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2019-03-12 21:24經濟日報 記者何秀玲╱即時報導
專精於進口烘焙原料廠商德麥(1264)於今(12)日董事會通過年度盈餘分配案,擬配發現金股利11元,以德麥12日收盤價206元計,現金殖利率5.3%。
德麥去年營收39.57億元,稅後純益4.47億元,較前年4.51億元減少,每股稅後純益為13.27元;德麥表示,去年大陸子公司獲利雖然超過三成,德麥持股50%,且台灣受到乳品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壓縮毛利率,加上所得稅提高所致。
去年德麥與日本大廠四葉乳業合作,今年在台推出北海道「四葉特選鮮乳」,1公升售價218元,可說是全台最貴鮮乳;德麥表示,今年新產品是牛奶,也是新突破,希望台灣市場能降低奶油供應依賴度。
大陸市場因今年前兩個月黃桃(台灣稱水蜜桃)缺貨,導致前兩個月受到影響,新貨可望在3月底或4月初進來。德麥將於5月29日召開股東會。
財訊快報※來源:財訊快報2019/03/19 14:230
相關個股德麥214+0.23%
德麥 (1264) 去年在中國營運恢復成長動能,每股盈餘 (EPS)13.27 元;法人預估,德麥今年在中國營運恢復正常水準,同時積極拓展新式茶飲通路、團膳通路、工業客戶與日式餅乾工廠等通路下,加上台灣地區乳品利潤空間逐漸改善,預估今年營收及獲利都將持續成長。而德麥積極搶食台灣巧克力市場 60 億元商機,德麥所代理的比利時巧克力品牌嘉麗寶(Callebaut) 紅寶石巧克力 (Ruby Chocolate) 預計今年 5 月將在台灣上市,日前在台北國際烘焙展中展出,頗受好評。德麥去 (2018) 年營收金額 39.58 億元,年增 7.69%,稅後盈餘 4.47 億元,年下滑 0.99%,EPS 13.27 元。日前董事會通過,擬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11 元,若以昨 (18) 日收盤價 210.5 元推算,現金殖利率約 5.2%。
德麥主要從事烘焙原料、餐飲原料、乳製品進口銷售以及各式烘培預拌粉加工製造,產品項目超過 3000 項。多數產品從歐美日本紐澳等各地進口,提供給客戶從原料到調理方式的全套方案,也可依客戶需求開發客製化產品。
德麥去年營收以地區分別為台灣 58.6%、中國大陸 32.7%、馬來西亞 4.9% 與香港 2.8%;若以獲利比重觀察,台灣 71.2%,中國大陸 17.9%、馬來西亞 3.5% 與香港 6.0%。而台灣地區產品組合主要以奶油 22%、添加類 12%、餡類 12% 與起士類 10% 為主,其餘包括預拌粉、麵粉、巧克力、冷凍類、油脂類、鮮奶油、包材等。
德麥去年台灣地區營收金額約 23.59 億元,年增 2.54%,獲利 3.19 億元,年減 12.4%;獲利衰退主要是乳品成本上漲,終端消費市場並未同步調漲終端售價,加上有部分廠商以低價擾亂國內奶油市場,導致壓縮乳品利潤空間;另一原因國內營所稅由 17% 調整至 20% 影響,導致稅賦增加約 900 萬~ 1000 萬元。
法人預估 2019 年,在台灣地區市場已趨飽和下,德麥將持續推出預拌麵粉、冷凍麵團與冷凍麵包等新產品,加上乳品利潤空間將逐漸改善。預估德麥 2019 年台灣地區營收及獲利將有個位數成長。
至於中國地區產品組合主要以預拌粉 37%、餡料類 32% 為主,其餘包括巧克力、乾果類、油脂類、包材、添加類等。
德麥 2018 年中國大陸地區營收金額 12.97 億元,年增 14.32%,獲利 0.8 億元,年增 38.8%,成長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大陸地區在芝蘭雅持續減少低毛利產品,提升高附加價值等調整產品組合等,法人預估今 (2019) 年,在芝藺雅調整產品組合已暫告一段落,產品將聚焦推出好吃、成本低、客戶利潤高的新產品;客戶方面將以新式茶飲通路、團膳通路、工業客戶與日式餅乾工廠為主。預估德麥今年中國大陸地區營收可望年增雙位數。
德麥 2019營收首破40億大關
2020/01/13 工商時報 劉馥瑜
烘焙原料大廠德麥(1264)受惠海外布局有成,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市場同步成長,2019全年合併營收首次突破40億元大關、達40.79億元,年增2.99%,並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此外,由於農曆春節時間較早,客戶提前備貨,也推升德麥12月單月合併營收大幅年增12.68%、達4.22億元。
德麥發言人邱俊榮指出,2019年整體表現,台灣小幅下滑0.24%,大陸成長8.27%,成長產品主要來自於日本粉、烤盤油、片狀黃油等,通路方面則是因新式茶飲通路展店效應持續發酵,加上區域連鎖烘焙店升級需求上升,都是主要增長的動能。
邱俊榮並指出,德麥目前在香港、馬來西亞兩個地區,儘管營收比重較小,但2019年也呈兩位數增長,主要是銷售品項增加,加上深耕當地市場所致。他說,香港主要以港式戚風預拌粉產品為主,並積極耕耘大客戶,目前香港營業占比本地與出口約七比三,馬來西亞也增加麵粉、奶油產品等基礎原料銷售。
對於台灣市場小幅下滑,邱俊榮不諱言,台灣近兩年受陸客來台人數減少,加上奶油、鮮奶油等乳製品等表現略衰退,不過他有信心,「台灣2020年會重回成長軌道」,主要動能之一,就是來自最新代理的法國兩大高端品牌「Elle&Vire」及「LESCURE」。
德麥2019年11月底甫跟法國乳品大廠SAVENCIA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獨家代理其兩大高端品牌「Elle&Vire」及「LESCURE」進入台灣,優先鎖定烘焙、餐飲通路推廣,未來亦不排除拓展零售通路;除了引進新品牌外,德麥2019年也已設立新的貝果工廠,2020年預計也有新廠投資計畫,可望挹注德麥業績再向上。
德麥近五年每年都有配發10~11元高股利的實力,近年積極往高端產品布局,如引進日本北海道四葉鮮乳,是目前台灣鮮乳零售價格最高的產品之一,新引進的「Elle&Vire」及「LESCURE」奶油也是主打高端市場。
穩健成長的好公司,今年少了年前的拉貨,能否再成長備受考驗
跨出亞洲 德麥3月進軍美國
2020/03/11 工商時報 劉馥瑜
食品股王、烘焙原料大廠德麥10日董事會通過多項議案,包括投資設立美國子公司,預計3月成立跨足新市場。另外該公司2019年合併營收40.7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4.7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14.02元,高於2018年13.27元水準,營收、稅後淨利跟EPS全數創下歷史新高,董事會亦決議配發11元現金股利分享股東。
德麥目前事業版圖以台灣為重心,另有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3月正式成立美國子公司,則是德麥朝向亞洲以外新市場布局的首部曲!德麥發言人邱俊榮表示,美國子公司初期資本額先投入1,000萬台幣,之後再陸續增加,希望經營2~3年有初步成果。
針對2019年獲利成長動能,邱俊榮表示主要來自大陸市場帶動,無錫子公司芝蘭雅去年稅後淨利大幅成長17.42%;台灣部分稅後淨利也成長3.09%。其中,大陸成長關鍵主要是切入新的通路,如新式茶飲、吐司專賣店、日式餅乾工廠等;以產品來看,則以日本粉、片狀奶油、蛋糕預拌粉、卡士達粉等業績成長較多。
不過,今年前二月德麥累計合併營收5.65億元,年減9.94%,邱俊榮說,主要是無錫芝蘭雅公司受大陸疫情影響,整體工作天數不如去年同期,業績衰退約三成;台灣部分則在新增代理法國兩大高端品牌「Elle&Vire」及「LESCURE」,成功挹注銷售。
德麥近五年每年都配發10~11元高股利,營收及獲利也持續向上,近年更積極往高端產品布局,未來還將跨足美國等新市場,營運前景看好。
每年穩定賺13塊以上,股利都超過10元,200元以下都算是不錯的價位
今年由於肺炎讓中國營收趨緩,也沒有農曆年提前拉貨的月份
所以今年獲利相對要保守一點,能夠持平就算不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