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單解套

2004年買了那棵樹的投資型保單
月繳5000
前幾年的前置費已扣完
之前有買美林世礦基金陪很慘
後來逐間會選基金了
投資效益還不錯
每次線上贖回
都沒有比對線上預估金額與實際入帳金額
直到前一陣後來發現線上預估金額與實際入帳金額差頗大
例如預估21000 實際19000 差了兩千多 約10%
打電話問客服 說是匯差與交易的時差 有差這麼多嗎
差沒幾天 有差這麼多嗎
甚至還有一次
我贖回巴西基金
結果那幾天巴西大漲
想說應該反而會比線上金額還多
沒想到還是少了10%
每年基金管理費就已經夠多了
贖回還莫名其妙少了10%


解套法
買國內加權指數基金
停扣維持最低要求額度
金額到一個數額就贖回
免得被多扣管理費
把這保單當作是壽險保單

各位有其他建議嗎

心得
保險就買壽險、醫療險與意外險
其他都不要買

2018-08-27 10:5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保單解套
看你要當投資用還是保險用

投資的話把保額降到最低降低成本

保險的話就像你說的停扣 扣基本保費
感謝分享

儲蓄險或是投資型保單 我一律不碰
因為「變現性」太差
如果臨時解約,又有一堆鳥費用要扣
不賺反而賠…

而且基本算數算一下
年化不超過2% (每家不同,但幾乎不超過2%報酬率)

很多保險業務都說拿來當「存錢」…
也許吧…
見仁見智

monkeyman wrote:
2004年買了那棵...(恕刪)

我當時也是誤入歧途,現在只能每月扣2000,當作強迫儲蓄。
每年找高點贖回一次,至少都還有小賺,又有壽險功能,給你參考。
投資型保單適合長期投資使用 (要會看標的或者全委)

因為基本上目前市售的投資型保單

都會扣一些費用率,大概都在140%~150%之間

所以會感覺前面的保費被吃很多,這是正常的

所以如果沒辦法長期在看、長期在關注

還是不建議用投資型保單做投資~

以樓主的現況來說,可以考慮不繳

把裡面的剩餘費用留著當壽險,讓他繼續扣即可~
投資型保單 的危險保費會隨年齡,逐年增加...如果放在帳戶下的投資金額太少時,長期的投資獲利,可能還不夠扣繳 每個月的危險保費和國泰收取的行政管理費.導致帳戶價值越來越少.

國泰以前有 創世紀甲型, 只要保單帳戶價值 超過保險金額(例如100萬), 就不用扣繳危險保費,但 身故所能領取的保費 就只有保單帳戶價值. 這樣可省下高昂的危險保費,但就失去保險的價值了. 變成純粹投資和 遺產避稅的用途.

另一種 創世紀乙型, 身故時,可領回保單帳戶價值和 保險金額(例如100萬),代價就是持續扣繳 危險保費.

我個人過去的錯誤方式,是用一次躉繳的方式,選了幾檔海外基金,就打算放個5年~10年,不去管它...結果,10年下來,被扣繳危險保費和國泰行政管理費,又加上 匯率損失,投資損失...10年的總報酬率竟然是 -30%,很慘.

但同期,我家人用定期定額,並且 常常關心基金績效, 適時轉換, 10年期間他就賺了幾十%,比定存好.

後來,我不在用放牛吃草的方式來對待投資型保單.把一些長期虧損的 世礦和拉美基金,認賠出清,改買績效比較好的 富達印度 和 高科技後, 虧損才漸漸減少,但目前仍是虧損中.

基金轉換時,我發現要特別注意匯率,不能只注意基金績效,例如 美金轉歐元時, 保險公司的賣出 匯率 和 買入 匯率 ,都會吃掉一些本金,轉換當天馬上就會出現 -0.7%的損失. 萬一剛好買在匯率差的高點, 就算基金淨值有成長,但換匯後,我的台幣投資效益卻是虧損的.


樓主你好
大樹出的投資型保單有很多
每支商品的內容不太一樣
每個人的標的配置又不一樣
樓主若真的想要分析
誠心建議把近3個月對帳單貼出來(遮住個資)
有無附加附約?
壽險保額是多少?
被保人年齡性別?
投資標的是那些?
繳費狀況有無正常?

你看那麼多網友
回覆都是對投資型保險的負評
你自己看著看著就越心煩
哪天就停扣 贖回 解約
隨著年紀增長
危險成本會愈扣愈高
總有一天帳戶價值會扣到沒有
之後就抱怨投資型保單很不好

以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