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動機車例子就知道電動汽車必定失敗
因為車子主要只是用來移動工具,而且不是必需品,有燃油車,大綜運輸工具等可以取代。
不像當初發明電腦筆電或是最近幾年的手機,尤其手機基呼人手一機有的人還有兩三支,而且技術一直提升需要一直換新商品,汽車主要就是移動工具,你會因為其他功能更好每年一直買新車嗎。
燃油汽車剛發明時,汽車和車廠也沒有火爆。
原因很簡單這是高價品還有不是必需品的東西沒辦法有很大市場。
我成功預言比特幣是第一個泡沫已經破了。等者看我預言的第二的泡沫電動車。
試想為了提高能量密度把正負極(含銅鋁載板)電解質無所不用其極的壓輾在最小的體積內;後續處理將極其極其困難;幾年後這些炸彈誰來處理?200萬台/Year 10年後會產生多少炸彈?而且是持續年年產出
目前都說退役後能改做成儲能系統... 實際狀況是 現在能量密度假設是100Wh/kg
10年後電池產出價格降低不說 能量密度至少能達到500Wh/kg 甚至如果固態電池能成功商轉 1000wh/kg都不是難事..你花了錢找了地蓋了儲能電站...會不評估儲電成本哪個划算? 退一萬步想 儲能電站只是把問題再往後延個幾年 考量儲能capacity及安全性 遲早得把鋰電池模組再次退役....
PS 目前中韓電池廠商報價 都不含鋰電池報廢後處理費用;簡單來說賣出後就不甘它的事了
我就在想那些給買電動車提供補助的政府....幾年後車輛報廢 是不是要加收處理費
台灣目前不具備處理電池模組的能力也沒有有能力回收的廠商...
茶太 wrote:
從電動機車例子就知道電動汽車必定失敗
因為車子主要只是用來移動工具,而且不是必需品,有燃油車,大綜運輸工具等可以取代。
不像當初發明電腦筆電或是最近幾年的手機,尤其手機基呼人手一機有的人還有兩三支,而且技術一直提升需要一直換新商品,汽車主要就是移動工具,你會因為其他功能更好每年一直買新車嗎。
燃油汽車剛發明時,汽車和車廠也沒有火爆。
原因很簡單這是高價品還有不是必需品的東西沒辦法有很大市場。
我成功預言比特幣是第一個泡沫已經破了。等者看我預言的第二的泡沫電動車。
「好像」不是一年 ...
「好像」是兩年或三年?

喔 ...
因為 ...
外匯 ( 二手 ) 車,就是買(賣)兩年或三年的車

某年「好像」流行 C300 ...
不知道是不是改流行 C400 了 ...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