金恐高達2千8百億港元(約新台幣1兆元)。
對於外國企業而言,《港區國安法》的通過也就代表著企業在香港的扎根失去了此前「一國二制」基礎的保障,在此法施行之後,凡是中國大陸政府認定有疑慮的情況,皆有可能被「送往中國大陸」,這股擔憂漸漸瀰漫開來。當遊客減少了,觀光產業、百貨零售業的收入跟著受到衝擊,並致使整個香港經濟向下淪陷。此外,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向(美國)國內企業發出「營運風險警示」,警告美國企業在香港的營運和商業活動存在危機,風險要自負,這是美國政府前所未有過的舉動,此舉背後很可能具有更深一層的意涵,這也讓一大票跨國投資者相當憂心。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