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來分享自身經驗三年多前我在耕莘醫院進行下巴腫瘤切除手術術後向安x保險公司申請手術等級4理賠未料該保險公司竟以手術等級2充作賠償後來我寄存證信函告知將向主管機關申訴並且依法提起訴訟過幾日就將賠償金額差額匯入帳戶所以自身權益還得自己去爭取
之前我出車禍對方駕駛是保國泰產險後來國泰產險在理賠上一直拖延跟欺騙你跟他抗議也沒用甚至我有兩份工作國泰依舊故意誘導我只能算一份工作的損失至於理賠撥款也一直拖延後來我開始錄音翻法條找對方漏洞整理好以後直接發給金管會金管會發信給國泰一份副本給我然後協商條件放寬了理賠人員態度對了最後錢立刻就下來了關於理賠這件事情真的自己要多多下功夫不管是問別人或是找資料
越看保險覺得水越深 而且保險公司都會利用資訊不對稱欺負保戶 小錢也許利用做工課問別人或是找資料ok申訴=>評議=>訴訟但大錢的話 評議的成本對保險公司來說相對低 當事人需花時間成本 評議踩書面審查經驗上會輸保險公司另公司也有權不接受評議結果 等提告 告輸了再給 有名的三冏孝子案例而賠理只賠原本應理賠+利息之部份也不公平 畢竟1+時間成本=1+0.00001利息公平嗎 而且1+時間成本不提告=0保險公司都有這種或然率之不利益 故保險公司要慎選 但要把理賠全壓在保險公司的商譽太天真了 良好的業務員?相信我 他的職責只幫送件 理賠下不下來少賠了也不知道 他沒義務也使不上力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51條,及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10條、第11條,得請求被告為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並給付懲罰性賠償金 目前好像沒人請求成功過總結買保險請認清現實,保費要繳 理賠不一定賠 想理賠或被少理賠 需做工課or花時間成本如沒做好心理建設 或 容易放棄 一句算了 那還是錢存在銀行 或買非常非常簡單的壽險 死了就賠 其他的請三思如已經買了 有空就做做工課吧 請對保險公司每一項條文 及每次說法抱著懷疑的態度
曾經擔任壽險理賠人員來回答如果是手術險理賠老實說每個理賠人員會用的手術倍數都不同別懷疑這是真的那有人會說去問保險公司顧問醫師意見啊嘿嘿~~問顧問醫師也是很可能每位醫師建議的手術倍數不同這時候理賠人員要用哪個手術倍數?老實說就要看保險公司政策還有主管的意見有些保險公司會用不同位顧問醫師建議的倍數中最低的理賠有些保險公司則相反所以老實說理賠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當然理賠還有很多黑幕都跟保險公司政策有關這就不多說老實說理賠人員還滿倒楣很多時候不是理賠人員的錯但每次被罵都是他們寫檢討報告也是他們真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jack-2004 wrote:曾經擔任壽險理賠人...(恕刪) 喔!!!不錯 講到重點了下次我就要講這個理賠是看人~重於看條款所以很多人說 哪家公司理賠阿沙哩我都一笑置之北部理賠人員和中部是不同人中區也有很多人 怎麼可以你遇到的是同一個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觀念留待下次解析 遇到這些理賠人員,該怎麼辦
三子父 wrote:喔!!!不錯 講...(恕刪) 其實大部分理賠還是看條款只有少數意外不過以前比較舊的保單有很多條款寫得有爭議現在的保單很多定義比較清楚怎麼處理這些爭議每間保險公司作法不同另外也有些案例真的很特殊特殊到連理賠人員開會都不知道要怎麼處理不過這種案件比較少數大多數其實是業務員亂跟保戶說明造成保戶一開始有錯誤的認知與期待這也是理賠人員常被罵的原因之一
jack-2004 wrote:其實大部分理賠還是...(恕刪) 當然理賠最大爭議點當然是客戶的認知不同業務員唬爛 客戶挑想聽的部分聽心裡想甚麼 耳朵就只會聽到甚麼所以 鬼扯蛋的客戶一堆 這個我知道不過 除此之外我說的是排除客戶問題之外理賠最大的問題 還是理賠員不看條款理賠清代的律法有爭議 民國100年定的法律一樣會有爭議這沒甚麼 只要是文字 就看你怎麼解釋 每個人的表述各自不同。就會有爭議過去的保單寫的簡單 有爭議 現在的保單爭議一樣不會少理賠員開會都不會處理 就應該找黑傑克去開會理賠員的門檻是甚麼? 當然是保險系的阿....真實情況 可能很多人會很訝異難怪開會還會有爭議....過幾天 我拍的影片會慢慢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