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另一个帖子里简单说过新一轮经济刺激要开始了,没想到今天就出炉了第一批的规划。
今天中国基建计划已经正式公开了新一轮基建投资的农村的部分,农村基建将投资4.52万亿(和08年一样四万亿,但是如今的体量比08年大很多,所以投资规模也大很多,投资分好几个部分,4万亿只是农村部分)包括农村公路,水利农田提升,乡镇物流快递基础站点建设和中转建设,优化农村快递线路(让农民通过淘宝等电商卖东西更方便,目前大陆网购虽然发达,但是发达的是城市,农村寄送东西比城市还是慢三两天,大陆打算让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快递速度缩短到半天),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能源方面,将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信息化建设方面,将加快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探索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充分利用区域水能、太阳能等资源在农村发展系能源交通。各个省也有各个省的计划,譬如靠近你们台湾的福建省的规划:2018至2020年,福建将建设改造通乡三级公路1000公里以上,通村路网100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养护示范提升30000公里。建设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65个,各县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当然这只是农村的,毕竟今年和08年不同,大陆的体量已经大了很多,这一轮基建的规模会比08年大很多,4.5万亿只是农村的,县城和县级市为代表的中小城市规划还没公布, 预计是十万亿,二线城市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规模预计会更大,说法很多,从十万亿到四十万亿的说法不等,等中央的消息吧!北京上海目前的口风是主要解决大量外来人口的保障性公寓和孩子需要回老家读书的问题。
北京上海可以确定的是以后不再新建商品房,要大规模建设国有产权租住公寓,就是北京上海深圳以后再盖房子产权都归政府,只租不卖,租金说是最高在均收入的到五分之一左右,而且不把公共住房放到偏远地区,盖到地段不错的地方,但是担心影响以前的商品房购买者,譬如我几百万买套房,一个月市面租金一万多,政府盖的租金一千多,冲击太大,买房者信心会崩溃所以公共住房会降低一定的舒适度,譬如和茅于轼说的,不建设独立厕所,大家用室内公共厕所,类似大学的寝室,让他在舒适度上和以前的商品房区分开。当然未必是公共厕所,这是思路是这个思路,也有说给独立厕所,但是客厅是公用的,方案很多,看最后采取哪个了。其实北京上海深圳是有很多土地的,只是那些土地以前被政府多规划为商业用地不许建房,还有基本农田(北京三环内都有苞米地)以前国企和科研院所划拨的没实用的土地等等,国企政府科研研所的大院子等。原本的基本农田全国按人口划分的,北京上海人口多,基本农田也多,目前打算置换,就是把北京等大城市的基本农田变更土地用途盖共有产权房,但是北京等大城市减少的基本农田划拨到其他乡镇或者偏远地区,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心的大片土地种庄稼是巨大的浪费。
但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五年后,北上广深等一线,杭州西安等二线,以及三线和农村又将大变样,作为大陆人我觉得这几年大陆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每隔几年城市就大变样,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还有计划消除所有平房,老旧楼,老旧公路,但是这一轮老房子就是拆了给盖新的,以居住保障为主,拆迁分钱或者分多套房在这轮已不可能了,但是住房拥挤,几代人住一套房的特殊情况会多分,但总体是让都能住房。
让中高档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等,让大部分国民都买得起,目前是这么规划的。目前大陆的智能手机和笔电每年卖出数量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还大,但是计划五年后还要翻一倍。
新能源车计划让大陆在十年内实现大陆的消费总量超过全世界的消费量的1.5到两倍,所以特斯拉投资100亿美元来大陆建厂了。特斯拉在大陆和以前不同,将以中低端电动汽车生产研发为主。
人均收入计划提升1.5-2倍,三十岁以内本科生工资计划提升三倍。
产业政策将修改的比中国制造2025还要大胆,计划全产业对标世界领先行业,譬如磨床对标世界第一的瑞士,芯片对标高通,总之就是所有行业都要对标本行业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司的战略,但是战术务实,就是不管和世界第一差距有多大,只要能做到比现有技术提高一点,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国家就大量给钱给补贴,给政策。总的来说是大胆想象,谨慎追赶,不设置具体年限。而且只要能提升大陆相关行业的国内外人才,给予优厚奖励,譬如芯片,只要你能给我们提升(不一定达到多高的水准,只要能给提升一点就够)就在政策和待遇给予破格,譬如政策可以给原本大陆不允许的双重国籍(只对少数定点人才开放)一次性给你一亿美金,每年给你一千万美金一直给到死(这只是个例子,具体数额视具体行业和所作的贡献而定,上不封顶)
当然,除了今天出路的农村4.5万亿基建计划,其他的还没有完成规划,但思路大概就是我上面说的。总的来说,我持乐观态度。
因为98年朱镕基和温家宝08年四万亿计划都实现了预期目标,大陆08年刺激之后的成果是五年后13年完成的,13年之前和之后的大陆完全是两个国家,98年刺激(03年和03年之后也完全是两个国家)前两轮都按照规划完成了既定目标,这一轮我相信也能如期完成。
大陆这几轮的刺激将会带动大量的就业,台湾的年轻朋友不妨来试试,机会多多。
补充一下,大陆为什么要每隔十年实行一次经济刺激,首先这是西方国家每隔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决定的,我们避免步入西方国家的后尘。其次,这都是邓小平1992年做的五十年规划内的,大战略邓小平都定好了,之后的江,胡和现在的习都是按照邓小平的五十年战略走的,他们负责的是战术部分,战略小平同时都定好了。
那么小平同时在定战略的时候就解释得很清楚,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众多,也很勤劳,都想为了过上好日子而努力,也愿意出力,可是8亿农民在农村,人均一亩三分地的现实让大家只能守着那一点土地无所事事,要靠经济的自然发展速度是很慢的,所以政府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每两个五年计划做一次生产力的提升,让广大愿意为了过上好日子而付出辛勤劳动,但是又没地方付出劳动力的人民群众不断有适当的岗位能把自己的勤劳发挥出来。
补充一下刚听到的,就是解决不爱生孩子的问题,研究恢复并改进98年国企改革之前的国企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做法。
具体来说,譬如我姨和姥姥当时是国企的,企业内部设有托儿所,托儿所有保温箱和照顾的阿姨,我姨出了月子就带孩子上班了,每隔一个小时左右可以下楼去托儿所给孩子母乳喂一喂,奶粉的话阿姨就可以照顾。孩子大一些单位内有机关幼儿园,上下班直接带着孩子来单位。
再次实施计划是全民普惠型的,譬如城市里,以写字楼为单位,多建一些写字楼,搬迁一些公司到新写字楼里,每个写字楼空出两三层做托儿所和幼儿园,让女性上班和带孩子不冲突,实现上班的时候带孩子一起来,下班的时候带孩子一起走,资金采取政府托底,民间盈利性资本进入,个人承担一部分的筹资原则。避免托幼成本高,还浪费年轻妈妈全职看孩子,不但造成不爱生育,还浪费接近一半的年轻妈妈全职带孩子,只消费不生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不过托幼制度不在这一轮经济刺激之类,因为大陆的老龄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当年的一胎化政策只有党员干部,公务员教师等有公职的人严格执行的(生二胎开除公职,开除党籍),民营企业和农民普遍没执行一胎化,再加上前年放开二胎民间生育欲望很强,这一轮资金也有限等,托幼制度计划在202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里实行。这样也有充分的时间完善。
nickmail1971 wrote:
奇怪了你說的這個怎...(恕刪)
农村基建启幕 规模或超四万亿
nickmail1971 wrote:
奇怪了你說的這個怎...(恕刪)
我是学经济的,工作十多年,不过是个小卒子,政府做这类大规模投资规划的时候,会雇佣金融做一些资金来源适用风险压力等解决方案,所以提前知道一些。当然这些也不是秘密,也不需要保密,但是在正式反感出炉之前,政府没必要对社会公布,因为方案没通过各行业的反馈和资金方面的规划,公布一个不成熟的反感没意义,但是他也不保密,能接触到周边工作的人群都知道。
譬如农村的4.5万亿今天已经公布了。
其他的会陆续公布,和温家宝的4万亿一样,资金项目是分好几批的,不是一次性发放下来,其他的譬如中小城市,二线城市等的规划和资金几个月后半年后乃至一年后都有可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投资规划已经比较成熟,不出意外会在农村规划之后出炉。
郑国成 wrote:
我是学经济的,工作十多年,不过是个小卒子,政府做这类大规模投资规划的时候,会雇佣金融做一些资金来源适用风险压力等解决方案,所以提前知道一些。当然这些也不是秘密,也不需要保密,但是在正式反感出炉之前,政府没必要对社会公布,因为方案没通过各行业的反馈和资金方面的规划,公布一个不成熟的反感没意义,但是他也不保密,能接触到周边工作的人群都知道。
譬如农村的4.5万亿今天已经公布了。
其他的会陆续公布,和温家宝的4万亿一样,资金项目是分好几批的,不是一次性发放下来,其他的譬如中小城市,二线城市等的规划和资金几个月后半年后乃至一年后都有可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投资规划已经比较成熟,不出意外会在农村规划之后出炉。
這 ...
「全球」人口,75 億 → 85 億 → 105 億的時候
「全球」先進國家都在思考〔不要再生了〕的問題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