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努力存300萬頭期款還要被笑?

努力存300萬頭款還要被笑? 專家:世代的不公平
#租售 #買房 #租房 #300萬 #頭款 #世代 #資產分配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
現今國內房價高,導致許多年輕一代買房困難,也造成多人乾脆不買房,到底一定要買房?或租屋也不錯?每個人各有論點。有位民眾最近參加同學會時,跟同學分享自己想買房、也努力存到300萬頭期款,卻遭同學譏笑「幹嘛給自己這麼大壓力?好好拿薪水享受一下人生不好嗎?」

該民眾在網路分享這段同學會小插曲,表示自己今年30了,工作7年終於存到300萬頭期款,端午連假去參加大學同學會,討論到買房問題,有幾個租屋派的笑說,「人生苦短,幹嘛給自己這麼大壓力,好好拿薪水享受一下人生不好嗎?現在房價這麼高,租屋一樣啦,不如買台好車」。

原PO說,「自己就是不想住別人房子,工作幫別人繳貸款,老了還要看房東臉色,才會努力工作存錢,還被一群月薪 30k 的車貸月光族笑…」。有網友回應「買台好車,妹子坐在裡面眼睛都發亮,買屋誰知道」、「在地主與建商眼裡,你也只是個來接盤的人而已」。 薪資漲幅的確比不上房價漲幅,以一般受薪階級來說,尤其是年輕世代,要買房實在不易。房市專家胡偉良就曾指出,這是資產分配的世代不平等,1952年到1977年間出生的人,在房地產開始狂飆的起點(2003年)都已經是年紀26歲~51歲的青壯人士,也是買房的黃金年齡,「時勢造英雄」,加上房價還處在不高的階段,造成這世代人的資產收入優勢;這世代的人在買入房產,從職場退休後,還可以當包租公或包租婆,坐享資產增值的利益。 胡偉良分析,1977年之後出生的人,在房價起漲的2003年,年齡不到26歲,還不到買得起房的年齡,若不幸沒有在2009年之前完成買房,那麼勢必得為租屋、買房付出高昂的代價(房租與房價)。「這確實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只因為晚生,就得為生活付出高昂的代價。」畢竟,自2002年至2018年,台灣平均房價所得比已經漲了1.92倍,而此一期間,薪資卻幾乎凍漲。若再以最受高房價所苦的台北市為例,此期間,年輕人平均薪資漲幅只有14%,但房價所得比却從6.01倍漲到14.44倍,台灣年輕人的苦由此可知。 胡偉良建議,如果真想買房,也別太過絕望,仔細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收入、精打細算的存錢,以及想購買的地點與環境、房屋規格…等,量力而為,以這些為基礎尋找適合的房子,也有圓買房夢的機會。

原文網址: 努力存300萬頭款還要被笑? 專家:世代的不公平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3624264004.html
2020-07-02 15: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300萬
存夠本住養老院
300萬已經夠支付養老村入住的保証金且有剩
月付則看等級
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同事存了四百多萬,目前與她父母同住
在去年當成頭期款買了一戶約 1,400萬左右的房子
她笑稱萬一等三年後,本加利還貸款時負擔重了,若還不出貸款就得賣房了

同事沒有人笑她,多是鼓勵她堅持下去一定沒問題的!

任何人買房貸款,不偷不搶,自食其力,沒什麼好取笑的
而是笑的人本身才有問題
MBUSA wrote:
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同事(恕刪)
為什麼不買400-600萬的房子
菜包817 wrote:
努力存300萬頭款還(恕刪)


努力存錢買房誰會笑你,有點羞恥心的去撞牆都來不及了,我看只有網路上的酸民才會笑,笑完就繼續上網抓A片打手槍,第二天醒來還是沒馬子沒房子沒車子.
看你是要先苦後甘
還是先甘後苦
20年前買了房,無車,也不會開車,車位出租
現在全家住的很爽
要是當初買車50萬
每年還要停車費,稅金,洗車費,保險,保養,維修
現在變什麼
好啦
不要說以前,說現在
前年買套房100萬出租5000
剛好,社區有三人人買新車75萬
一個停外面,一個和我老婆租車位
你想幾年後會差多少?
菜包817 wrote:
努力存300萬頭款還(恕刪)

網路上酸宅很多
現實上魯廢宅更多
有目標就是好事
管那些魯廢宅幹什麼
懶人國 wrote:
為什麼不買400-6...(恕刪)

台中潭子應該算蛋白區了,大樓2房的都破700了,要買400-600可能要靠近山區了....
我2008之前買的,沒跟上那波的要買真的很困難(當初280買現在市價1000)。

不過現在買房跟投資那個划算就難說了,因為房租的報酬率好像不怎樣??
MBUSA wrote:
一位三十出頭的女同事(恕刪)


30出頭可以有400萬的存款,也算是天生神力了
繳完就換你笑他們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