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前專頁有提過GG
445元的股價甚至超過真的就是過熱了
GG今年能賺19元其實是預測上緣區間
也就是樂觀情況
漲到466本益比已經來到25倍
可以試想GG現在的主力市場就是PC跟手機
手機端整個市場規模沒有改變過,同一塊餅頂多翻面煎它還是一樣大,要說4G轉變5G可以提高GG的毛利,但那也不會是可以讓GG 230元股價翻倍的原因
第二季獲利能夠暴衝,其實也就是加上去美化效應以及PC端遠端辦公需求增加,可以看到品牌端的微星跟技嘉的股價也都表現亮眼,第二季的GG可以說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
為什麼一個晶圓代工龍頭而且技術還可以輾壓其他國大廠,卻沒辦法拿到預估本益比25倍?
很大的原因是第二季的GG已經是吃到轉單效應、AMD崛起、Intel外包產能...等利多,這可以說是今年最好的情況了,此外就是"資本支出"
可以看到美股的蘋果、谷歌、微軟、Mastercard、Visa等高價科技股,本益比隨便25~40倍滿街都是,這些都是輕資產概念股,同時擁有低負債以及高現金水位的優良資產負債表
GG每年都要花非常高的資本支出同時也負擔了很多折舊費用,同樣的情況波音因為一時的逆風造成股價崩跌企業走在危險邊緣,也是因為波音是資本密集產業,同時也用了高負債的槓桿來做生意,這都是在評價上沒辦法給太高本益比的原因
不然同樣的技術層次跟規模,GG要是IC設計股,那還不飛上天啊?
因此,GG不是不能買,本益比過高、乖離大要迴避,股價若回到400元以下甚至是380元都還是能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