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七月之前。本人19歲 爸爸不同意買。不過自己有在思考也有一筆錢是能先支付保費的,工作穩定。
想來想去,覺得穩穩的也不是不好也就小賺一點(六年一個月5000ok吧
想問大家對儲蓄險未來走向是怎麼樣的看法,
或是利率一直掉的話簽六年有沒有可能都沒法保本
否則透過宣告利率去計算報酬率,只是假議題罷了。
但才19歲...你要不要再跟爸爸討論看看再說?
儲蓄險可以買,但是請認清他的本質。
儲蓄險,其實沒有大眾們說的如此不堪。
反而他算是最容易理財的投資工具。
因為絕大部份的風險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儲蓄險的風險,主要在於自身的資金控管。
而非像股票、期貨,有眾多的不確定因素。
例如:國際趨勢、原物料漲幅、產業資訊
但也因為風險小易控管,自然報酬也會相對的小。
畢竟高報酬,高風險。 自古皆然。
再簡單一點的說,我建議先衡量下列幾點:
1.不求高報酬,只求不虧損
2.利息比銀行高
3.短時間內沒打算動他(建議最少6年)
如果不追求高報酬,只追求穩定。
那我歡迎你與我聯繫,我會建議你IRR高的保單。
但是建議優先考慮躉繳型保單,因為IRR才高。
若再將高保費折扣換算進去,其價值會更大。
另外,關於儲蓄險我是放在【所有保單】的最後一個順位。
我會建議各位有三個條件同時成立再做購買。
若三個條件未同時成立,那不如別買。
1.你保障做足
2.你戶頭有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3.年繳保費不會造成你太大負擔
這三點關係到你的解約率,若解約率低甚至沒有解約的可能性買了才會賺。
而儲蓄險只要提前解約必定虧損。
若有很高機率會提前解約(虧損),那你買儲蓄險用意何在?
不如拿去放銀行還比較實際。
怎樣算保障做足?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要以實際狀況來評估各風險的承擔能力,找到無法承受的風險,才能透過較少的保費來做好風險轉嫁。
不論是甚麼年齡,只要仍要透過工作來累積資產,都要避免因疾病或是意外事故的發生,
使得身體器官機能、肢體活動範圍發生問題,一旦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顧。
這對家庭經濟是相當大的傷害,更可能面臨因看護費用無力支付的慘況。
當無法再從事原先工作時,等同每月喪失原先工作收入。
再從看護費來看,每月需3萬元左右不等,還不包含固定消耗品以及生活上開銷的花費。
若失能10年代表將負擔數百萬元的經濟花費,這對於任何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害。
務必替自己投保【殘廢/殘扶險】做好殘廢風險的轉嫁。
煩請參閱此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殘扶、長照哪個好?
其次,當今癌症治療方式改變,新式治療技術的突破。
讓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下降,無須再以長期住院來接受治療。
然而健保大多不給付的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
單一療程就要將近十萬元的花費,整年下來花費至少要破百萬元!
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別再投保以癌症住院、手術為主的癌症險種。
這已經不適用現在醫療現況,最合適是【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
只要一旦確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整筆的保險金,那筆龐大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
最好要有200~3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如圖兩張一次性理賠的險種:

煩請參閱此篇:
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而投保醫療險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住院期間的醫療花費、薪資損失。
要有較好病房品質的升等病房之差額,來避免因多位病患產生交叉感染。
同時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式微創手術、雷射、注射、藥物治療,
很有可能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因此設備、材料費、藥品等其他各項費用,就需要額外自費。
雖然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要面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15~20萬以上的醫療額度才會安全。
更可以投保兩張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透過兩張實支的互補性,讓我們能有更完整的保障項目,
包含"門診手術雜費"這加分項目,將會更符合當今醫療需求的規劃。
煩請參閱此篇: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上)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下)
您是否已經成家生子、是否每月需奉養父母、有背負經濟負債或貸款呢?
當不同情況要背負責任也會不一樣,要透過實際情況來評估,
倘若有壽險保障的需求,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來做好階段性的保障,
避免當發生事故時,讓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
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0.33 wrote:
不過預定率是什麼我查了還不是很懂😅
嗯...所以要比對找哪間保險公司的儲蓄險預定率高這樣嗎
簡單的說預定利率就是固定,而宣告利率則是浮動。
既然數字不變,那計算出來的IRR就看你是否能接受來做投保的判斷。
在白話一點講,倘若你認為未來銀行利率不變甚至以後是負的,那你可以考慮投保;
倘若你認為未來銀行利率會回升且超過該張保單的利率,那就不要投保。
而至於你要選預定利率高的還是宣告利率高的沒有一定,我目前接觸到的保戶都有人買。
但我個人偏向選擇預定利率高的,至少他會在我們掌控之中。
只是預定利率多半不會比宣告利率漂亮就是。
當然,你也可以考慮買股票甚至期貨,這個我個人沒太多意見。
就像我前面所說的,購買儲蓄險沒辦法讓你大富大貴,股票或期貨才有可能。
本質上就是不同的東西,兩者做比較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比較多人投保的理由多半是想保本,且想比銀行利息高。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