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3年後因身體出狀況離開職場,幸好一直年薪都還算不錯,但20幾年來股票也輸了上千萬,
所以退休後也沒多少錢,勞工也只有百來萬退保金,自認命不長,選擇50歲一次領百多萬,想投資賺卡多.
一般最基本的Common sense,就是大家講的那些,把錢分幾等份,幾分之一放定存,幾分之一買績優定存股..等,
加上因為已無再入職場的能力及意願,沒有income了,所以也不太敢像以前一樣,80%全壓在股海裡,
所以8年來只做了以下最...最...最...保守的配置:
1.各100萬台幣左右各買澳幣定存3萬(約84萬台幣),RMB定存20萬(100萬台幣),美金定存3萬(90萬台幣)
2.三年多前川普當選前台股9200點左右,聽一堆理財專家說,大盤下跌照樣賺(youtube都有影片),
故大膽Show hand All-in 400萬買國泰台灣加權反一.
就這樣離開職場8年後的今天...,大家都知道,隨便買台積電or鴻海...等績優股,至少都會有百萬的穫利,
賺不了大錢吃肉,定存這麼多年應該也小賺喝個湯吧! 結果...如下慘述:
1.8年來最強的貨幣--> 就是台幣.
RMB 8年前買約1:5, 定存年利率約2~3%, 現在匯率1:4.1, 8年2~3%定存利息VS匯率賠近20% = 0
美金 8年前跟現在匯率差不多,近2年年利率約2%,小賺一點點零頭
澳幣 8年前買約1:28.5, 定存年利率從3%降到1%,現在匯率1:19, 8年定存利息VS匯率賠近40% = -34萬
3年前銀行理專不段遊說:反正利率崩跌那麼多了,不如買澳幣房貸基金,每年約有6%利息...,
銀行理專沒說的是...一發利息,本金就跟著縮減,3年來獲利從沒超過定存.
最慘的是,今年疫情基金本金一季就跌了30%,股市回暖,基金仍跌25%,再賠8000多澳幣 = -16萬
只是換個澳幣放個定存84萬台幣,竟然賠了50萬,同時也聽說買南非幣也一樣慘,利息高的都要小心.
2.除了川普當選當天道瓊大跌700點讓我賺了約10萬元,接著道瓊就一路從16000漲到快30000點,
台股當然也跟著從9200點漲到12000多點,漲3000點我的200張反一ETF照道理應該賠60萬上下,
沒想到放愈久才愈發現事有蹊蹺,同樣的大盤漲跌幅,反一怎麼都跌多漲少?? 同樣大盤放愈久賠愈多.
仔細爬文研究後才發現驚天大陷阱,原來買反一ETF每週每月每年都會不斷的扣一些費用,
什麼1%管理費,什麼每幾週就一次的期貨轉倉費,最多的是台股年平均殖利率4%都會算進去,
觀察3年多,大盤指數不變的話,每年會賠掉約8%,也就是我買400萬,大盤都不動,每年我也會損失32萬.
恐不恐怖!!這些在那些什麼理財專家的Youtube裡"當時"都沒有告訴你有這些驚人費用,近期才有補說明.
3年多前18塊多買200張(當然還有買道瓊反一),現在11塊多,足足賠了140萬.
以上,退休8年來只買一個84台幣的澳幣定存,及買一支"台灣加權反一"的ETF股票,
就讓我把勞保一次領退保金172萬全部賠光還不夠,本來還想早領早賺息的,有人比我更慘嗎?
以上,主要是要分享這慘痛經驗,不要以為錢放定存,股票不賣就沒事,處處陷阱一樣賠光你的棺材本.
追蹤指數跟油之類的
虧錢學到了些知識經驗
內扣費用 淨值 溢價等等

看一下油正2 etf 溢價快400%


外幣定存會有匯差問題 也是會虧錢
月配息基金 也不保本 也會虧錢
梭哈 歐印 eTF 每年也會內扣費用淨值
所以三種都有機率虧錢

話說存股什麼的
聽說投資理財有賺有賠
-------------------------------------
可是
我買股票/ETF穩賠不賺
不投資理財 財不離你

股票買就跌.賣就漲停損就噴漲
股市在走賺錢沒有 虧錢緊跟著我
買股票不要想賺多少錢
要想會虧掉多少錢
konling wrote:
工作23年後因身體出狀況離開職場,幸好一直年薪都還算不錯,但20幾年來股票也輸了上千萬,
所以退休後也沒多少錢,勞工也只有百來萬退保金,自認命不長,選擇50歲一次領百多萬,想投資賺卡多.
一般最基本的Common sense,就是大家講的那些,把錢分幾等份,幾分之一放定存,幾分之一買績優定存股..等,
加上因為已無再入職場的能力及意願,沒有income了,所以也不太敢像以前一樣,80%全壓在股海裡,
所以8年來只做了以下最...最...最...保守的配置:
1.各100萬台幣左右各買澳幣定存3萬(約84萬台幣),RMB定存20萬(100萬台幣),美金定存3萬(90萬台幣)
2.三年多前川普當選前台股9200點左右,聽一堆理財專家說,大盤下跌照樣賺(youtube都有影片),
故大膽Show hand All-in 400萬買國泰台灣加權反一.
就這樣離開職場8年後的今天...,大家都知道,隨便買台積電or鴻海...等績優股,至少都會有百萬的穫利,
賺不了大錢吃肉,定存這麼多年應該也小賺喝個湯吧! 結果...如下慘述:
1.8年來最強的貨幣--> 就是台幣.
RMB 8年前買約1:5, 定存年利率約2~3%, 現在匯率1:4.1, 8年2~3%定存利息VS匯率賠近20% = 0
美金 8年前跟現在匯率差不多,近2年年利率約2%,小賺一點點零頭
澳幣 8年前買約1:28.5, 定存年利率從3%降到1%,現在匯率1:19, 8年定存利息VS匯率賠近40% = -34萬
3年前銀行理專不段遊說:反正利率崩跌那麼多了,不如買澳幣房貸基金,每年約有6%利息...,
銀行理專沒說的是...一發利息,本金就跟著縮減,3年來獲利從沒超過定存.
最慘的是,今年疫情基金本金一季就跌了30%,股市回暖,基金仍跌25%,再賠8000多澳幣 = -16萬
只是換個澳幣放個定存84萬台幣,竟然賠了50萬,同時也聽說買南非幣也一樣慘,利息高的都要小心.
2.除了川普當選當天道瓊大跌700點讓我賺了約10萬元,接著道瓊就一路從16000漲到快30000點,
台股當然也跟著從9200點漲到12000多點,漲3000點我的200張反一ETF照道理應該賠60萬上下,
沒想到放愈久才愈發現事有蹊蹺,同樣的大盤漲跌幅,反一怎麼都跌多漲少?? 同樣大盤放愈久賠愈多.
仔細爬文研究後才發現驚天大陷阱,原來買反一ETF每週每月每年都會不斷的扣一些費用,
什麼1%管理費,什麼每幾週就一次的期貨轉倉費,最多的是台股年平均殖利率4%都會算進去,
觀察3年多,大盤指數不變的話,每年會賠掉約8%,也就是我買400萬,大盤都不動,每年我也會損失32萬.
恐不恐怖!!這些在那些什麼理財專家的Youtube裡"當時"都沒有告訴你有這些驚人費用,近期才有補說明.
3年多前18塊多買200張(當然還有買道瓊反一),現在11塊多,足足賠了140萬.
以上,退休8年來只買一個84台幣的澳幣定存,及買一支"台灣加權反一"的ETF股票,
就讓我把勞保一次領退保金172萬全部賠光還不夠,本來還想早領早賺息的,有人比我更慘嗎?
以上,主要是要分享這慘痛經驗,不要以為錢放定存,股票不賣就沒事,處處陷阱一樣賠光你的棺材本.
(恕刪)
400萬買國泰加權反一

========================================================
本日最中肯
外幣定存會有匯率變動的風險 !
此外大大有沒有發現存股的隱含風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