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36歲,我老公年薪110萬,我年薪70萬,目前老公的房貸有175萬(還沒認識老公時就買了)所以我沒幫房付他的房貸,我存款約270萬,我們沒有小孩。我們算如果要60歲能退休兩人存款加起來至少要2800萬存款(医療費用500萬,通貨膨脹800萬,兩人一年開銷50萬,活到90歲,要1500萬),等於我們一年就要存100萬,現在保險費平均一個月共約7千5,所得稅一年24000,房貸一個月兩萬多,管理費一個月3500,手機兩人共800,汽車保險跟稅加油錢跟保養一年60000(我嫁到外縣市常會回娘家),一年旅遊一次預算8萬元,出國一次含國內(我們工作壓力都很大,需要放鬆),過年給長輩的紅包共五萬,網路加第四台1100,水電瓦斯1600(含公用電費),我們一年要存100萬,大部份吃路邊攤或自己煮,有時會吃餐廳,如果小孩生出來給托嬰中心帶要一個月要2萬,加上保險跟小孩使用的開銷1萬元,所以不敢生
謝謝大家給我這麼多意見,我跟我老公工作都很累,回家不知有沒有力氣帶小孩,公婆父母都在外縣市不能幫忙帶,我更不可能辭掉工作因為就少一份薪水,我還是好猶豫薪水與生小孩無關,但跟教育費有關。
單薪家庭,也有辦法養小孩,有人雙薪兩人三萬也養小孩。
你在乎的是永生,而不是在乎想要養小孩的觀念。
養小孩是要錢沒錯,養到15歲可以請他自己申請學貸,自給自足。
其實就是0~15歲這段時間所要的花費
也可以紀錄生小孩到養到他長大所有花費都記錄下來列收據
小孩長大時,請他攤還這些費用,這樣你就不會影響你得永生太多。
他出世也是他選擇到這個家庭這個軀體。
如果剛好因為身體因素或調理關係,生出很花錢的小孩(就是要一直看醫生)
還找不到原因,這些醫藥費要列收據密封保存請小孩長大工作努力攤還。
想這麼多就是找方法去解決你所擔憂的問題
你擔憂的是錢,那你將把所有在養小孩過程中
育嬰時/吃飯開銷/玩樂/開銷/教育開銷
一一都開收據用密封袋保存。
相信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安享晚年
由你提供的開支內容來看,賺多也花多,如你說的,壓力大需要紓壓
小孩是看你怎麼養?? 想栽培勢必就是要花錢
不栽培只教育品德只是極大的機率成為未來的勞動階層而已
你所謂的根本不能生小孩是指擔心消費太高??
如只有養,不栽培,相信我,成本不大,一定是你負擔的起
我年薪70,老婆年薪35
養兩個小孩,現在一個小三,一個小一
最痛苦的日子就是小孩1~5歲的照顧,上幼兒園就是燃燒新台幣的開始,上國小輕鬆一點
重點不是你根本不能生小孩,而是看你"怎麼養"
由你的內文來看相信你是很注重未來老年規劃的
勢必就是要準備一大筆錢
我今年30歲,兩個小孩也有一定年紀了
有小孩後未來目標我個人是以孩子為主
不要成為下流老人就好
但也是因為有小孩,存錢速度慢下來
自己也評估過
我45歲,老大23歲,老二22歲
已經是完全可以自主經濟獨立的年紀甚至更早20歲就可以了
因為有了小孩,我的未來積蓄累積速度也受到影響
估算以目前的存錢速度,有個5%投報率的標的
一年被動收入也有40~50萬,夠夫妻過一般生活了
再打個零工渡時間,用基本工資70%去算好了
一個月也有16K
想要生小孩就降低自己的未來目標吧
除非你可以賺更多錢來維持你的儲蓄目標,又可以生小孩不影響計劃
我自己當初如果不生小孩,也是爽爽過
夫妻兩人賺的大部分都可以存起來(物質慾望低)
我和我老婆
出社會到現在20幾年了,二人都是最底工資,我麼有二個小孩
現在國二和小五
一人負責一位小朋友
我負責大的生活費和自己
吃飯,水電,手機,學費,補習班,勞健保,管理費,房屋稅等二人一年費用是25萬上下
您隨便一人薪資就完勝我麼合起來了
我已二年沒做,不想做了,存款幾乎是零
不過我麼房貸早繳完
我是靠每月的自動收入
一年差不多24萬生活的
老婆還在做,也是最低工資,無存款有股票,房屋
打算再一兩年不做了,也要靠被動收入
二人被動收入合起來絕對50萬不到
存款0
我麼沒繳所得稅還可以退稅,因為領股息可退稅
至於保險,我終生保險已繳完,老婆也是終生的再二年就繳完
這是我麼的規劃
這樣有沒有安慰到您
所以您想太多了吧
板橋小涵 wrote:
我們都是36歲,我老...(恕刪)
我們都是36歲
----快趕工生 再慢是遺憾
我老公年薪110萬,我年薪70萬
---跟我家一樣薪資
但多你80萬以上的”股息配息收入”
我不留大筆存款現金 自己永遠只有約20萬現金
目前老公的房貸有175萬
---他自付OK的 因為你想的是他的名字
生了 換房就沒這顧忌了
我存款約270萬
---存款太多 沒股票 沒基金 沒得退稅
家總所得多你80幾萬 我退稅1.4萬
你180萬卻繳稅2.4萬。
我們算如果要60歲能退休兩人”存款“加起來至少要2800萬存款
---做到死 然後財產給家人爽?
我50就準備退了 我自己資產目前800萬 每年股息跟基金息約80萬
現在保險費平均一個月共約7千5
--- 一人年約 4萬 這OK 我家4口保費破30萬 光老婆就20萬 自認理財...
所得稅一年24000
---沒股票 只有薪資跟存款 就是繳稅囉
股票要買在5%稅的一方 才有抵減或退稅
管理費一個月3500,手機兩人共800,一年旅遊一次預算8萬元,出國一次含國內(我們工作壓力都很大,需要放鬆),過年給長輩的紅包共五萬
--這OK
網路加第四台1100
---網路沒玩遊戲 就停了 用手機USB給電腦網路用
第四台停掉 淘寶買約3000台幣電視
盒...你不會再懷念第四台的...
我們一年要存100萬
---請10月到2月分散挑存股買 別存現金了 連買2年試試吧 第3年再回顧
買..找定存股那樓資訊很多
大部份吃路邊攤或自己煮,有時會吃餐廳,如果小孩生出來給托嬰中心帶要一個月要2萬,加上保險跟小孩使用的開銷1萬元,所以不敢生
---我固定月初領2萬 月底領2萬
家零用金剩不到2000時 再補2萬
但我賺的錢幾乎都存起來...買股票 買月配基金
股票讓你領股息兼抵稅甚至退稅
月配基金就是單純月現金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