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18
本文主題,論,台股最大詐騙案,殖利率
更名為,論,殖利率的迷思,內容無異動
107.4.21更新資料,韓國不除息,已由dancingra大大及拍照大大
提供證交所資料及國外相關資料說明,確認現階段
--------韓國不除息----------
正式回覆前,可參閱113樓大大見解,謝謝大家
本文討論過於熱烈,將於4/16晚間11點統一回應網友問題
對於大多持不同意見的朋友,我有清楚簡單的論述,可以直接回應
請稍安勿躁,謝謝
4/16晚間正式回覆
對於網路的亂象,似乎已經到了需要撥亂反正,除惡去邪的時候了雖然我在小時候,就從會計原理發現這個除息的疑問,
終於在105年,有人正式提案,金管會也進入實質審查可行性
進入資訊分享區
金管會上周四與八家金控座談時,某金控負責人建議,最近股價不好,跟接近除權除息日期有關,國外沒有除權除息日下調股價制度,若能取消這項作法,就不會加重賣壓,也不會出現棄權棄息,其他金控負責人也立即發言呼應此觀點。
這位金控負責人表示,包括美國、加拿大及一些歐洲國家,都沒有除息除權日下調股價作法。
昨天在曾銘宗臉書上,也有民眾指出,為什麼公司賺錢配息,隔天股價卻要往下調,明明是扣自己的錢還要被課稅。建議能夠股票配息而股價不除息,這樣的話扣起稅來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接受。曾銘宗首度在臉書上具體回應說,正在研究可行性。
曾銘宗表示,由於近來類似的建議不少,因此早在兩周前,已請證期局蒐集其他國家作法,檢討可行性。
曾銘宗強調,這是股市幾十年來的交易習慣,對散戶利弊影響都要分析,才能夠作出決定,8月底前應可完成。
他表示,沒有這項機制的美國,主要是以法人為主的市場,透過市場機制就會反映應有的價格;但以散戶為主的市場,若未下調股價,散戶若不知相關資訊,以為未除權除息,用高的價格買,對散戶也不見得公平,所以還要再多蒐集其他國家資料。
金管會官員表示,美國等國家大部分都是除息,且是法人市場為主,加上漲跌幅限制較大、甚至沒有漲跌幅限制,法人下單時自然會考慮到除息後的價格,透過市場機制自然反映價格。
而台灣因散戶多及過去漲跌幅限制只有7%,因此,開盤前的參考價會扣掉配息金額。舉例來說,7月30日A公司的股價是每股25元,若配現金股利1元,31日除息日時,開盤前參考價會扣除1元配息,降為24元。
曾銘宗強調,美國散戶比重只有2%、3%,所以會蒐集更多國家資料,從會計帳上、資訊透明度及交易習慣等層面,進行研究。
2015.8.18(基於台灣散戶太多,保護散戶的立場而決定否決)
為了避免除權息前造成的棄權息潮、以及外界建議除權息交易日不調整個股參考價,金管會委託證交所研擬除權息制度,證交所發現,東京、上海、香港等鄰近交易所都有計算除權除息參考價格,因此決定維持現行除權除息制度。
證交所表示,上市櫃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將使得保留盈餘及現金減少,公司資產、股東權益總額會減少,但發行股數未有變動,所以股票價值應會下修;另外,上市櫃公司配發股票股利時,因為發行總股數增加、每股價值變低,所以會以除權息前一日收盤價扣除除權息值,訂出「除權息參考價」。
提供個股的除權息參考價,金管會表示,主要是因為公司發放股利時會使得股票每股淨值下降,投資人如果在除權息交易日以後買進的股票,將無權餐與股利分配,為了反映除權息前後的差異,因此有必要訂出除權息參考價。
參考國外制度,金管會表示,((((((韓國在發放現金股息時不辦理除息)))))),但除權則計算及公告除權參考價,而日本、香港、上海等證交所都採公開揭露除權息參考價作法。至於歐美市場,大部分投資人屬於機構法人,雖然沒有漲跌停幅度規定,但證券商及資訊廠商都會根據上市公司的權值及息值來計算參考價格,讓客戶下單參考。
請各位自認天下無敵的朋友們,以上金管會表示的意見,有看不懂得可以詢問我,謝謝
進入心得總結
配息不除息,不是什麼新鮮事
配息不除息,不是什麼新鮮事
配息不除息,不是什麼新鮮事
很重要,如果我可以說一百次........................
在等待看看其他大大,到底有什麼留言,或是什麼高見的時候,我給了大家一整個下午的時間論述
,雖然剛註冊01帳號時候,就有網友提醒過我,這裡有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或是其他類似的建言,我都表示沒關係,既然都來了,面對大家的疑問,我有心理準備,但是,我今天累了,不過,不是寫文章累了,而是太多自稱見解獨到的朋友們,極力想要讓有心學知識的朋友,不要看我的文章,這讓我非常慌張,因為,我怕大家沒有反思的機會,或者,吸收新的見解的機會,我極力解釋,但,自認為,學經歷都遠遠超過我的朋友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怪怪想法,怕我的朋友們被誤導,所以我心裡慌了,也累了。
不過我選擇給大家這麼多時間去論述,其實也是為了,一次讓大家看清楚,有些朋友,似乎,只要我們不相信他們的論點,他就希望毀滅妳,攻擊妳,雖然他們常說,我不聽其他人的意見,這點很重要,大家不愛看我的文章,不要看就好啊,我也不曾去人家的帖子裡面,攻擊版主的經驗,但是,大家有發現嗎,它們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求我們,接受他們的想法,除此之外,你們就是錯誤的,狂言亂語
提出建言的,都是金控董事長,據我所知,都是國外財經博士,我不曉得,由這些人提出的提案,有哪些對於本文主提的朋友
學識及社經地位有高過他們的,
再次強調配息不除息,不是什麼新鮮事,希望自認學識廣博的朋友們,面對它吧
我不責怪各位對於本篇主題,而產生的反對意見,因為這個問題,幾乎等同重機能不能上國道般,贊成跟反對的,都有他看似合理的立論基礎,但,是可以被討論的,01網站之所以這麼熱鬧,不就是因為這邊充滿新鮮的事物嗎?
但是如果以攻擊為目的,以諷刺為樂趣的言論,您就等於嚴重傷害到您自己了
絕大多數的人,受限於教育,無法勇敢突破自己的框架,用固定的想法看世界,但我認為
人類之所以進步,乃因隨時懷疑過去而有所創新
您可以依然使用舊思維去探索世界,但不能阻止別人在水底望月球
我在這裡,提供大家前所未有的思考方向跟投資邏輯,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您可以不參與,或者反對,或甚至
去開一篇文章,使用大量的資料,引導大家思考,並且不要看我的文章,這不是很好嗎?
姑且不論這些朋友是否滿腹經綸,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但,您自己很會投資賺錢,沒用阿,我們要的是,我們要跟妳
一樣會賺錢,拜託仔細地教我們,好嗎?
但是很可惜,從這些朋友歷來發表的文章積分數來看,他們的文章,無法引起共鳴,就算他們很會投資,可惜的是,這些
朋友還在投資討論區,要提點我怎麼去使用-----標點符號--------
我喜歡從生活中每一個細節去找投資機會或是值得省思的現象,從這幾天熱烈的討論中,我再次深刻領悟到,為何股市總
會不段發生一樣的事情,因為總是有一定比例的人,使用固定的思考模式,不會改變,於是乎我們可以從中套利
在此強調
這是我的世界,在我的天地裡,幾個小小的塵埃,不會阻擋我瞭望世界的遠見
我永遠提供,不同的見解,希望給有志一同的朋友,換個角度看世界,謝謝大家
我再次強調,這是自由的網路世界,在我的文章裡,不會封鎖任何人,但是我今天發現,太多因反對而反對的朋友,確實
為了擔心其他好朋友們被錯誤引導,感覺到一點點疲憊,但我會持續分享我的觀念,只是這幾天我要開始重新評估市場,
或許不會馬上再發新文章,敬請耐心等待
另一篇文章,----論技術分析,95%勝率,上帝指標-----至今-----能未能有朋友提出反對意見,甚是可惜,
正式的原本,本文如下
沒想到,我太高估自己的閱讀能力了,記得學生時代,就算期中考,我也無法連續念書六小時以上,何況現在
今天閱讀的--不當行為---
目前讀起來,沒讀多少已經有許多見識是我從來不自覺的,如果有空的大大,推薦有空可以翻翻看,有點內容
今天的標題比較聳動,若有看法不同,必屬正常,歡迎討論賜教
-------107/4.15 晚間6點34分更新此段內容
歡迎賜教是指,您可以對於內容的錯誤之處提供指正,就算我看不懂,其他網友也能看懂,不用怕會被我賺到您的知識
如果您留言的內容,有稍微直白的內容,表示您有相當強的見解,為何不分享給其他網友,順便把我的文章,大力糾正呢?
類似----廢話一堆----的留言,實在沒能展現您的知識,小弟愚見,如果自己不嶄露自己的博學內容的話,這段話,或許會傷害到自己喔,愚見,敬請見諒-----
107.4.15晚間8點48分更新內容如下 107.4.16 0點10分睡前最後更動如下
-----為了廣大網友的回應,我想需要做此統一回答---------
各位對於公司殖利率配息而衍生的基本面經營思考,都是對的,並且很感動,小弟的讀者,絕大部分都是具備一定股市智慧的朋友,對於基本面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水平,
只是跟我想表達的意義,卻有一些偏離了,簡單扼要來說,就一個邏輯,我在闡述
-----------為何證交所堅持要強制除息---------
-----------為何美國不用--------------------
-----------是否應該為了殖利率買進-----------
不知道這樣是否可以引導回我想要表達的真實內容,再次強調,各位對於公司殖利率配息而衍生的基本面經營思考,都是對的
小弟不才,自認才疏學淺,憑藉著不斷的暑修,也幸得學校的垂憐,不小心混得一張國立商學士的文憑--感謝上蒼,這很重要,這是我保持穩定現金流的最佳保障,但無法致富,也因此在這裡跟眾多網友們或專家們先大聲疾呼,若以下會計學的看法與大家不同,請勿再叫我回去重念學位,我已經至少重修三次會計學,當到全身無力了
本文開始
經常聽到新聞媒體大篇幅報導,今年上市公司又發了多少股利,股民賺了多少紅包,更有許多專家在媒體上大力推薦某些殖利率長期偏高的股票,建議大家放定存不如把錢放在高股利的公司,一切聽起來都這麼的合理,尤其這些都是----專家-----說的
但是事實上呢
一張股票市價100元,明天除息10元,今天您擁有多少財富---答案是10萬
明天除息完成,除權參考股價90元,配息10元,明天您擁有多少財富--答案還是10萬
我看到有人舉手發問了,說不對不對,明天((如果))填息呢
填權填息,這件事情就是其中一件誤導投資人的錯誤看法
如果配息完之後必須用((如果))這個期待,那麼整個期待除息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明天(上漲)而已嗎?????
既然只是要分析明天是否上漲,那不就是單純的投機預期而已,何必要給他除息呢?更別說除息金額過大,還會扣稅,財富可能不到10萬了..........
因此,我在此大聲疾呼,千萬不要抱持著我擁有這檔股票,是為了打敗定存利率,而想長期持有參與配息,這從根本上的觀念,就是個大錯誤
很可惜前陣子有人提出除息,不要扣除明天開盤參考價的提案被否決了
我認為,公司的價值,也就是市價是由市場所決定,除息,這件事情應該當作保留盈餘之減項,若要提醒投資人,除息後有什麼影響,應該將明天除息後淨值減少的數字,公開於股市觀測站就可以,投資人自己會去評估明天想要買進賣出什麼價格
-----而不是由證交所強制除息----
網路上有幾篇熱烈討論,美國到底有沒有強制除息的規定,綜說紛紜,解釋理由更是天花亂墜,
但我總結我的心得((也許是錯的))我不確定,但是我相信我的看法
就是美國財經網站,確實會出現明天的除息參考價,也就是跟台灣一樣的制度,但是......這是提醒...不是強制
美國證交所並沒有公布除息參考價,也就是說,美國除息不會影響大盤指數
因此,在台灣仍然保有強制除息的規定的現在,千萬不要用著,殖利率可以打敗定存的觀念去購入股票,也許您曾經或持續保持高報酬,但是,如果是我,我的錯誤判斷所導致的盈餘,我都會十分恐慌,因為這就是運氣,運氣帶來的財富,也會因為運氣不好時,全部還回去
107.4.16晚間0點17分新增本文如下
若不討論強制除息的必要性之餘,在波段操作中,長期持有一家獲利穩健並且配息政策完善的公司,是有助於增加長期投資報酬率的有效組合,這一點在本人的另一篇文章中
---論,對不起,我真的想得跟您不一樣---
有部分論述有提及,並非否定此投資選股策略,特此說明,避免產生誤導基本面分析的副作用
共勉之
107.4.20重大更新資料內容如下
資料如下,小弟解讀方式如下,或許大大們對於文章內容解度亦不同,至少為最新資料,可供網友自行評估之前爭論的議題
資料來源,為某位大大費心擷取,在此感謝此大大,不淪於無意義的謾罵,不斷提供新資料論述,如果是小弟誤引用錯誤新聞稿
那小弟在此道歉,但若小弟解釋以下文義若有大大認同,也不是小弟獲勝,來這裡不求勝,只求賺錢。其他無用
小弟解釋本文如下
1998年7月之後,韓國證交所為了避免現金股利,除息後帶來股價大幅變化(除息價格當然大幅下降,填息又會大幅上升),所以修改為不除息
但股票股利仍然要除權,而且要方便證交所更新電腦資訊方便除權,要在年底之前告訴證交所,方便作業
如有錯誤,歡迎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