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一段賺價差變定存股的故事- 2527宏璟建設

今天來分享一段故事,是關於自己持有最多的宏璟建設,

這檔股票我從2014年就開始買進,我還記得第一次買進的價格,

是在16塊然後買進十張,當初看好的是土城案有EPS10元的能力,

延平南路也有6塊以上的實力,還幫日月光蓋廠房,

未來的前景非常看好,於是18元左右的時候也大量的進場,

最高總共來到144張。

一段賺價差變定存股的故事- 2527宏璟建設


但隨著去年的土城案完工,外加上房屋開始銷售,營收開始進來,

原本以為一切如我們想像的美好,EPS預估有10元,

但去年總共銷售了40%的房子,4塊的EPS也沒讓我們失望,

但千算萬算沒想到的是,廣告跟銷售的費用竟然就高達2元的eps

所以去年再扣除掉一些費用,只剩下1.6元。




但我還想給它一次機會,希望未來的廣告費用可以降低,而前兩天第一季的財報公佈之後,

我就感到非常的失望,因為推銷費用還是佔比10%,第一季獲利1.93億,

扣除了推銷費用跟管銷,只剩下6千萬,最後也只有帶來0.1的eps。


一段賺價差變定存股的故事- 2527宏璟建設



看完財報我就決定不玩了,因為未來的餘屋銷售,如果按照這個模式大概也只有2元左右的淨利,

還得是土城案完銷,至於延平南路案也還在拖,到目前也還沒有要公開銷售的跡象,

更不用說賣的好不好了,如此一來,今年就只剩下幫日月光蓋的廠房,

保底1元eps,最多預估2元左右,原本預期的今年大爆發,希望已經蕩然無存,

與其這樣還不如把資源分散在其他未來有淺力的營建股上面,

所以將宏璟全部出售之後,轉換到了四檔本益比不到5倍的營建股上面,

期待後面會有好的消息。





宏璟仔細算算帳,總成本大概也是差不多20出頭,還賺了一些配息,加總起來大概每股賺5塊吧,

四年的時間,這樣的獲利也不能算好,平均年報酬率6%而以,原本意氣風發想要大撈一票,

沒想到變成定存股的這個結局收場,有股淡淡的憂傷。


一段賺價差變定存股的故事- 2527宏璟建設



最讓我不好意思的,是有一些親戚朋友,聽完我對宏璟的分析,買在28-30元,

包括我自己其中的30張左右,也加碼在這個區間,千算萬算沒算到廣告費用如此龐大,

但股市總是這樣充滿不確定跟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然後跟大家分享更好的見解跟資訊。



所以下面是我這次操作宏璟的反省跟檢討,特別寫出來跟大家分享。



問:股價來到35元的時候沒賣,現在賣在22元,會不會覺得很可惜?

答:我買股票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決策和判斷是正確的,也因為如此,

當初判斷宏璟未來有5-8元獲利的時候,35元我認為是便宜的價格,於是我一張都沒有出售,

價格又跌回22元,覺得可惜是一定有的,但我不會後悔賣在22元,

因為獲利已經確定不可能達到的情況下,我認錯而出售股票,這點我是可以接受的。

但假設我是以價格來判斷出場,那不要說35元,很可能賺個20%,漲到20塊我就已經跑了,

但依循心情或是價格進出這樣的投資方式,便會喪失了驗證自己操作的策略是否對錯的機會,

同時也會迷失了自我,買了股票情緒波動就很大也會患得患失,

我的投資觀念很簡單:股市充滿風險,但我會竭盡所能的透過研究來降低風險,我們可以看錯,

也勇於認錯出場,但只要是被我們看對了,就一定要賺一趴大的,這是我的投資理念。



問:本次操作宏璟最大的敗筆在哪裡?

答:營建股最重要的是"房屋銷售的成績"而宏璟除了所有的案件都採取"蓋完才賣"而不是提早預售,

這就把銷售狀況推向一個不確定性,而且獲利無法一次性的提列,再來就是土城案除了蓋房子還兼經營商場,

整個商場在財報中也提列了很多費用,也還是虧損的狀態,"不務正業"的情況下,也間接的拉低了整間公司獲利。



問:從這次宏璟的經驗,未來投資營建股會怎樣做?

答:未來投資營建股,我會找建案有預售,而且銷售狀況很好的公司購買,房子蓋完才要賣的公司就不再考慮了,

因為獲利的不確定因素太大,另外未來投資的建設公司,也不要有太多雜七雜八的副業,最好能夠專注在營造的本業上。



問:你會對營建股失去信心嗎?

答:雖然對宏璟失去信心,但絕對不會對營建股失去信心,營建類股目前是可以避開貿易戰的風頭,

再者對於大多數公司未來的業績,我們都得用預估的,但營建股只要找到已經完銷的案子,

基本上後面的eps能見度就很好了,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我們投資人的風險,我還是會很愛營建股。


也歡迎有在做功課的營建股同好,可以私訊我,大家交個朋友,也交換研究的訊息。


2019-05-18 17:08 發佈
佩服佩服
還有力氣寫這一篇分析檢討文
真沒想到廣告費用這麼大
我想 他會不會是給代銷 價格有折讓
但是 營收還是用報價
所以會有這麼大的空間?

alonenorth wrote:
今天來分享一段故事...(恕刪)


價格跟買入時間和你差不多
我是覺得不算看錯, 方向是對的,只是結果沒有預估來的好
(當然前提是在之前20元以下買入)
謝謝父子大的關愛,不管是保險還是投資,都從您身上學到很多,

至於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覺得投資有兩件事情很重要,

第一是不要騙別人,第二事最重要的:不要騙自己,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要發現自己的錯誤,

我來股市是來當學生的,而不是來當老師的。

股市自稱老師的,不是傻子就是騙子。
我比較推薦的是價值型投資而不是存股

當股價淨值比已經偏高時,就轉換標的,而不是一直長抱。

或許下次你可以參考歷史的股價淨值比河流圖來操作。

謝謝yoyomum大的鼓勵


也謝謝boshun大,原本就是用價值型投資的方式去買宏璟,

變成存股只是自嘲而已,原本我也有想用淨值比河流圖來看,

但考量到後面的龐大eps可以進帳,於是我將目標價個上調至40元以上,

現在回頭來看卻不盡理想。

alonenorth wrote:
今天來分享一段故事...(恕刪)



我的每一檔股票大概都可以說出一段故事,

我與板大剛好完全相反,我是從存股變賺價差,

從第一金、裕日車、中碳、潤泰新,

這些年來唯一只買進、沒賣出的只有台企銀,

直到最近的國建(2501)都快抱不住,

我裕日車買進均價只有195元,短短半年飆到330元,

我的國建買進均價只有15.55元,短短一年漲到27元,

對一個股市的門外漢來說,真是一段煎熬的旅程。
這檔真是太慘了,套了好多人。。。。。
我的台股真的不行,成績很差。。。。。
宏璟嘛,我再撐最後一年看看囉。。。。
alonenorth wrote:
扣除了推銷費用跟管銷,只剩下6千萬,最後也只有帶來0.1的eps。

至於推銷費用跟管銷,到底是商場的成本還是賣房子的成本,好像沒有說明。
商場虧錢,我是早知道的了,畢竟房子都還沒賣完,哪來的人潮?
感覺營建股滿穩的
只是缺少激情 都是看得到 算得出的
賺起來沒成就感

喜歡做夢 高點看不清
雲山霧罩的公司更吸引人

小說改編的武俠劇永遠沒原著好看
因為我就是導演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商場虧錢,我是早知道的了,畢竟房子都還沒賣完,哪來的人潮?

仔細看了一下,商場的部份是虧了100多萬。
所以大部份的問題,還是來自於66,146仟元的推銷費用。
管理費用67,149仟元,去年還沒開賣前也是6500多萬,所以應該不是付給海悅的費用。
賣出5億八千萬的房子,付了6000多萬,嗯,這也太高了一點。。。。。不太合理呀。。。

再去看去年第四季的年報,一整年的推銷費用才369,405仟元,管理費用349,596仟元。
去年銷售額是近4,298,177仟元。看起來這個管銷費用應該是去年下半年的費用才對。

再去看第三季的季報,七月到九月,賣了18.82億,1到9月共賣18.83億,
等於前兩季才賣82.8萬。
把年報和第三季的數字加減一下,看一下第四季單獨一季的數字:
第三季賣1,882,751仟元,推銷費用174,266仟元,管理費用97,352仟元。
第四季賣2,415,426仟元,推銷費用172,498仟元,管理費用106,400仟元。

第四季賣得多,推銷費用居然比第三季低,而第一季賣5億八千萬,比例卻又特別高。
可以合理推測,12月的費用有些是在第一季時認列。

這三季的總銷售額是4,880,378仟元,總推銷費用是412,910仟元,平均下來是8.46%。

管理費用,合理推測可能大部分是房地產稅,
另一部分可能是交屋時額外修繕,或者是大樓管委會的費用。

總體淨利率大約是13.1%,比之前估算的17%,變差了不少。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