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銀行爆理專弊案 A民眾血汗錢逾4.59億元

鏡周刊

今年以來屢見理專A錢的案例,截至9月底,已經有10家銀行爆發理專挪用盜領客戶資金案,而異常挪用及異常往來資金更高達4億5913萬元。到底理專是用什麼樣的話術與做法,讓民眾受騙上當?民眾又該如何自保?

「我銀行原本有一千多萬存款,結果現在只剩幾百塊,全被理專盜領走了。」蔡小姐氣到發抖地說,沒想到平時貼心服務的理專竟是存款小偷。「我們相處就像朋友,我請她幫忙把投資贖回轉定存,不疑有他地把存摺、印章交出去,但她卻將我的定存解約,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

另一位受害者林先生感歎:「我聽理專勸告把基金轉定存,沒多久發現帳簿怪怪的。原本去銀行給理專刷簿子時,基金的配息收入都是用電腦打出來的,但後來卻變成手寫。」林先生搖頭說,當他質疑時,理專還義正嚴詞的說,是公司規定改成手寫,「但每次請她刷簿子時,她都避開我跑到別處。後來才知那筆投資根本沒轉成定存,而是被她領走了。」

相較去年僅發生2起理專盜領弊案,今年卻是連環爆,已有10家銀行出現相關案件。金管會也開鍘,大舉罰款8家銀行,希望銀行自律清理門戶。

銀行高層分析會生起盜領歹念,多半是理專遭遇財務問題,「有些人融資做股票、期貨,槓桿玩很大,但近年行情不好做,結果投資失利負債累累,被逼急了就鋌而走險。」

曾擔任銀行理財專員的基金達人Jim男分析,通常不肖理專能夠輕易盜領客戶資產,不外乎取得對方存摺、印章、網路銀行密碼。然而,這些資料理應由當事人保管,怎麼會落入理專手中呢?














顧立雄主委,請解決這個問題
2019-11-23 7:12 發佈
截至今年9月底,已經有10家銀行爆發理專挪用盜領客戶資金案,而異常挪用及往來資金更高達4億5913萬元。巧立名目取得客戶資料,對理專來說並不難,也因此消費者更應該了解理專可能做法求自保。

我銀行原本有一千多萬存款,結果現在只剩幾百塊,全被理專盜領走了。」蔡小姐氣到發抖地說,沒想到平時貼心服務的理專竟是存款小偷。「我們相處就像朋友,我請她幫忙把投資贖回轉定存,不疑有他地把存摺、印章交出去,但她卻將我的定存解約,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

雖然理專為達到業績必須跟客戶搏感情,但有時風險是客戶自攬的。「有些高資產客戶因工作繁忙,怕錯過投資時點,乾脆直接將密碼交出去,或是簽好取款憑條要理專直接操盤。」一位不具名理專透露,像這種情形一旦賺錢大家都開心,若是虧損難免會鬧翻。

「理專代客操作是違法的,銀行稽核定期抽查抽屜早已不管用,現在都把已簽名的空白單藏在車裡。」曾擔任銀行理財專員的基金達人Jim男說出這個圈子不能說的秘密,他提醒大家,即使親赴銀行辦事也要小心,「不要理專說什麼就簽名,銀行表單太多,光是投資基金就有申購單、轉換單、贖回單…有時根本不清楚自己簽了什麼。結果原本只是要轉換投資標的卻簽成贖回單,錢就這樣被領走了。」

「投資心態要正確,千萬別要求理專幫你操盤,這是違法行為。」Jim男語重心長的說,不管是個人懶惰還是理專操守問題,存摺、印章、密碼就是不能交出去。
一旦賺錢大家都開心,若是虧損難免會鬧翻。
太棒了~真的是好消息~台灣民眾大多數本來就是沒有辨別是非對錯善惡的能力~看到這個新聞真是高興
30公分 wrote:
「我們相處就像朋友,我請她幫忙把投資贖回轉定存,不疑有他地把存摺、印章交出去,但她卻將我的定存解約,把錢放進自己的口袋。」


這種情況顧立雄說什麼都沒用吧...


印章、存摺交出去還指望什麼?
比起去年只爆發2件理專挪用盜領客戶資金案,今年卻是連環爆,截至9月底,已經有10家銀行被點名。仔細分析不肖理專能夠輕易盜領客戶資產,不外乎是取得對方存摺、印章、網路銀行密碼。然而,這些資料理應由當事人保管,怎麼會落入理專手中呢?

「不是我貪心!我只是單純買個債券基金,沒想到一千多萬就這樣被騙走了。」洪先生悲憤地說,當初他聽從理專推薦投資保本固定收益債權商品,「號稱每年有8%利息可領,理專說要幫我開戶,要我先把錢匯到指定戶頭。前幾個月還有穩定利息收入,直到有天錢沒再進來,我才發現出問題。」

Jim男分析:「高配息、保本、後收型沒有手續費,都是投資人很愛聽的話術,往往以為很好賺就忽略掉它潛在的風險。」這種隱惡揚善的銷售手法,也成為詐騙的手段。

「打出保本、高配息,很多人都會上當,你要他的利、他要你的本,這就是典型的馬多夫騙局。」可道律師事務所律師吳存富解釋,理專拿走你的本金,再每個月給你一點利息,但根本沒有買任何商品,等有天沒錢支付利息時就東窗事發了。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有些被害人把所有的積蓄都押在同一投資商品,出問題時就得不償失。」吳存富認為投資不僅要分散風險之外,不懂的商品更不要隨意投資。「曾經有中研院院士因投資境外商品鬧出糾紛,打官司時法官認定他是高知識份子,對於金融商品的風險控制能力應該要很好,結果判定下來對他很不利,當年的連動債很多都有這樣的問題。」

類似案件也發生在購買保險商品上,「當初理專推銷我買投資型保單,我給他現金請他幫忙辦理開戶,我是真的有拿到保單,但卻是假的。」姜小姐無奈地說,去銀行才發現根本就沒有賣這項保險商品,錢也就不翼而飛了。

許多人貪圖方便懶得進銀行便委託理專辦理,也因而形成弊端。不具名的理專私下表示雖然現在外收業務都必須由主管錄音,但因為要喬雙方的時間,客戶也會又嫌麻煩,「理專擔心業績泡湯所以都會偷偷通融客戶。」
我家長輩聽了理專的推銷買了一張美元保單,但必須要先將台幣換成美金才行,理專建議用網路銀行換匯較划算,不過長輩根本不會用網路銀行,於是就請理專辦理,密碼就到理專手中了。」劉小姐表示,還好理專沒有動歪腦筋,「不過我們發現時也是很訝異,趕快請長輩把密碼改了。」

曾擔任理專的基金達人Jim男更揭密,有些理專會打著銀行員工換匯較划算的口號暗地裡交易。「客戶直接拿現金給理專換匯再購買保單,但不肖理專是拿了錢後就放進自己的帳戶,根本沒有換匯這件事。」

「甚至還有理專直接把錢匯到海外帳戶,這種都很難追回來,即使有司法互助也相當耗時。」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評議處長陳豐年表示,不管跟理專交情多好,銀行密碼就是不能交出去,「當理專可以自由進出你的帳戶時,他不用一次捲款逃跑,而是小筆金額的慢慢放進自己口袋。」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