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談談定存股到底好不好?

各位投資先進好
最近發現好像大家討論定存股講得沸沸揚揚~ 尤其在這種賺錢不易的年代
看到如何存股就能如何地讓自己財富自由等等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而Google的搜尋熱度也在這幾年不斷地攀升。如下圖

談談定存股到底好不好?

但是真心覺得大家存股真的要冷靜一下好好想想現在是否適合存股。
小弟其實也是存股愛好者, 約近10年的經驗~ 但沒有很厲害!
但是有小小心得可以給各位參考, 如觀念錯誤請指教! 因為我也想要快點財富自由阿!!!

定存股大家主要賺它的利息(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 等股價回到除權前價位, 那才是真的賺錢
否則在尚未填權之前都是虧損的(有些發放股票股利的就可以降低您的除權錢價位)

今天剛好一位朋友傳來一篇文章來分享~ 其實寫得不錯~
存銀行,不如買「定存股」!這檔真正的定存股.....

的確有些股票的殖利率都有4%以上, 尤其是銀行金融股。
真的也比定存好上好幾倍, 但是如果股價跌個10% 但殖利率有4%, 那就代表有兩年是比定存的利率更低的也就是0%.

所以真心建議大家存股是好的! 但是要看時機啊!



2018-10-19 9:0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定存股
把存股想成股票市場的包租公吧

Oliver886 wrote:
各位投資先進好最近發...(恕刪)
手上今年除息的沒一檔填回來的

最慘的是3042
是要繼續撿還是來個佛系投資
存股絕對是多數虧錢散戶要賺錢的唯一方法,但是有幾個先決條件
1. 挑的公司未來展望要持平或好(這個最難)
2. 初期進場點很重要,低檔進場才能安心睡覺,想想如果你在2007-2008年之間才開始存股,那要多少年才會翻本。
3. 蹲廁太久腳麻了,樓下繼續....

Oliver886 wrote:
各位投資先進好最近...(恕刪)

當年長投是為了打敗這張~誰知現在利息......


歹徒

surfboy777 wrote:
存股絕對是多數虧錢散戶要賺錢的唯一方法,但是有幾個先決條件
1. 挑的公司未來展望要持平或好(這個最難)
2. 初期進場點很重要,低檔進場才能安心睡覺,想想如果你在2007-2008年之間才開始存股,那要多少年才會翻本。...(恕刪)



1.不是很難而已,對散戶來說根本是難如登天。
2.即使在2008最高點開始買進追蹤台灣股市or美國or全世界的指數型ETF,現在依然是賺的。



存股只是眾多主動投資法的一種。而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就是高機率做輸家!

存股從名稱上就有問題了。套上"存"這個字眼容易讓人聯想到定存。股票的高報酬高波動以及公司股價永久性衰退甚至下市可能,都和定存的保本性穩定性可預期性有天壤之別。

且絕大多數散戶根本沒有足夠的基本分析功力,他們無法在公司或產業出現永久性衰退時逃出,加上都重壓少數個股,以致造成重大虧損。

更何況有些公司或產業衰退連專業分析師都不一定能準確看出。只看看財報,了不起多看年報的散戶,真能辨別公司的好壞?


---------------------------------



自從四十年前柏格先生將指數化投資工具帶給投資人後,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法就成了一把衡量主動投資人績效的尺。同時也是許多無用主動投資法的照妖鏡。

普通散戶可能二三十歲開始買股票投資,因此投資時間差不多算四五十年。
只要是散戶,要在這麼長的投資時間取得勝過市場(大盤)的績效,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是萬中選一的投資天才或倖存者偏差的幸運兒才有可能。

因為有被動投資法的存在,主動投資人績效必需取得高於市場績效,否則就是在做白工。
而那些自稱達人自稱股神總是教導散戶進行幾乎必敗的戰法。散戶努力學習技術分析基本分析,但股市不是努力的人贏,是更強的人才能當贏家。

事實上股市猶如競技場,拿木棒的散戶,對上拿槍拿砲的法人職業經理人,被屠掠是裡所當然的,因此散戶總是當平均以下的輸家。
商學院有門課叫做財務管理
講的重點說穿了就是一句話,如何在要用錢(現金)的時候有錢(現金)用。

這其實是整個理財活動的重點,人把錢拿去買一堆用不到的東西是為什麼?
為的不就是以後要用錢的時候可以換成錢

錢的來源有兩個,
第一是你持有的資產定期給的孳息。房地產是房租、股票是股息、債券跟定存是利息。
第二是你把這資產賣掉換到的錢。

這其實是兩個考慮
產生金流的穩定度、以及價格變化程度

放到股票上,目前找的到的說帖都集中在第一個考慮上
流行過的鋼鐵股阿、電信股阿、到現在喊金融股、還有人喊ETF

你看看這些都是些股本大的,也就是說...
提倡定存股的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假設叫大就是好

但其實要考慮的有四個因素
1.買進的價格 2.配息的穩定度 3.賣出的時間 4.賣出的價格

但很可惜,3跟4其實是未知的
所以反推回來,用壓低買進的價格來避免未來賣出時遭遇虧損

這就是所有定存股大師的技藝所在
最早葛拉翰用絕對價格低來做為保險
可惜的是他活躍的時間是1950年代以後,整個股票資產都是過度低估的年代
他的學生巴菲特的職業生涯後半就找不到絕對價格低的標的
所以巴菲特跟蒙格推出了修正版,價格低於價值時買進
也就是所謂的雪球原則 (其實還有科斯托蘭尼的狗與人論,說的都是同一件事)
問題在於,價格寫在黑板上,價值在每個人腦袋深處
一個人覺得今天股票貴還是便宜,判斷的標準其實是....昨天的價格

所以你說萬點高或不高,看他從100點漲上來的都會說他高,看他從20000點跌下來的會說他低

要我說阿,所謂定存股跟一般散戶追高殺低其實是類似的
差別只在前者只知道看殖利率,後者只知道看價格
股票不是一張第一象限的表就能夠完整表達


parus wrote:
商學院有門課叫做財務...(恕刪)


見解精辟

價值在投資人心中,價格在市場上
我看到不錯的股票下跌總會竊喜,無奈手臂不夠粗,無法同時接啊!
價格漲漲跌跌,拉長時間來看,心中自然有數了

swabber wrote:
把存股想成股票市場的包租公吧


這句話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房東買房子是為了收租金

不會因為房價漲跌,而把房子賣了,同樣如果買股票

是為了領股利,又何必去在乎股價的高低

以前沒有想到這一點,每次股價漲了一點就忍不住賣出,

股價跌了就會擔心時何可以解套,會不會再跌

當然房東出租用的房子都不會買豪宅,應該都是普通民宅

同理,要收股利,就要買低價但是不會倒的股票,而且

每年都發股利的,目前我只想到0056、2886、2884、2891

這幾支就算被套牢,3年內股價也會漲回來的。
以前同事買太高被套牢N幾年(現在我不知道現在回本沒)
從短線變成安慰自己存股領息^^!!!
還說當初存銀行,至少本金不會變少

股票市價+已領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
大於本金 算是存到$
小於本金 嚴格說套牢等回本

雖然放長線沒有短線進場價格那麼嚴
但是也是要看進場價格
因為進場價格高低是決定什麼時候開始存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