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2020又有一波健康引起的金融危機。FED照慣例撒錢。撒更多,是2009的4倍多,而且未來可能還不止。
截至目前為止,成果還好。股市頗有回升。
有很多國際知名的投行,紛紛預言不會再跌了。
現在來說一下個人的分析。
2009年的金融危機,是槓桿倍數開太大。優質商品大賣,次級貨色被包裝後也大賣。
B是A的延伸,C是B的延伸,怕還有D和E。銀行體系一下子沒辦法適應那個錯綜複雜的體系。裏頭有Bug,但是沒有人在乎。
所以一出錯就整個金融大亂。危機出在金融體系,不在消費者。當時消費能力和習慣是持續增長的。
所以撒錢正中病因,讓金融界先度過難關,再慢慢抓出Bug改善。
那這一次和2009相同嗎?
這一次的問題不在金融。這一次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未來會徹底改變。
以前好比一家賣生食的餐廳,因為店主胡亂投資,造成資金一時短缺,並不是東西變不好吃。這時候只要有紓困,立刻可以回到榮景。
但是,這一次好比一場瘟疫後讓消費者不再熱衷生食。這時候,貸給這家店再多的錢都難以回天。
人與人的距離拉遠了。
人與人接觸的時間變短了。
豪飲豪食變少了,外出逛街也變少了。
消費是一種情緒,當情緒沒了高亢,消費金額就會下降,造成經濟循環變慢。
當經濟循環慢下來,各行各業的營收相對減少。多數人的收入也就減少。
如此會有一段不短的時間,經濟的循環將越轉越慢,越轉越慢。進入惡性循環。
雖說人類是善忘的,但是台灣並沒有忘記17年前的SARS。
這也是台灣這次抗疫能繳出好成績的原因。
台灣或許這一次沒很痛;但是全世界都很痛。這個陰影會改變消費習慣,怕10年內都難以消除。
所以個人認為,即便未來幾周股市完全拉回,經濟不會因為缺資金而崩跌;但是將來5年之內,經濟圈還是會因為越轉越慢而進入長期緩跌的狀況。
至於股市會不會隨經濟下修,這不是個人能預測的。但個人會依循較合理的方向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