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民國84年畢業,(更新)到民國114年共30年,人生各階段的紀錄!

前言:
如果0歲到20歲是人生第一階段,84年畢業包括當兵2年到108年共24年這應該算是人生第二階段的結束邁向人生第三階段!

求學工作資歷:
自己在學生時代就有記帳的習慣,所以都有保留每年消費的紀錄,87年念會計系夜二技時,更融入了資產負債表的概念,開始記錄整體資產的變化,不過每日或每週記得更新日常消費紀錄卻忘了每年將總資產的數字記錄下來,剛好有幾年電腦硬碟掛了時都固定會備份檔案起來,所以才有了一些年度的數字紀錄!

自己學資歷並不突出,84年私立專科機械系畢業,當兵兩年後,在南部當了6個月的AutoCAD電腦繪圖工程師,同學們大多往竹科發展,原以為自己應該就此一生在這工作上了,那時一周還是上六天的日子,薪水約$25000,但單調的工作生活讓自己決定辭職(聽說通常第一份工作都很難持久),為了給自己一個辭職的理由,所以選擇報考當時公股銀行的特考,其實只是想休息一下,跟朋友借函授的教材努力念了三個月就跟著他與補習班報名去考了,當時還有考珠算,完全沒底子硬著頭皮跟著三台遊覽車的補習班去跟2萬多個考生去考,沒想到朋友落榜了我陪考的反而跌破補習班主任的眼鏡被我考上了只有30個名額的公股銀行,但因為分發照著名次去通知,我整整等了兩年多才入行,通常很多人就放棄這工作了,但這當中我剛好準備夜二技管二的考試,也當了律師事務所的助理(幫忙打訴狀送公文),所以也讓我等到了直到今年滿20年的資歷!

投資:
投資在進銀行之前只有定存,回頭看來原來我進銀行一開始只有$17235元的存款,因為專科除了第一年外,剩下都是寒暑假打工賺學費去繳,所以18歲開始就沒跟家裡拿過錢,賺的錢只能應付學費及日常開支,進銀行後才了解甚麼叫基金跟股票,當然都有陸續投資,這20年當中也歷經了三次金融股災,但自己的投資哲學就是把自己當公司經營,力求資產配置的比例,隨著年紀增長降低高風險的投資比例轉為中低風險固定收入及月配息的配置,當然目前現金比例是超過6成,投資佔4成!

消費:
消費方面其實沒多大慾望,第一次出國是98年蜜月,老婆也是,這兩年開始小孩大了每年都規劃出國計畫讓他們有好的國際觀跟視野,順便慰勞工作上的壓力跟辛勞,認真說沒買過名牌,手機一用也是4.5年,買東西依舊比價再比價才會下手,第一台車還是中古車,第二台結婚時買的新車也開了十年(個人覺得買車不常開是很沒CP值的投資,雖然回憶無價),工作第8年父母親退休接手家裡的貸款到去年終於還清,應該不會再買新房,未來會找機會將老透天做個整修,或許自己比較沒物質上的慾望,玩手機遊戲也堅持不花錢慢慢玩,結婚後的花費幾乎都在孩子身上了,自己依舊能省則省,物質慾望不高也有好處的!

總結:
這紀錄只想告訴現在年輕人,投資沒有捷徑,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職等,增加自己的工作收入,再來搭配資產配置投資去推進資產的增加,而不是妄想一夜致富或股市明牌,我剛入股市曾經半年就賺了百萬,但也歷經股災賠了百萬,但好在資產配置還算得宜,下定決心逐漸回收股災漲回來的個股資金,轉進固定收益的保險或基金,只能慶幸自己20年來的股市投資並沒賠到錢!

98年結婚,到目前有一男一女的美滿家庭,家裡房子貸款也在自己的努力下還清,邁向下一個20年的紀錄,期許自己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也開始為退休做規劃,目前被動收入每年約40萬左右,希望到退休時能有百萬水準,投資沒有捷徑,持續累積實力才能持續累積財富,共勉之!

年輕人即使一開始只有22K,你還有機會比我更棒的,加油!!


民國84年畢業,(更新)到民國114年共30年,人生各階段的紀錄!
2019-04-05 15:31 發佈
1996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2003年SARS,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金融海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2012年歐債風暴,2018年中美貿易戰。

中間這麼多利空事件的發生,世界資本市場仍然持續發展茁壯,地球依然繼續自轉與公轉,時間永遠是最公平的裁判。
其實大大沒寫到中間還經歷了

1996年總統大選 李登輝 連戰 ---->飛彈危機
2000年總統大選 陳水扁 呂秀蓮 --->股市大崩盤整盤變綠
2004年總統大選 陳水扁 呂秀蓮 --->319槍擊案

這三屆的選舉也真的對股市夠嗆的了...

prozacist wrote:
1996年亞洲金融...(恕刪)
lionspeter wrote:
前言:如果0歲到20...(恕刪)



小弟87年畢業免當兵, 所以工作年資看起相仿,

只是小弟比較早婚(91年)兩個兒子也國三與高二比您小孩大些

過程中我自己年輕氣盛領分紅想一次致富, 不慎亂投資股票導致賠了約500萬

包含一些銀行借款(家人不知悉), 後續公司分紅持續填平負債

現況是買了透天房 + 股票 + 車(也是開10年了) + 存款也約略 2000W, 不含之後退休金跟老家繼承約2000萬

也正在準備後續20年, 期待能在這版上複製大家的成功經驗



lionspeter wrote:
其實大大沒寫到中間...(恕刪)


其實股市待久了,還是會發現台股滿國際化的,台灣本身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反而都只有短期影響而已,很少改變大盤趨勢,國際整體經濟大環境好與壞,才是真正的關鍵。否則小馬上台,開放當時期待已久的三通,兩岸關係再怎麼稱兄道弟,股市也沒見過萬點,反倒剛上任就先殺破4千點。而小英讓兩岸關係再怎樣緊繃,國內施政再怎麼不如人意,反而創下台股萬點時間維持最長的紀錄。

我們真的年資相仿,個人覺得工作如果穩定持續待著,這個穩定的每月固定收入都會持續累積財富,買房買車似乎也是人生必經之路,這幾年已經開始規劃退休的配置,公司可以50歲就退休,這幾年會去思考是否退下來有事情可以忙,不然退下來太無聊反而不如持續工作,可能就是真的做到小孩大學畢業才會真正退休了!!

MichellWang wrote:
小弟87年畢業免當...(恕刪)

lionspeter wrote:
前言:如果0歲到20...(恕刪)

你是存股嗎?這樣平均年股利是幾%?
所以呀!我現在都喜歡用一句話形容股市,如果都看得準,早就發大財了.....(重點專業知識在怎樣加強,還是無法正確看對方向)

所以後來覺悟了就已固定收益為主,最後發現這些固定收益10多年來累積的報酬率竟然比自己在股市賺的還多!
prozacist wrote:
其實股市待久了,還...(恕刪)
沒有所謂存股不存股,記住一個觀點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得宜,你的資產才會持續往上走!
常在板上看到有人問美金定存好嗎? 存股好嗎? 月配息南非幣基金可買嗎?

結論就是當然都可以買,但你的配置要得宜,如果你身邊總共就只有一百萬:

你30萬美金定存,30萬存股,30萬月配息基金,10萬現金-->這樣可以嗎?

答案是:請先了解你自己的年齡風險承擔度?你平時花費金額?有沒貸款要繳?能投資的資金是多少?每個人比例都不同的,但你要配得漂亮自然就會幫你累積資產,你超級保守要全部放定存也可以(雖然很多人都說通膨會吃掉拉等等)..但總比你投資後每天擔心得還來得實在!

沒有完全可以複製的投資方式,只有了解自己的習性去配置資產才是王道!



投資初學者 wrote:
你是存股嗎?這樣平...(恕刪)

lionspeter wrote:
所以呀!我現在都喜...(恕刪)


對啊~ 股市真是個違反人性的地方,感覺會停損,高檔停利,有操作紀律,把資金效率用到極致,報酬率理當更高,但長期經驗下來,卻往往沒有打敗長期持有大盤的績效。但是當耗費了自己的青春歲月去驗證這一點,時光早已不回頭。進出越多,其實交易成本會是個重要因素,即便有7成勝率,被交易成本吃掉獲利,一旦遇上一次重大的快速修正,加上偶發的系統性風險,很容易就畢業,從頭來過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