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EMI:半導體設備今年估減10.5% 2021年可望創新高

2019-09-30 23:02 發佈
01sitter wrote:
台積公司和格芯宣布透...(恕刪)

有專利不一定有能力去生產,有能力生產不一定有高良率,格芯縱然有未來專利授權,也不一定有能力去生產七奈米以下的產品,而且台積電未來授權條件為何?有無限制?這個單就雙方聲明是看不出來了,台積電的法務部門沒有那麼弱。
格芯贏得的只有名氣
實質上沒贏任何東西
格芯都已經說不往先進製程燒錢了,授權給你只是不告你,又不是教你怎麼做
很歡迎格芯衝N5 N3啊,應該沒幾年錢就燒光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三星有意收購格芯,萬一真的成交,台積電未來十年將陷入專利危機!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反擊對手格芯(GlobalFoundries)的侵權訴訟終於和解,但專利業界專家卻看法偏向長空,台灣智慧資本執行長張智為表示:「台積電交叉授權格芯未來十年申請的半導體技術專利,短期來看台積電因此免於訴訟,省下至多上千萬美金的訴訟律師費,但長期解讀,營運資金陷入困境的格芯在這場授權和解局卻是真正的大贏家,不但可能一次性收取台積電三、四千萬甚至幾個億美金的授權金,還能提高自身市場估值,未來格芯若放棄上市,待價而沽,擁有台積電未來十年專利授權,身價高個 1.5 到 2 倍都不是問題,業界從前幾個月就一直盛傳三星有意收購格芯,萬一真的成交,三星產品未來用格芯品牌出貨,台積電未來十年,可能陷入重重專利危機。」
格芯取得台積電的交叉授權,成為專利爭議中的最大贏家

張智為以過去 15 年服務蘋果、微軟、高通等國際品牌客戶的經驗推估,專利交叉授權一般來說不是雙方都無條件、免費的佛心狀況,可以觀察後續發布內容,如果沒有提及「完全免費授權 non-fee-based cross license」,付費方應該會是台積電,金額大小推估小則 3 到 4 千萬美金,大則幾億美金,而且從「金額大小」還可以看出來背後的意涵,如果僅僅幾千萬美金,代表專利交叉授權的限制範圍較小,萬一轉賣給三星等競爭對手,買方透過格芯品牌來進行出貨可能性高,對台積電將造成威脅,但若金額上億美金,則代表台積電用資產限縮格芯交叉授權範圍,也許限制內容即被競爭對手收購後,喪失交叉授權權利亦有可能,對台積電後續風險較小。

不過,台積電在這次訟戰當中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和解,也是業界非常意外的,張智為表示過往專利訴訟短則半年一年,長則拖個幾年、耗日廢時都有碰過,台積電這次僅僅花不到三個月就達成和解,在業界標準是光速處理。

至於格芯,整體專利資產戰操盤相當亮眼,張智為認為,格芯從點線面表現都可圈可點,第一步是去年將全面「專利軍團」在美國銀行質押融資貸款換現金,第二再用其中比較強的專利組合約二十件,當「陣前武將」對台積電訴訟叫囂,最後在和解條件中得到台積電目前手上所有專利的交叉授權,還贏得未來十年新申請專利的交叉授權,相當於獲得帳面上的大補丸,這次的和解案可以當作國際專利戰「以小博大」的教戰範本。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9/10/29/tsmc-globalfoundries-dispute/?fbclid=IwAR3gOoiAb5ifk210CGMUJq4Iofw4EecWlMZEa_LSptRbColKSaT31PlfVh4
胡不扯 wrote:
三星有意收購格芯,萬...(恕刪)

格芯買IBM的專利,當然可以再授權台積電使用,IIBM無法限制售出的專利權使用範圍。
但是格芯僅是從台積電獲得專利的使用權,不一定能轉讓第三人,三星縱然買下格芯,也不一定能據此使用。
最後終究還是要看台積跟格芯雙方和解契約的條件內容如何約定。
但是當大部分人都知道三星可能買下格芯時,台積電的法務部門及美國高價聘僱的大型法律事務所的專業律師群,會笨到不去針對此點做規範,我想應該不至於。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