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許多網友,整天在理財閒聊區,回一大堆完全沒意義的廢文,整天鬥嘴,就知道,太多人輸到腦袋壞掉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把時間花在研究學問上,大師是沒時間跟他們鬥嘴的,甚至,他們想跟大師搭上一句話的機會都沒有,甚是可悲,投資賺不到錢,鬥嘴沒人搭理~~
因此,為了讓想學習的朋友,在真正開始學習之前(大部分都只是想學習),先得到必勝的絕技
我必須將最強的戰法,再次重申
這是一招,打遍宇宙無敵手的策略,請立刻上手,你不用學東,學西,我保證你只需要看完我這篇文章,你就將成為高手,一招。就一招,我就可以讓你功力成長20年
~~快速停損,並讓獲利奔跑~~
沒錯就是這一個簡單的招術,我猜90%的人還是不懂怎麼做
由於我假設各位都不是一個至少年報酬率保持15%以上長達20年的高手
所以我把這個技巧用簡單的白話文解釋一下
其他沒意義的技巧,不用跟我唬爛太多,我已經成功了20多年,沒錯,我說了算
想賺錢,你就必須看的出來,誰的方法簡單,明確,並且立刻可以上手
換言之,看的出來我是頂尖高手的,你有機會成功
看不出來我是頂尖高手的,其實也沒差,因為你本來就是股市的輸家,講再多都沒用,我相信你就是輸家
來吧,我相信大家都是未來的贏家,所以你們都知道我有多強
.......過去發表的文章,90%都已經讓我賺到錢了,還不夠強,那我也是笑笑,哈哈
~~快速停損,並讓獲利奔跑~~
1.下單就先設定停損價錢,看清楚,同時設定
怎麼設定?? 很簡單,很多證券公司都有提供條件單的功能
例如日盛證券 你設定條件單的時候你就可以這樣設定
鴻海 買進80元 一張 並且 成交之後跌到78元就幫我賣出
沒錯喔,這個是同時預先設定的條件單,這個可以幫助你,不忍心停損,程式會自動交易
你不用看盤,所以你絕對不會痛,數字變化而已
為什麼要停損?
很簡單阿,一開始買進就輸錢,這就是弱爆了,弱爆了,弱爆了,很重要,講三次
我都是一買進當下就賺錢了,就賺錢了,就賺錢了,更重要,講三次
想跟我一樣強,或者想比我強,你就必須這樣做
做什麼???
~~~做錯事情,立刻認錯~~~~
我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你不用經常看對,你甚至可以經常看錯
照樣大賺錢
萬一停損後漲了怎麼辦???
答案,漲了關你什麼事,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會這樣漲,這種錢,你敢賺?? 用猜的?你不是已經猜錯了這麼多年了,還要繼續猜嗎???
我不用猜,我就是頂級高手,我買進,就是立刻賺錢
我買錯,我立刻認錯,因此,我永遠不可能輸錢
2.分批進場,賺錢才可以加碼
好,我假設各位已經成為大師,買錯就知道認錯
接下來就是我講過一百次的方法
分4筆下單
第一筆 測試單 15%
漲1.5%,加碼25%
漲2.5%加碼20%
漲3.5% 把剩下的40%資金,全部買進,追高
但是務必記得,這個時後,你就要把過去所有的停損價錢,刪除,全部重新設定
如果
你是100元進場
完全加碼後,你的成本是102.275
目前成交價為是103.5元
你就必須將停損價設定為102.3
~~絕對不能讓賺錢變成虧錢~~
如果你買對了,真正的強勢股,會一路往上衝
如果你買到的沒有往上衝,你就是買到爛股票,至少,今天是爛股票,就停利,下次再來
在我的部落格裡,我已經分享了許多檔上漲50%到100%的股票,我都有買進,你想學,那就到我的空間去看完所有文章,你當然可以不要看,反正你賺不賺錢,不關我的事情,我能幫助到的朋友,算是我做功德,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投資人,認識賺錢的方式
目前在01看來,只有我一個版主使用傑西李佛摩戰法,當然,還有少數幾個版主採用不同方式,嚴格來說,也並沒有不妥,只是,我賺得特別快而已,當然,我非常不認同,看過去的財報,或是等待財報公布之後才買股票
以最近的例子來說,我在鴻海大漲前一天,我就已經公開發表鴻海看多的文章,為什麼??
因為,財報早就有人,早知道
記得,看過去的財報,也就是看別人看過的財報去買股票,這種方式,一定會讓你輸光光,放心,別跟我廢話,輸錢是早晚的事情,為什麼現在還沒輸的原因很簡單,大盤看多,所有股票都會漲,所以你還沒輸光罷了
~~快速停損,並且讓獲利奔跑~~
在重複一次重點
我知道,你總是
~~快速停利,並且讓虧損奔跑~~
趕快使用條件單
設定好就離手,絕對不可以更改停損價格
直到你開始賺錢加碼後,才可以調高停損價,絕對不可以調降停損價
你只要盤中,去更改你原本就設定好的參數,我跟你說
你就輸定了,懂嗎?
這麼簡單,馬上就可以成為大師,要學,不學就是你的問題了
當然,要怎麼樣賺得更快,更多,就需要更多知識
知識在哪裡,當然,在我這裡
由於版上的風氣問題,理財區已經被官方降等為閒聊區,在這裡我不會有任何回覆,真的有心學習的朋友可以私訊給我,您也可以在文章回文,如果有需要,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回應您
我持續以,傑東李佛魔的筆名,分享更仔細的個股趨勢及宏觀看法於各大網路論壇與部落格中,希望與您一起成長,在哪找我?GOOGLE 一下我的筆名就知道了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