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常常收到之前我開的賴群組的群友,發信問最近買了很多被動元件類股在山頂上,像是光頡買在78元怎麼辦,達方買在90元怎麼辦之類的問題.....
有時候蠻納悶,股票漲了三倍四倍還去追,不賠錢也難,問他們為何追那麼高,得到的答案是因為他們未來營運狀況還會成長之類的回答,但是從基本面角度來觀察,有些被動元件個股其實營收和盈餘都沒有大幅增加,本益比高的嚇人,他們忽略了未來營運成長,已經提早反應在股價上面很多很多了。
讓我想起去年1月在01分享的亞電當時9元多,漲到今年6月最高來到28元,足足漲了2倍多,股票市場上,底部的股票很少人看得上,低價股也很少人看得上,都是等漲很多了才去追價買進,完全沒考慮到"報酬與風險完全不成比例",當然成為股票市場上的那80~90%的輸家。逸昌當初在01分享時,也是看好他基本面與高殖利率的長線投資價值,分享完沒有馬上漲,也一直在01被酸,結果今年6月最高漲到41元,證明逸昌的確是檔長線好股票!
距離第二季財報最後公布日8/14剩下大概三週左右,其實要找出類似低檔區的亞電沒有很困難,只要把上櫃股(排除上市,因為上市股本較大)把股價由低而高排序,然後一檔一檔找出第二季營收大成長的個股,再去觀察過去的財報數字,不難發現其實很多股票還在低檔區,尤其第二季很多個股在這季會有匯損回沖的收益,在本業成長以及業外匯損回沖之下,不難找出類似當時的亞電。
所以與其每日上來01或是ptt看明牌,其實不妨花點時間好好的從低價股一檔一檔篩選,低檔布局,往往才會有大波段的獲利。當用心篩選過後,不用急著進場,可以列入自選清單等到實際財報公布後,去比對是否與自己當初預期的數字雷同,如果相差太多,試著去尋找為何盈餘與自己預期的有點距離,是不是哪裡漏掉沒有注意到?
順便談談前陣子很夯的被動元件概念股,老實說該類股操作的甜蜜期已經過了,真心建議不要再去操作被動元件,包含也不要去當沖被動元件類股,不然只會虧損出場。
然後附帶談談報紙或是網路上的一些個股財經新聞不完全是真的,有些是主力去找記者寫的,所以需要謹慎,不要完全照著新聞面去操作股票,這樣的風險也偏大,談談我自己的經驗,去年在01分享過一檔8059凱碩,當時太過相信新聞面,以為他是一檔轉機股,結果後來的營收跟新聞寫的內容相差很遠,所以個人也認賠出場,從這次經驗學到唯有回歸到已經公布的營收數字來尋找真正有轉機的個股才是最安全.風險最低的投資法!
回想過去在群組分享過很多低檔的個股都有翻倍的表現,例如:精英.美琪瑪.達興材料.堡達.亞電.逸昌.聯一光.英濟.宏齊……,回歸基本面最大的好處是,即便下跌也有基本面支撐,不至於大跌很多,因為當股價超跌,一定會吸引特定偏好基本面投資的主力進場逢低承接,所以只要設好停損點不去追那些強勢股或是漲太多的,其實在股票市場中也能成為那5~10%的贏家!
附上今年上半年總損益,如能從基本面挑選股票,且不追漲很多的,都能穩定獲利!

PS:酸民一律加入黑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