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理財新手一個概念 人生 這支怎買 文長

給各位新入門的人,動不動喊ALL IN,手上有一筆錢卻不清楚如何規劃,閒閒沒事來看文,或是對花錢有罪惡感來一點討論。
當然人生有成的前輩也請留下寶貴的意見。

看到很多人對比例分配並不了解
這邊提供一點看法



我的想要的人生形狀?

有些人是家庭
有些人是事業
有些人是環遊世界
有些人是遊戲
有些人是登月
有些人是成名
有些人是富有
有些人是生存
千億人有千億夢想
達成夢想之後也可以追尋第二夢想
決定你的第一夢想
規劃所需的時間 金錢 體力

國外前輩傳下來的人生三階段
當你年輕的時候
你有時間 你有體力 可是你沒有錢
當你奮鬥的時候
你有點錢 你有體力 可是你沒時間
當你老年的時候
你有錢 你有時間 可是你沒體力

第二個問題,我達成夢想所需要的東西

一時間,二體力,三金錢
這三個只有金錢是可逆的,一與二都是不可逆性
這非常的重要,有些夢想是需要時間及體力的,在他不可逆之前盡早完成他。
這就牽涉到了財務規劃

對於社會新鮮人,很多前輩(事業主)說出國浪費錢,買手機浪費錢,聽不聽得進去是個人的事,在這裡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

不管你的夢想為何,先活下去。
當你領到第一筆薪水,第一次使用,通常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這邊先建議留一筆預備金
預備金不需要太多,建議為兩個月生活必須費用(現金流支出),就是你躺在床上發呆2個月要繳的錢,房租水電電話費食衣住行的費用,孝親費育兒費等等。先留兩個月,依台灣平均待業時間而訂立的。

好了,有了必須費用概念之後,來說說財務規劃吧。

50:50比例原則。
50:50比例原則是在不計算政府以及其他救濟來源之下,你的生存以及儲蓄必須各占一半,基本的概念是,我工作30年,儲蓄留下的錢足夠我退休之後可以活30年,這是在不計算物價上漲(下跌)以及大量後期的醫療支出的計算方式。

如果你的生活必須費用已經超過你的收入一半,建議你降低你的必須費用,吃差一點住差一點,並且增加你的收入,增加第二份或是第三份工作。以確保你的餘命時間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真的沒辦法達到,人生將會非常辛苦,在這邊由衷祝福你。

若是收入足以超過生活費用兩倍以上,那我們來說說第二階段。

3331原則
這通常是保險業在說的,這邊不是推薦你買保險,而一個說明。
30%儲蓄30%投資30%花費10%保險
基本的概念如同50:50原則,而將多餘的金錢拿來投資以及保險。投資必須掌握一個重點,自由投資,這個投資並不會每個月固定拿你的錢而且不能停的,投資的金錢就算是沒有了,你的儲蓄也夠你過你的餘命。
當然,買房背房貸賣屋賺錢這種高手,這些東西請各位高手教學。

投資的項目就去追你的夢吧,想當攝影師,就去買相機上課旅遊,想要拚個學歷,就去念博士吧。想要另一半,就去聯誼吧。投資的項目不屬於必要花費,但是屬於追逐你的目標。如果他不是你的夢想,而你花錢了,就屬於你的花費,這有些難界定,因為人的夢想以及慾望隨時會改變,這不是罪惡,把握你的儲蓄,確保自由投資原則。確定你每個可動用的資金,分界花費以及投資,一步一步走向你的夢想。

10%保險的部分,不是說真的一定要找個保險公司丟下去,是在5050比例原則之前上面的那兩個月概念的延續。人生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他不屬於你的儲蓄,請把儲蓄與保險的概念分開。

如果投資有方,請盡早開始追你的夢了,夢想跑全馬的的人,請盡早投資你的運動鞋,而不是丟在你也不知道丟了會是啥的裡面(例如某些人說得很好賺的東西)。夢想提早退休的人,請盡早增加你的被動收入,如果你投資的被動收入已超過你的生活支出,你將會滾更多的錢。

希望各位不要過一段後悔的人生。


歡迎討論
2019-02-27 11:12 發佈
殘夢初醒 wrote:
給各位新入門的人,動...(恕刪)


殘夢初醒 wrote:
給各位新入門的人,...(恕刪)


all in不是喊爽
就是all只有2萬元

樓主居然這麼認真發長文

脫俗!

殘夢初醒 wrote:
給各位新入門的人,...(恕刪)

真的是希望有剛入門的人或是以深陷其中的人能夠看看
不要動不動恐來恐去
或是論來論去的
看了只覺得需要一個最基本的中心理念
剛剛居然看到還要發起省錢大作戰.....
也不是說一定對 歡迎大家來討論看看~



當然人生有時候真的需要ALL IN
把人生 家人 未來一切全部賠上去的大賭盤
出國離職換工作
不過這種東西只要有10%保險就會好一點
感謝分享,雖然是考古,但有幸看見這篇文章,確實需要好好向樓主感謝,
近來剛好對於如何開導晚輩理財觀念而苦惱,這篇文章給予了一個很好的方向,
可讓我反思自己也可讓吾之晚輩知曉不同的人相近的概念。
最後還是感謝樓主的用心分享,期待更多人能一齊討論此話題。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