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從經濟學及財政學看高油價政策

首先,台灣少產石油只能供應自己約5%
剩下95%都是從外國進口,而國際原油持續飆高勢必影響國內價格
造成輸入型通貨膨脹,其結果為高物價,低所得,高利率.

石油原本就是帶來外部成本的財貨(就是不環保的意思)
偏低的價格只會吸引人民高度消費

況且中油收入損失用國庫彌補,對於那些環保人士而言(ex:走路上班,騎腳踏車....等等)
無疑是用環保人士來補貼污染人士(ex:開車....機車.....)
對於環保人士而言是變相懲罰~

因此,偏低的油價才是不公不義的政策
唯有回歸市場機制,才能造成市場均衡

當然通貨膨脹是必然結果,政府應採取配套措施(ex:技術提升...人資開發...替代能源...等等)
而不是用低油價政策來自我催眠.
此結果只會使壓力增加,等到壓力鍋一爆開來
台灣經濟一定會造成硬著陸現象
到時,會更加無法收拾...

當然政策的草率也不是吾人所樂見,政府的信用一但失去人民信任
那人民將不再信任政府所言...
也非國家之福
2008-05-28 12:34 發佈
快雪 wrote:
首先,台灣少產石油只...(恕刪)


我沒看到引用那個經濟學也沒看到財政學
另外你確定環保人士都沒開車??
那我們的立委豬公,能不能快速立法燃料稅隨油徵收,使用者付費大家都知道,但為何不修正?
請教一下
什麼是偏低的價格,這要怎麼推算油價的高或低是適合的
差價3.9元,就是從偏低調到高嗎?
為什麼不是調整10元才是調高油價呢?

此外,你所謂偏低油價會導致高度消費
這裡的偏低油價是與同一市場上的競爭者比較
還是與國際市場上的油價相比

最後,市場機制是什麼,是自由競爭嗎?
但是油品的自由競爭似乎在台灣不存在
還是說是依照成本調整價格呢?
但是企業經營,也並非總是因為成本而調整價格
供需平衡嗎?但是台灣是兩間油品的寡佔市場,不管何時都是賣方市場


這裡是我比較看不懂的三點,實在是對經濟與財政不太了解,煩請解惑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快雪 wrote:
首先,台灣少產石油只...(恕刪)


你的意思是反正都要被蹂躪,所以派出平常壞事做比較多的人去受罪?(為了謀生不得己用油也是種罪?)
所以這樣比全部的人被蹂躪來得好? 可以選擇不被蹂躪嗎?

我怎麼只看到,政府為赤字負債及中油台電員工及公務員的福利,所以要從中油這支金雞母賺更多的錢來補洞?
油漲了,但是明顯的你我享受不到好處.但是公務體系的福利卻有所保障了.

另外,國庫補貼油價不要漲那麼多有什麼不好? 你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樣經濟就會硬著陸?為什麼有不公不義的推論?若提不出理論說明那你也只是人云亦云沒有說服力.

過去凍漲雖然國庫補貼,表面是全民幫用油者補貼不公平,但是起碼物價穩定,企業成本不致飛漲.唯一苦的只有公營企業及排擠其它預算而已.但人民的生活獲得一定的快樂指數. 所以到頭來納稅人還是快樂且容易生活的.有發生什麼經濟硬著陸的事情嗎? 新政府的經濟成長率我預估應該比不上舊政府.所以漲價政策就是為了拼經濟?我看搞跨經濟還比較快.

我看到的只有公營體系對民間體系的徹底反撲而已.廢人太多閒人太多,經濟只是個藉口.好處公營體系全拿,民間體系全民買單.

如果你就是公營體系者,我想你的詭辯我也不會意外.你們投了他當然要求他幫你們爭取福利.這點我想你們贏了.我認輸,可以嗎? 但我可不想聽那麼多的開脫之詞.
總歸一句.

公營體系已經贏了裡子.就別再死要面子.

更別再把凍漲抹黑成不公不義. 不要一天到晚發表<何不食肉糜>的寒心言論.

我的第1段論述:請參考經濟學中完整凱因思模型
第2段及第3段論述:請參考財政學中公共財及外部性理論及糾正策略

另外環保人士如果開車,那他就要負擔油價...
謝謝~
我真想知道那些何不食肉糜論者一年前兩年前對油價,對物價,對交通工具的論述
跟現在比較起來應該會很有趣

打擊囤積對付油蟲的論調就更是好笑了
敲鑼打鼓媒體上耍猴戲了半天,抓到什麼囤積的油蟲了嗎?
怎麼看都像是天母忠誠路火災燒死人是打119民眾的錯
這事情的翻版
嘎啦嘎啦 wrote:
那我們的立委豬公,能...(恕刪)


這各問題不應該問我吧...
應該去問立委才對...

其實稅法上這種不公不義的問題更多...
舉個例子:國中小教師不用繳綜合所得稅...

又能如何呢?立委不改就是不改....
難不成我說了算?
我覺得油價的高低是一種價值判斷
難論對錯
就像是否興建蘇花高
贊成或反對者....總能說出說服他人的論點
以我自己而言
本來是開車上班
昨天油價漲了
今天開始就騎機車
雖然還是污染環境的一份子
但量減少了
油價的高低還是可能會影響使用量
只可惜我上班的地方.....大眾捷運不便
更別說自行車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