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黑心儲蓄險陰謀論?

現在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儲蓄保險利率很低,都說要是20 30 年前有買那個儲蓄險的話就好了,因為那時候利率比較高! 但是我要說一個重點!!!

 一個陰謀論!! 雖然20 30 年前,那時候保險固定利率比較高 7% 6% ! 但是不要忘記了那時候的物價很低!房價很便宜! 保險公司就是利用你們這些人的錢,拿去炒房地產和買海外債券套利! 你們而忽略通貨膨脹率!!!如果你們當時有買那些保險的人 ,現在應該已經開始領它的生存保險金! 應該都是6 or 7% 表面上看起來很多實際上你們卻很少,因為你買東西的購買力減少了被通膨給吃掉了!想一想20 30年前 一顆茶葉蛋多少錢!一碗滷肉飯多少錢!一間房子多少錢!! 物價水準已經超越薪資水準了! 你們當初拿去買儲蓄險的錢,保險公司都拿來炒房地產和買海外債券來套利!!!利用保戶的錢來錢滾錢!借力使力算蠻高桿的! 如果閉鎖期還沒滿你們解約拿回來的錢就會虧很多! 等於把你綁死了!
這段時間這些錢就只有保險公司可以用!!

例如它把你們保戶的錢拿來蓋一個xx百貨公司 然後每一層裡面,再分成好幾個專櫃再用高租金出租
 你們拿到的生存保險金就是這樣來的! 當你們要急用錢要把錢拿回來的時候,或者是保險金滿期的時候,你拿回來的錢已經不是以前的錢了! 因為你的錢購買力已經被通貨膨脹給吃掉了!!


想一想20 30 年前的100萬 和現在的100萬購買力一樣嗎!!都被人家利用完了! 物價漲了多少!?


 現在想一想,如果有人叫你來買保險,我們就買壽險和醫療險,基本保障型之類的就好。
不要買儲蓄險!!而且有些壽險和保障型的保險都有一年一約的,如果預算不夠的人可以考慮買一年一約定期保險,因為很便宜!! 可以問問你們的壽險業務員有沒有一年一約的!就知道他們會不會老實跟你講!就知道他們有沒有良心!!
有些業務員還是要慎選有些根本就是以業績和佣金爲考良!根本沒有從客戶的出發點出發!

另外!千萬千萬千萬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千萬不要去買而外的(儲蓄險)!!


投資理財還是要自己做功課不要盲目買一些人家叫你買的東西! 
2019-08-28 18:29 發佈
一般俗稱儲蓄險是所謂增額終身壽險,
這東西不是不能買,而是買的目的跟方向要正確,
如果真的懂資產傳承跟安排,就會知道保險是很好的工具
別忽略 經營保險公司旗下 自身 的也有開一堆 銀行 分行 那種多管道的投資 也可是狠殺的 2邊多頭賺 獨樂樂
現在利率那麼低,保費也很貴,根本就不適合買
卡夫羅特 wrote:
現在很多人都說現在的...(恕刪)


其實沒有甚麼陰謀不陰謀。

有話題的時候(澳幣、南非幣....),每一家都在賣。(銀行、壽險、郵局...)

熱潮過了就退燒了,只是變成長年期,解約也不是,不解約也不是。
說的沒錯! 
okkungfu wrote:
別忽略 經營保險公司...(恕刪)
但是有些東西還要去問會計師和稅務法規吧! 要注意國稅局實質課稅原則!資產傳承不是那些以壽險業務員說的算! 如果有人跟你講可以保證資產傳承不會課稅!請你把壽險業物員講的那些話給錄音下來!去金管會檢舉! 
stdjb wrote:
一般俗稱儲蓄險是所謂...(恕刪)
利息所得免稅免健保稅 光這就很有吸引力了 金流夠的話 房貸多的錢先不還拿來套利都有空間 房貸的那部分利息還能再抵稅 難道繳30% 40%稅給魯蛇們領租屋補助?????
利息所得免稅免健保稅+1。有錢人財務規劃遺產分配+1。
保險利率一直都優於定存利率一點點
民國87年, 一年期定存利率5.44%, 增額壽險固定利率約6~7%
民國107年, 一年期定存利率1.04%, 變額年金險宣告利率約1.7~2.7%
民國90年, 利率狂降, 保險公司眼看不對勁, 紛紛改大力推變額年金險

陰謀論? 其實這只是有錢人的資產配置一部份
民國87年投保, 一年存2萬, 20年存40萬, 之後每年領近3萬, 能不讓人羨慕?
20歲開始存, 40歲開始領, 活到80歲, 總共領40*3=120萬
歷年平均經常性薪資(不含年終及獎金), 民國87年38000元, 民國107年42000, 有差很多嗎? 沒有。
保險公司拿40萬, 以前投資賺10%的商品很容易, 現在投資賺5%的商品很困難(人壽業現在平均投資獲利率約4.x%), 但以前那些固定利率的保戶卻開始領6~7%的年金, 保險公司會不吐血?
至於說資產配置
老了才幫自己或小孩保年金險, 不幸過世可能會被課稅, 若小孩還小時就每年投入, 等他大學畢業時, 近5000萬的資產, 每年還能生出比當年定存高一咪咪的利息錢, 至少一輩子餓不死, 算穩定的類現金資產配置?
不需把保險業妖魔化, 因為定存存銀行, 銀行一樣把這筆錢拿去放貸或投資, 創造收入, 才能付得出給客戶的利息錢

以通膨論, 民國87年至今每年通膨平均不到2%(食品類可能通膨每年10%, 但電子等其它類可能每年負8%, 平均年通膨2%), 20年無條件進位算通膨50%, 其實也沒有太多。

至於房價, 離開都市, 鄉下的老房子貴嗎? 並不貴, 20年前跟現在比較其實並沒有漲太多, 甚至還小跌。
台北信義區, 以前是農田, 在交通不便的過去, 等於現在的鄉下, 所以價錢不貴, 交通方便了, 人口變多了, 都市範圍便一直往外擴張, 以前便宜的郊區不斷納入變市中心, 價錢當然也變市中心價。
這是都市化必然的現象。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