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定存,就是擁有較高額的利息
但就沒有活存的隨時提領的彈性
有查了一下網路,定存似乎可以解約,解約後只有公告利息的八成?
但我認為,既然叫定存,還能隨意解約只是拿較少的利息
這樣是不是有失定存的意義?
既然叫定存,我認為應該規定,不得以任何方式提前解約
若提前解約,視同信用不佳,提報聯合信用中心
未來將會影響你申辦貸款 信用卡,甚至現有的信用卡也有可能被鎖卡
這樣才有定存的意義
明明有活存這個選擇,沒人拿刀拿槍叫你去定存
否則都不考慮清楚就隨便定存,定存完再來反悔,是這樣的嗎?
沒那個屁股吃啥瀉藥啊?既然要定存就代表你自己應該評估過,這段期間用不到這筆錢啊
要不要規定,定存沒到期就是不得領出
一定要領出者,視為信用不佳處置
一個小路人 wrote:樓主可以去開家銀行,或者說服某家銀行如此不可以解約,看有沒有生意?中途解約,只付利息的八成,已經有所懲罰也夠了。現在定存利息少的可臉,哪一天他慌然大悟,要去投資更有利潤的商品,就讓他解約吧。除非你給定存利息高達7%,應該就不會有人解約。
所謂的定存,就是擁...
(恕刪)
貸款或信用卡 是指你使用自己的信用或資產當抵押 讓銀行先幫你付錢 此舉銀行須承擔你有可能不會還錢的風險
所以若遲繳或拒絕還款 影響個人信用 此乃合情合理
定存則不同
作為銀行方 並無需承擔任何風險 因為是客戶自行選擇將錢放入銀行
定存只是各銀行為了讓客戶加長存錢在銀行的時間 好讓銀行方能有資金操作其他項目
再者
銀行放款利率絕對遠比定存利率高上許多
就算銀行將定存利息設置成解約也能取得百分之百的利息
銀行方也只是少賺一點而已 不會虧錢
所以與其扣除解約利息 不如釋出有益於客戶的條款 還來的有效益
有點理財常識的人就會知道
在現在這個通貨膨脹大於定存利率的年代
若只會定存 其他理財方式都不會 錢只是越存越薄而已
台灣算好 至少他帳面上還是給你利息
有些國家已經進入負利率時代 放錢在銀行還得跟你收帳管費咧
對於我來說
定存只是在等投資進場時間時
有一個趨近零風險 能給我小小利率的地方 總比活存零點多趴好
話說現在台新這幾年再推的數位銀行
光是活存就給你每月1%的利率 都快接近定存了
所以還是不要太在意定存解約問題 多想想怎麼理財比較實在
以上小弟拙見
一個小路人 wrote:
所謂的定存,就是擁...(恕刪)
你講法有問題,定存可以提早解,但是利息會變少,如果是月領,本金下來會變少。(這是定存的規則,你自己是損失利息)PS定存存了二十幾年,第一次看到對定存那麼不清楚的人(規定就是這樣,定存比活存多一點,但是解約少一些利息,自己不利用這點,把能存都存定存,我一萬就網存定存,我印象還有銀行活存推高利),這是每家的規則,你以為你買儲蓄險繳的年度是負利,突然解約是沒利息還要損本金。那你知道利息在儲蓄特別扣除額有27萬嗎?政府股利存錢,定存利息沒超過27萬免納入所得裡。
順便一問,你有存過定存嗎?還有每年本金自動續存,還有利息續存,最好用了那些的人,死了才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