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友、東貝、恩得利 未如期繳財報恐下市

金管會證期局表示,三家上市櫃公司未能如期繳交第二季財報,包括:東貝、康友-KY及恩得利。(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昨天公布第2季財務報告狀況,共有3家上市櫃公司未能如期繳交財報,包括上市公司東貝、第一上市公司康友-KY及恩得利;其中,東貝、恩得利若未能在今年11月中旬前補繳財報,就必須要下市,至於康友-KY最後期限是明年3月。
證期局表示,東貝、恩得利在2019年、2020年第1季也沒有繳交財報,加上2020年第2季,等於有3本財報未如期申報,今年4月7日已被處以停止買賣;至於康友-KY,目前是2020年第2季財報1本沒交,於8月18日停止買賣。
那下市後的股票怎麼辦呢~~是不是就要變壁紙?
首先:
【下市】
下市,是指該公司之股票變回未上市股票,不再於交易所交易,一般大眾無法買賣其相關證券與股份,也就是該公司股票不再公開流通。下市後的股票雖不能在集中市場買賣,但投資人互相間仍可買賣,下市前融券放空的股票券商會要求補回。
下市可以分為兩種,自願下市與非自願下市。
一、 自願下市:公司主動提出下市,需先經過董事會開會,再召開股東會,且同意之董事或股東其持股須達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決議後再送主管機關,主管機關通過即可下市。如:竹商銀(被併)、友立資(被收購)等都是。
二、 非自願下市:可能因財務不好,淨值為負數而下市,或是公司暫停交易超過六個月,而自動終止上市。
項目 | 交易方式 |
公司上市 | 股票市場(集中市場)進行買賣 |
公司未上市 | 公司股票不能公開流通,只能靠投資人私底下自行找別人交易 |
2. 那公司為什麼要下市呢?
原因大概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自己自願下市的,另一種是被迫下市的。
公司上市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方便在集中市場籌措資金賺錢,
但公司要下市則是有千萬種理由,
有些公司不想再把公司內部的資訊公開讓大家審視;
有的公司是被收購變成其他公司的子公司,
有的公司則是經營不好,長期虧損,導致不得不下市。
項次 | 項目 | 例如 | 舉例公司 |
1 | 自願性 | 被收購、不想公開公司內部資訊等 | 日月光(2311)、矽品(2325)、萬泰銀行(2837) |
2 | 非自願性 | 財務狀況太差、淨值變成負數、公司暫停交易超過六個月等 | 華映(2475)、綠能(3519)、奕智博(5259) |
下市後有可能再上市嗎?
答案是可以,但很難!
下市之後要再上市,跟首次上市的條件一樣,
只要公司提出申請時的條件有符合上市的條件就可以了!
所有的公司要上市前,必須先登錄興櫃至少6個月的時間,
在看該公司的表現是否良好,才能再申請上市。
就算真的可以申請到上市好了,我們來看一下股票上市的條件,
光獲利能力這項就很難達到了,更別說其他條件也要跟著符合!
(因絕大多數公司會下市的原因,都是因為獲利能力不佳的緣故!)
種類 | 上市 |
設立年限 | 登記滿3年 |
實收資本額 | 新台幣6億元以上,且募集發行普通股股數達3000萬股以上。 |
獲利能力 | 其財務報告之稅前淨利符合下列標準之一,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決算無累積虧損者。 1.稅前淨利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最近2個會計年度均達6%以上。 2.稅前淨利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最近2個會計年度平均達6%以上, 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會計年度為佳。 3.稅前淨利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最近5個會計年度均達3%以上。 |
股權分散 | 記名股東人數在1000人以上,公司內部人及該等內部人持股逾50%之法人以外之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500人, 且其所持股份合計占發行股份總額20%以上或滿1000萬股者。 |
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