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弱弱的請教,關於期指轉倉損失問題

由於個人是"短視的賭徒",資金亦有限,故也就沒有轉倉需求!
唯常聽說"期貨轉倉損失",故還是希望能有"正確解答" !!!

轉倉真正的損失在那呢 ?!? (在不考慮手續費/稅金問題!)
個人認為...以台指為例

1.轉倉,同時買賣當/次月商品
2.結算以現貨為主

3.剛查到七月結算日,已知除息影響點數為 261 點
4.目前 六/七月 台指價格 10935/10685 , 相差 250 點

5.故理論上目前六月轉七月合約,多方賺11點,空方賠11點

======================

另一點是
由於近日觀察摩台,"拉高轉倉"動作頻頻
想請教的是

對於擁有大資金大部位的 法人/外資 ,
"拉高or壓低 轉倉"之優缺點為何呢 ?! (多or空方應有不同的解答吧 !??!)

=======================

以上如有誤,煩請不吝撥空指正!!


2018-05-25 15: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問題
轉倉真正的損失在那呢 ?!? (在不考慮手續費/稅金問題!)

我的看法轉倉成本除了稅金跟手續費外

再來就是點差,就算你看到下個月點數一樣,但買賣價通常就是差一點


3.剛查到七月結算日,已知除息影響點數為 261 點
4.目前 六/七月 台指價格 10935/10685 , 相差 250 點

5.故理論上目前六月轉七月合約,多方賺11點,空方賠11點

可能考慮到填權機會比較大,就好像正逆價差一樣的意思
期貨轉倉

沒有損失

頂多是轉換時滑價損失

因為遠月期內外盤拉得比較開

這問題我搞了兩年才搞懂

即使是空方轉倉也在誤差範圍之內

零和棋局
恬適大是強者!
恬適生活 wrote:
由於個人是"短視的賭...(恕刪)

恬適生活 wrote:
"拉高or壓低 轉倉"之優缺點為何呢 ?!(恕刪)


期貨每一個結算都是獨立事件,

法人手上近月期貨有多單,
拉高,近月多單平倉=多方獲利了,如果遠月下的是空單呢?

如果法人手上近月期貨是空單,
壓低就是近月的空單獲利了結,未來建倉是多單或空單沒人知道。

所以拉高or壓低 轉倉只對現在有影響,對未來影響不大。

而且除了主力自己知道以外,沒人知道他們手上的多單或空單,
未來轉倉會不會有連續性,

另外樓主其他的問題只要長期觀察近月和遠月的價差就會有想法了,
實際轉倉個三四次會更清楚
樓主要關心的應該是逆價差
逆價差平常是因為預期心理會漲會跌產生的正逆價差。
另一個比較明顯的是除息季的除息逆價差。

6/7月 10935/10685 逆價差250點。
空單 10935 回補 6月單,建倉空 7月 10685
7月結算時,如果股市平靜無波,除息通常多多少少會填一些息值,因此7月結算價就會落在 10685-10935之間。
假設7月結算價是10785。那空方回補10785就要賠100點。

大盤10935 跌到 10785 跌 150點, 放空期指反而賠 100點。這因為逆價差不利空方造成的。

當然也有可能大盤貼息跌至 10500。
但依以往的經驗看,填部分息值的機會還是比較大。

以往6月後,我常常會作多期指,或估算逆價差可能的變化去雙賣op。
今年不玩了,那個比特幣大跌的不定時炸彈,害我今年不敢作多期指,乖乖作現股就好。

恬適生活 wrote:
由於個人是"短視的賭...(恕刪)


要看操作期指的目的而定

投機者對於期貨結算時的價格就見輸贏

避險者的轉倉動作在波動完成之後的收斂就沒有差別

所以市場上常見大資金交易者短期在結算前製造波動狙擊投機者

這些動作常常幾個月就來一次 無關趨勢 總是令投機客徒呼負負 死在最大乖離的狀態 哈哈~
期貨轉倉當下不會有損失
只是一個成本變動的概念!


A、B兩帳戶,各持有 11000 空單 一口
A 轉倉 -3 ===> 成本變為 10997
B 轉倉 -28 ===> 成本變為 10972

------------------------------------
假設 C 以220萬無槓桿持有11000大台多單一口
帳戶內一直維持 權益總值=大台指數X200
多的出金,少了入金

5/16轉倉 -28
扣掉1點轉倉費用
成本降為 10973
所以出金 27x200=5400

如果每年扣除轉倉費用有500點的逆價差
那 C 就是每年可以出金10萬元

當 C 持有大台多單一口 22年
總共出金 220萬
假設22年後,大台來到5000點
那帳戶內一定還有100萬

請問多出來的這100萬是誰給的!!!




感謝樓上多位先進的回覆,與個人所了解相去不遠,
先節錄/整理如下,如無問題or無補充再置 1F

1.期貨轉倉,沒有損失;期貨每一個結算都是獨立事件.

2.七月除息逆價差,填息預期下,不利空方.

==============

結算前拉高or壓低 轉倉部份

基於上述原因,在有大部位的外資/法人中,
無論是避險單or順勢單,

轉倉應著重在"價差的收斂/發散"
並非是"拉高or壓低"

恬適生活 wrote:
感謝樓上多位先進的回...(恕刪)



假使 上下震 op雙賣 可能好點樣子……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