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
銀行的行員都會跟媽媽說
這筆錢放到期以後
過幾年等回本就解掉再換買新保單
這樣會越換越好
可是經過自己約略估算
A保單已經放超過6年.每年會配46000+紅利(之前是16000~380000不等.平均約2萬7)
B保單才要剛開始.雖然利率比較高一點但是要大概 17年後保單價值才能超過本來的保單 ?!
根本一點都不划算.
A保單是保誠人壽的.但是銀行行員一直說保誠人壽要撤出台灣了.
所以都會建議客戶改去B保單
B保單是南山人壽佳多利.銀行行員也說要停賣了.但是打去給南山人壽的客服卻說沒有.網站也沒公告說要停賣.
媽媽因為不懂
都只相信銀行行員
所以好幾次都是解掉舊的去換新的
是不是都只是幫銀行行員做業績呢 ?
銀行行員又說可以部分解約A保單
分次投入B保單
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需要呢 ?
所以我是算錯了嗎?
還是應該相信銀行行員的話呢 ?
這取決於你當初買的保單。
假設你當初買到爆炸爛的保單,當然是越換越好...

反之亦然。
而你都計算過了,那當然就是持續保留著會比較有利。
你考量的可能有兩點
1.XX人壽要撤出台灣了
2.該保單可能要停賣了
我們先討論第一點
保險公司的財務狀況,可以透過「保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透過該網站來查詢他的營運狀況。
我剛剛稍微看了一下RBC,我不認為哪裡有問題。
不知道行員為何會有這種說法?
但是,我順便補充一下3F的說法。
保險公司撤出台灣(或倒閉),未必會有其他公司概括承受。
依據保險法149-2條,接手的公司其實是有可能會將你的保額打折(或保費提高)。
儘管最近幾年都有政府介入,所以才會有概括承受這樣的錯覺。
但是並非代表絕對。
再來討論第二點
呃...這說法我聽很多次,聽得很煩。
通常我都是有確切的公文下來才會跟保戶說。
我建議聽到這種說法時80%當作銷售手段就好。
不過,回歸問題本身。
假設該產品很爛,或是你現在不需要。
那你管他什麼時候停賣?
哪怕下一分、一秒,他還是很爛,而且你也不需要。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