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個人的身價比喻成一間公司,就等同於在檢視公司財報中的資產負債表,它相當於一間公司的防禦能力,所以從資產負債表中可以看出公司目前擁有那些資產(現金、應收帳款、土地、工廠…)有哪些負債(銀行貸款、應付帳款…)
而就個人來說要計算資產跟負債就相對單純許多,要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最快速的方法便是知道自己的身價有多少,本篇會說明個人身價要如何計算
公司來做比喻,簡單來說公司擁有的東西就是資產,公司欠別人的東西就是負債。而公司的股東權益=資產-負債
好的資產負債表能有助於公司長遠的經營,不會在短時間受到債務或者經濟的影響,讓公司的發展跟經營受到衝擊。而就個人也是一樣,一個人的身價計算方式=個人資產-個人負債
那到底要如何辦別什麼是資產跟負債呢?比如購買的房子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如果根據非常有名的理財書籍富爸爸窮爸爸當中所說,房子是自助需要付貸款就是負債,房子出租後租金收入大於房貸就是資產。沒關係後面依依拆解告訴你
身價的算法就是(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身價
那計算出身價之後到底何謂好或不好?其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當然身價為正,數字越大代表你理財得當。如果身價一直都是負的,那代表你的收支肯定出了問題需要好好思考
個人資產-個人負債<0
也就是上述說的身價為負,如果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首要思考的是要如何提高收入(也就是資產)。因為假設收入一直維持30K,就台灣現在的房價跟消費水準,真的在怎麼努力存錢也很難讓身價為正
所以現階段最好的方法就是投資自己的腦袋,讓自己能在工作上得到升遷,甚至創造協槓多元收入或是投資收入等,在現在資訊發達的網路時代,不怕你學習只怕你不認真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0
流動的意思代表是短期的收入或支出,如果長期為負就要去了解自己的花費來源是什麼,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是否能節省、網路購物輕鬆使用信用卡下單是否要思考其必要?
網路上有很多記帳或控管支出的技巧,像是分類不同的支出帳戶、信封袋理財法等等,在做任何消費前要先思考甚麼是需要甚麼是想要,以免每個月都成月光族
詳細流動非流動資產負債是什麼可以看此篇文章
https://www.samchoulove.com/net-asset-calculation/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