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0歲到20歲是人生第一階段,84年畢業包括當兵2年到108年共24年這應該算是人生第二階段的結束邁向人生第三階段!
求學工作資歷:
自己在學生時代就有記帳的習慣,所以都有保留每年消費的紀錄,87年念會計系夜二技時,更融入了資產負債表的概念,開始記錄整體資產的變化,不過每日或每週記得更新日常消費紀錄卻忘了每年將總資產的數字記錄下來,剛好有幾年電腦硬碟掛了時都固定會備份檔案起來,所以才有了一些年度的數字紀錄!
自己學資歷並不突出,84年私立專科機械系畢業,當兵兩年後,在南部當了6個月的AutoCAD電腦繪圖工程師,同學們大多往竹科發展,原以為自己應該就此一生在這工作上了,那時一周還是上六天的日子,薪水約$25000,但單調的工作生活讓自己決定辭職(聽說通常第一份工作都很難持久),為了給自己一個辭職的理由,所以選擇報考當時公股銀行的特考,其實只是想休息一下,跟朋友借函授的教材努力念了三個月就跟著他與補習班報名去考了,當時還有考珠算,完全沒底子硬著頭皮跟著三台遊覽車的補習班去跟2萬多個考生去考,沒想到朋友落榜了我陪考的反而跌破補習班主任的眼鏡被我考上了只有30個名額的公股銀行,但因為分發照著名次去通知,我整整等了兩年多才入行,通常很多人就放棄這工作了,但這當中我剛好準備夜二技管二的考試,也當了律師事務所的助理(幫忙打訴狀送公文),所以也讓我等到了直到今年滿20年的資歷!
投資:
投資在進銀行之前只有定存,回頭看來原來我進銀行一開始只有$17235元的存款,因為專科除了第一年外,剩下都是寒暑假打工賺學費去繳,所以18歲開始就沒跟家裡拿過錢,賺的錢只能應付學費及日常開支,進銀行後才了解甚麼叫基金跟股票,當然都有陸續投資,這20年當中也歷經了三次金融股災,但自己的投資哲學就是把自己當公司經營,力求資產配置的比例,隨著年紀增長降低高風險的投資比例轉為中低風險固定收入及月配息的配置,當然目前現金比例是超過6成,投資佔4成!
消費:
消費方面其實沒多大慾望,第一次出國是98年蜜月,老婆也是,這兩年開始小孩大了每年都規劃出國計畫讓他們有好的國際觀跟視野,順便慰勞工作上的壓力跟辛勞,認真說沒買過名牌,手機一用也是4.5年,買東西依舊比價再比價才會下手,第一台車還是中古車,第二台結婚時買的新車也開了十年(個人覺得買車不常開是很沒CP值的投資,雖然回憶無價),工作第8年父母親退休接手家裡的貸款到去年終於還清,應該不會再買新房,未來會找機會將老透天做個整修,或許自己比較沒物質上的慾望,玩手機遊戲也堅持不花錢慢慢玩,結婚後的花費幾乎都在孩子身上了,自己依舊能省則省,物質慾望不高也有好處的!
總結:
這紀錄只想告訴現在年輕人,投資沒有捷徑,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職等,增加自己的工作收入,再來搭配資產配置投資去推進資產的增加,而不是妄想一夜致富或股市明牌,我剛入股市曾經半年就賺了百萬,但也歷經股災賠了百萬,但好在資產配置還算得宜,下定決心逐漸回收股災漲回來的個股資金,轉進固定收益的保險或基金,只能慶幸自己20年來的股市投資並沒賠到錢!
98年結婚,到目前有一男一女的美滿家庭,家裡房子貸款也在自己的努力下還清,邁向下一個20年的紀錄,期許自己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也開始為退休做規劃,目前被動收入每年約40萬左右,希望到退休時能有百萬水準,投資沒有捷徑,持續累積實力才能持續累積財富,共勉之!
年輕人即使一開始只有22K,你還有機會比我更棒的,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