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1日釋出的報告,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7年實值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目標。然而,各方紛紛評論說今後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實際上,中國經濟不但完全沒有下行,反而是還在高速增長,預計也會繼續以高速至中速增長很長一段時間,然後逐漸減速到中低速度。
把每年實值增長百分之六以上,說成是經濟下行,是很有誤導性的說法。如果以每年6.6%的速度增長,40年後,會成為現在的12.89倍;80年後會成為現在的166倍;120年後,會成為現在的2142倍! 這絕對是高速增長!說是下行,什麼道理?評論者是被中國以前的超高速增長“寵”壞了?還繼續要求長期不可能維持的速度。
第二,這二十多年來,中國的人口增長速度已經低於每年1%,將來還要成為負增長。因此,絕大多數的GDP增長,都是人均GDP的增長。以前說的“翻兩番”,只要每年以4.73%的速度增長,30年後就會翻兩番;只要每年以5.7%的速度增長,25年後就會翻兩番。因此,這些百分之五左右的年增長率,也還是高速增長。如果以6.6%的速度增長,只要不到22年,就已經翻兩番。
第三,由於以前的超高速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的,增長速度的溫和下降,是好訊息,不是壞訊息。急速下降或變成負增長,才可能是壞訊息。其實,增長速度的下降,是看其增長率,而不是看其增長量。如果看每期比以前增長的實值絕對量,或是在不變價格下所多生產出來的物品或勞務,則中國近年來,幾乎每年、每季的增長實值量都比上一時段更多。也就是說,如果以增長的實值量而言,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還在加速。
對於某些問題,是上述實值絕對量的增長才是人們應該關注的,而不是增長率所反映的比例增長速度。例如,有些中國的學者,強調中國大陸“經濟下行”,某些地區今後已經不能夠依靠大陸的貿易與投資等,而需要另外開拓其他渠道。其實,對於中國某些地區或其他經濟區域而言,中國大陸是否能夠繼續提供大量的經濟機會,是其經濟的實值絕對量,以及每年增長的實值絕對量。中國經濟的比例增長率雖然在溫和減速,但其增加的實值絕對量還在增速,給中國某些地區以及其他地區提供的經濟機會,還在增加。
第四,中國經濟的比例增長率雖然會溫和下降,也面對一些困難或問題,但這些問題往往被誇大,而一些有利因素,卻沒有被足夠重視,包括下述各點。·人們所強調的債務問題,筆者在本欄的《中國債務問題的嚴重性被誇大》一文論述過,由於中國的高儲蓄率、高增長率、債務不是對外負債、債務多數是投資性而非消費性等因素,實際上問題遠遠沒有很多人所擔心的那麼嚴重。其次,根據這次統計局的報告,2018年企業資產負債率已經在下降。例如,2018年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1%,比2017年下降1.6個百分點。
人口在數量上的紅利雖然會減少,但質量上的紅利會繼續增加。·包括高鐵在內的多年來的大量基礎設施投資,會在今後帶來紅利。·雖然面對特朗普的貿易戰,但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比2017年只增長2.1%,低於3%的預期目標,給中國政府有很多在貨幣與財政政策上調控的空間。·2018年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比上年同月下降0.1個百分點。
因此,雖然有人擔心中國可能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筆者認為這個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中國人均收入已經接近高收入的門檻,即使每年只以5%的速度增長,多幾年就會跨過這個門檻。筆者認為,中國的問題,不是會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而是在繼續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如何處理環保問題,收入分配不平等等問題。中國去年初已經開始徵收環保稅,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稅額須要大量提高。(詳見本專欄的拙作《中國環保稅稅額嚴重偏低》)
最後,在溫飽與小康之後,經濟水平已經不是人們提高快樂的重要因素,因此,與其擔心增長速度下降,不如考慮增加快樂的其他重要因素。
就是各种修路 就因为中国的没衰退中国m2增长了多少 负债增长了多少
192几年的大萧条当年美国为了保就业一条公路建了又拆拆了又建是一样的 反正中国负债又不需要还等着债转股
你們這些人好好瞧瞧,黃有光教授是知名經濟學家。他看到的訊息絕對比你們多。還敢嘲笑他的觀點。不敢面對現實的人,井底之蛙所見。
黃有光,國際知名的十大華人經濟學家。1942年出生於馬來西亞。1966年獲新加坡南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71年獲雪梨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74年至1985年在澳大利蒙納士大學任教授,1985年至今任蒙納士大學講座教授。1980年被選為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1]。興趣與貢獻包括中國經濟問題,福利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提創綜合微觀、宏觀與全面均衡的綜觀分析,與楊小凱合作發展以現代數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專業化與經濟組織的新興古典經濟學。在南洋大學就讀本科時,黃有光即發表了一篇論文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爾後數十年,黃有光在各大期刊包括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Economic Journal (7),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13), Economica,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3),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 (5),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Cosmology 上發表兩百餘篇審稿論文
mark168168 wrote:
樓上的說的好好好好...(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