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各位大神,
近期康和證券推出自訂槓桿股權交易選擇權,
想請教它的運營模式,
另外小弟對於選擇權這塊不甚了解,
懇請大神解惑。
基本上就是買買權跟買賣權, 而履約價, 權證是券商訂給你的, 而這種選擇
權則是可議價的. 我是把它當成一種靈活化的權證看.
這個應是康和自己的交易平台, 跟證交所或期交所應無關. 但對於可展延的
契約, 應該會由集保結算所登載你持有的部位, 那感覺就會更像權證.
其次是它僅能做買方, 不能作賣方, 這跟期交所的選擇權並不相同. 那這問題
就是... 誰是賣方? 我想就是康和.
另外, 它的交易限制較多, 這也某一程度讓券商很好控制它的風險, 結算部分
用圈存制去支持, 這就不會像期交所有結算會員的作法. 若此選擇權的賣方是
券商本身, 那就更好控制, 因為賣不賣可以券商自己看著辦.
我看得很粗略很快, 有錯再請指正.
稍微看了他的合約,很像集中市場的存股證,深價內加上上下限觸價停損,是個沒有時間價值而且跟連結標的高度連動的選擇權,簡單講就是股價漲1%這種選擇權就會漲1%。
櫃檯型商品講求客製化,最小交易單位1股跟客戶自選操作槓桿好像是這個產品的主要訴求。但財務費用率3.5%跟手續費0.12%好像貴貴的,多問幾個營業員應該有殺價空間。
老實說可能跟國外有名的交易平台比還有進步空間,
但還是覺得國內證券商很難得推出這樣子的交易平台..老實說有點感動!
全世界一直在講金融科技,等了幾年終於看到國內證券商做出點東西..
推薦給大家!!
有些教學影片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康和新金鑽 產品介紹與強制收回機制說明
康和新金鑽 進場與部位出場 操作範例
azbd wrote:
請問dancingra大大
康和的這個產品,他跟蘋果牛、蘋果熊的淨值計算,是不是都不好算?
怎麼兩間的熱度、差這麼多...?
其實我不是權證熟手, 這您還得多請教熟權證的高手. 多年前台灣開始有權證時, 我
研究過, 看了半天覺得不太適合我, 就沒去碰權證. 我純粹是由期市選擇權的角度去
看它的. 除非我進一步去搞懂它的契約及交易/結算系統, 不然我大概也很難跟您解
釋更深. (但這商品我看了覺得有些意思, 下班有空會再看細點)
一樣由粗略觀點來看, 我主要是覺得您得先弄清楚它的週期是長或短, 能否長期做?
稅費, 流動性, 交易系統 (因為它似乎不是走交易所撮合), 結算系統 (收付上有沒
有信用, 資金效率好不好)... 所謂長期做, 我是指常玩的意思. 以台股指數選擇權
來說, 它有週選, 月選, 季選在搭, 直接做長週期的, 或用短週期去做長都可以. 而
用短做長就是一直做週選或近月, 然後一直賺時間價值, 一直轉倉, 而長期成本就是
轉倉稅費.
我對這商品不確定的在於你的交易對手會是誰, 券商? 或是多空反方的另一交易人?
or both? 而撮合系統怎麼走? 效率如何? 流動性如何? 夠不夠透明... 等等.
我曾遇過一些非正規期貨商來跟我推交易平台, 他們講的我是完全無法接受, 例如見
價成交, 可以極低保證金或甚至無保證金. 所以康和這商品會不由得讓我想起這種完
全是私做的一個市場. 不是說這一定不好, 有信用, 效率好, 不會常有脫軌演出 (像
2/6 台指選擇權sc大屠殺, 2017/8 台指期大跌千點這種亂七八糟的事), 這很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