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壽險業受害者一起討論

目前壽險業被去年那波打到歪掉,在加上顧的新政策跟不發股利下,整個壽險變成快進棺材了

最近新政策開始慢慢導向實施不知道大家怎麼看,不知道多久才能起死回生,還是就一直爛下去

目前持有,三商壽跟中壽。三商壽目前績效最差
2019-05-19 7:23 發佈
該停損還是要停損15151515
阿不就是聽信不要把錢放儲蓄險,寧可拿來買保險公司股票的概念

黑覺醒 wrote:
目前壽險業被去年那波...(恕刪)
我不買壽險股
理由
幾乎配股我不喜歡
配現金出來還要金管會點頭
壽險股限制那麼多
加上台股體制被政治牽著走
風險太高了~
要不就停損要不就找時間加碼
如果是我我會等到年底or隔年初加碼
目前先不動

黑覺醒 wrote:
目前壽險業被去年那...(恕刪)


復習壹下


保險公司有三個利潤來源,也就是三差:死差、利差、費差。這三差保障著保險公司的利潤。

死差:比如保險公司設計某款壽險產品的時候預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所謂的預定發生率),但是最後只有7人死亡,那麼少發生的3個人死亡帶來的死亡成本減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就是死差損。根據產品不同,目前國內人身險產品常用的定價參考包括最常用的法定的,也包括再保險公司提供的發生率和保險公司的自身承保經驗。


利差:保險產品的保費都有一個定價利率,打個比方是3.5%(所謂的預定利率),但是實際保險公司進行投資後獲得的回報是4%,那麼4%-3.5%=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損。費差:如果保險公司運營一個保險產品預計發生100萬的費用(所謂的預定費用率),但是最後只付出了80萬費用,那麼這20萬塊省下來的錢就是費差益,反之就是費差損。

這三差之和就是某個保險產品為保險公司帶來的利潤。

只要業務持續正常下每年皆有獲利

再怎麼虧損金額應該可以弭平

所以長期投資是必然的

stdjb wrote:
阿不就是聽信不要把...(恕刪)

我有三商美邦的保單,我的保單政府會救,不過股東的權益就沒了,保單雖然利息低但是還是有好處的.....

壽險股本來就不能這樣發股利,因為我們目前的會計制度,收到保費扣除提存可以當獲利,現在壽險公司慘的應該是兩點

1.實施IFRS17之前應該不能再發錢了2024-2025以前
2.第一點不夠補這個坑所以要繼續增資下去填
3.上次美股一次小股災淨值就快升天了,要是來大的淨值不就變負的,現在恐怕要增資很多來預防
4.假如增資很多這樣攤下來獲利還能看嗎?

股價下跌應該是這幾個原因吧?
跟樓主一樣持有三商跟中壽
三商原成本約13.7,在前幾天跌破10.5左右全殺出了
這筆準備轉戰中壽長期抗戰

畢竟中壽第一季綜合損益都回來了,EPS也正常
三商跟中壽比各項都差
其實配股我還滿喜歡的,配現金雖然拿到很爽,但如果這檔有賺錢,配股反而最後多很多,就以我華南金為例,現在股息比當初給的還多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