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宏達電這間公司的未來

宏達電,台股曾經的股王
HTC,曾經的台灣之光
今天剛好經過它在台北車站的零售店
店裡門可羅雀
因為過去用過好幾隻HTC的手機
頗好奇手機已是大紅海的現在
它的手機樣式設計走到什麼樣的地步了
然而看了展示台上陳列的少的可憐的新品
其實和十年前差異不是太大...
顯然它已經有棄守手機市場的態勢了

既然不做手機
於是上104查了一下這間公司未來到底想幹嘛
看了它開出來的一百多個職缺
果然是以VR為主
另外一個就是deepQ
VR大家都懂
至於deepQ
簡單說是要發展醫療用的AI

看完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
有種這間公司真的很可能會完蛋的感覺
倒不是這兩個項目長期來看有什麼大問題
而是這兩個項目,基本都要燒錢燒很久
會有很長的時間很難為這間公司創造穩定營收
舉例VR,是一項很難被使用者習慣接受的裝置
除非特定遊戲做的很好,才有足夠誘因吸引人去長時間使用
這點我相信未來不會有太大改變
而DeepQ,又是一絕了...
牽涉到醫療行為的東西,會有很多認證卡在前面
沒個十年八年,很難有具體成效及能創造營收的商業模式。

棄守手機,卻把資源壓注在可能要很久以後才能創造營收的項目,小弟認為並不明智。
2019-05-24 21: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司 宏達電

maxkingella wrote:
宏達電,台股曾經的...(恕刪)


答案就是: 沒有未來
Jackbauer24 wrote:
答案就是: 沒有未來...(恕刪)
裡面的老員工都等著被裁員而已
太多台灣的公司就是這樣的思維....
投入太多回收期太長 所以被歐美大廠屌打
當然..風險很高
應該這樣說,國外有這樣實力的公司,願意燒錢研發的數量多
並將國內的產業升級,反觀台灣,大多是中小企業
有能力這樣燒錢研發帶領台灣進入下一個產界升級的沒幾間
沒人願意投入研發,就不願意花大錢聘請人才,產業也無法升級
這是台灣結構性的缺陷很難改.....惡性循環只能代工..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以色列、新加坡也不是大國照樣技術升級
也許真的是觀念問題...

d885668 wrote:
裡面的老員工都等著...(恕刪)


比較像領高薪能領多久就多久

薪資年薪2~3百萬 比比皆是 然後買其他家公司股票
雪姨輸給了自己的個性。
她真的把她自己當成第二個王永慶,但才幹真的天差地遠。

fufu01 wrote:
太多台灣的公司就是這樣的思維....
投入太多回收期太長 所以被歐美大廠屌打
當然..風險很高
應該這樣說,國外有這樣實力的公司,願意燒錢研發的數量多
並將國內的產業升級,反觀台灣,大多是中小企業
有能力這樣燒錢研發帶領台灣進入下一個產界升級的沒幾間
沒人願意投入研發,就不願意花大錢聘請人才,產業也無法升級
這是台灣結構性的缺陷很難改.....惡性循環只能代工..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以色列、新加坡也不是大國照樣技術升級
也許真的是觀念問題...


如果是十年前,我會很認同您的觀點。
但現在我認為,燒錢拼技術,根本完全不等於在拼競爭力。

因為這邏輯就好像再說,
很多“天才”(技術競爭力超強的超賺錢公司)都有“怪癖”(燒錢拼技術)
我們有很多“怪癖”(燒了很多錢),所以我們一定是“天才”(技術競爭力超強的超賺錢公司)

笨蛋都看得出來,上面兩者的邏輯是不對稱的。

而在商業世界,先維持營收,想辦法活下去續命才是關鍵。
沒有營收,就好像一個病人沒有流動的血液,他精神狀況靠化妝化的在漂亮都是假的。
HTC現在在我看來,已經面臨生死存亡階段了(固定營收剩下非常少),並不適合把它僅存的資源,全部豪賭在10年後才看得到市場開花的技術上。
而是要採價值投資(短期內能回本的投資)策略。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年快倒閉的蘋果,如果賈伯斯走的不是價值投資,而是去拼10年後才看得到的技術競爭會咋樣呢?
蘋果一定會倒!
當年他回鍋擔任執行長時,讓蘋果起死回生的關鍵根本不是iphone,而是不起眼的小mp3 ipod。蘋果是因為ipod賺到錢,有了活血,才去投入做後面的iphone。
入果蘋果在當時就跳去做iphone,失敗的機率很高,因為當時網路都還在普級期,wifi根本還沒多少地方有~你做出很屌很跨時代的iphone,市場跟的上你嗎……
會倒吧!
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反正有的是錢搞研發

我還是會想買宏達電的股票

每個人看得不一樣


而且老實說 手機普普
我覺得們講的是同一回事,價值投資當然包括對於現有產品的製程、研發、品管等流程進行優化改善
也包含對於新技術的投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回事
台積電花了很多資金與時間在研發新技術與製程改進,才能站穩晶圓"代工"
但究竟還是代工,命脈還是掐在別人手上
宏達電的經營者當時只想"炒股"並非把公司經營當成主業,現在手機產業中國已經起來了
他還有什麼競爭力? 為何他無法成為像蘋果這樣的公司? 當然是缺少"價值投資"
投入資金進行"技術""製成""品牌行銷"等等有利於進爭力的"燒錢"活動
沒有一個燒錢的活動是可以保證能有回收的,都是需要"試誤"的過程,
誰知道當時蘋果投資於ipod到底是對是錯? 都是馬後炮
願意試誤燒錢的公司,矇到成功產品的機率比沒做的公司大
也願意燒錢聘請人才,台灣有能力有資金進行這樣燒錢投資的沒幾間
宏達電沒這本錢

maxkingella wrote:
宏達電,台股曾經的股...(恕刪)

中國手機必須倒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